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陳一文:南方周末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發現報道確認轉基因危害

陳一文 · 2011-10-17 · 來源:作者博客
轉基因主糧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南方周末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發現報道確認轉基因危害

關鍵詞:轉基因作物 轉基因稻米 微小RNA 安全許可證 張啟發 黃大昉 方舟子

    《南方周末》2011年10月1日《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子的現代版?》對張辰宇教授團隊重大科學發現進行報道:這項研究發現,植物所含有的微小RNA能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組織,然后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的生理功能。他們已經發現了至少一種情況,微小RNA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影響人體健康:進食過多的大米會增加患代謝紊亂綜合征的可能。同樣研究微小RNA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克萊·馬什(Clay Marsh)教授認為張辰宇等人的這項工作“非常令人激動”,它表明我們日常的飲食能夠直接影響體內的基因表達。旅美中國學者劉實評論:“主糧轉毒因的盛夏熱過了!” 軍旅作家呂永巖評論:“這些說明啥?他說明方舟子、張啟發所說的能殺死蟲子的轉基因大米其殺蟲基因不能被人體吸收完全是謊言,徹頭徹尾的謊言。” 英籍華人知名遺傳學家,侯美婉博士評論:“這樣一來,所有轉基因生物體,必須篩選iRNA與對照非轉基因生物體比較!”面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重大發現,掌控農業部大權的“轉基因技術”推手“專家”與官員們,以及“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全體委員們,你們沒有權利沉默,必須向中央領導與全國人民表態:你們如果不同意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的《安全許可證》必須撤銷,對審批頒發《安全許可證》的過程必須究責審查,請提供你們的科學依據與理由!

    2011年9月21日筆者《倒了,倒了,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也倒了,必須重新審核》翻譯轉載《英國<自然>雜志網站推薦介紹張辰宇教授團隊的論文》

http://www.nature.com/cr/journal/vaop/ncurrent/full/cr2011158a.html

    同時轉載《文匯報》(作者:龔曉蕾;許琦敏)2011-09-21的采訪報道《學者發現植物體內微小RNA可進入動物體內并發揮功能》

http://whb.news365.com.cn/jkw/201109/t20110921_3140233.htm

   還轉載了提供原始出處其他學者的評論。

   筆者綜合歸納評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dd.html

       所有轉基因技術推手“專家”與官員們,你們如果不同意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的食品安全性必須重新審查,請提供你們的科學依據與理由!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 2011-09-20推薦介紹張辰宇教授團隊的論文展示了一項非常令人驚奇的發現——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過日常食物攝取的方式進入人體血液和組織器官。并且,一旦進入體內,它們將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進而發揮生物學作用。

     該研究證明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能是食物中的“第七種營養成分”(其他六種分別是水、蛋白質、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維他命和稀有元素)。

    網友評論“這下麻煩大了,確實有必要重新評價轉基因安全性”。

      顧秀林教授評論:“為什么會有人說‘麻煩大了’呢?因為轉基因的生物被人類做了手腳后,牽一發會動全身,那么復雜的一個巨大系統,往里面插幾個基因,算是‘已知”的改動,會不會因此多了或者少了幾個microRNA?那可是未知數!…我們不知道的危險,才是最大的危險。”

   英籍華人知名遺傳學家,侯美婉博士評論:“這樣一來,所有轉基因生物體,必須篩選iRNA與對照非轉基因生物體比較!”鑒此,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的食品安全性必須重新審查!

維護轉基因技術危害利益集團及其推手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的論文普遍失語

       張辰宇教授團隊論文發表后,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普遍意識到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科學發現有多方面的重大科學意義。

   反對、揭露、抵制“轉基因技術”危害的學者立即意識到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重大發現從理論上,以及科學實證上,對于“轉基因技術”危害形成轉基因推手們無法辯駁的致命打擊!

   維護“轉基因技術”危害利益集團及其推手心知肚明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重大發現徹底打破了黃大昉們多年來炮制的“轉基因技術”神話的理論基礎,深知大勢已去亂了陣腳,普遍失語,沒有任何回應。

       網絡上偶聞嘟嘟囔囔嗡嗡叫:“下這樣的結論太早!”、“張辰宇教授團隊的論文根本就沒有提到轉基因”之類的無奈。

《南方周末》2011年10月1日發表《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子的現代版?》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重大發現進行采訪報道

       http://www.infzm.com/content/63729

旅美中國學者劉實以《<南方周末>浪子回頭、打白骨精歡度國慶》標題全文轉載發表按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041670102dx5l.html

    【劉實按語:《細胞研究》發表植物微小RNA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組織,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而影響人的生理功能的研究已有一些時日了。但《南方周末》還是不厭其舊地展開深度報道。這里面的玄機我想有頭腦的人都應知道。

    主糧轉毒因的盛夏熱過了!

      秋天掃落葉,那會是番何等的美景?而落葉歸根后的嚴冬有多少害蟲能夠挺過而轉世?

       孟山都的推手跑掉了“第一棒”,據說是要到他得主國要生活費,否則就破釜沉舟。

     接棒的據說是位很牛而“大寫的人”。但有影相淫子沒真才實學的柯貝真能揀起掉在地上的轉基棒還跑過百米跨欄?別被劃破褲襠而把蛋給定了。

     南方周末記者的永明記者還是挺知一些炎黃文化,要不怎會想起“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子”的典故并讓實習生寅出一個“現代版”。

    好,就讓這“孫悟空”鉆進主糧轉毒因的“鐵扇公主肚子”里大鬧一下,看白骨精還能怎樣狡辯?】

軍旅作家呂永巖以《<南方周末>回馬槍再戳方舟子》標題全文轉載發表按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dule.html

   微小核糖核酸可以調控腫瘤的形成。

   微小核糖核酸百分之百來自于植物食物,譬如大米。

   微小核糖核酸不會因煮熟而遭到破壞。

   這些說明啥?他說明方舟子、張啟發所說的能殺死蟲子的轉基因大米其殺蟲基因不能被人體吸收完全是謊言,徹頭徹尾的謊言。

    農業部要搞轉基因水稻產業化就請他們先食用。他們要是能抵御轉基因稻米中微小核糖核酸的攝入,那就寫出論文去申報諾獎好了。看農業部"盲轉"官員有沒有這個膽!

 

面對張辰宇教授團隊科學實驗重大發現,掌控農業部大權的“轉基因技術”推手“專家”與官員們,以及“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全體委員們,你們沒有權利沉默,必須向中央領導與全國人民表態:

    你們如果不同意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的《安全許可證》必須撤銷,必須重新審查,請提供你們的科學依據與理由!

孫悟空鉆進鐵扇公主肚子的現代版?

轉載自《南方周末》網:http://www.infzm.com/content/63729

轉載者:陳一文([email protected]

(80年代兩屆全國青聯委員)

《新浪網》“陳一文顧問博客”轉載: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陳一文顧問網站》:http://sea3000.net/cheniwan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黃永明 實習生 王寅    原載:《南方周末》2011-10-01

       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組織,然后通過調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的生理功能。這意味著日常飲食可以直接影響人體內的基因表達。

       2007年的一天,正在南京大學讀博的陳熹被導師布置了一個實驗,去檢測人的血清中是否含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陳熹當時就認為導師瘋了,因為這完全違背了他所學到的生物學常識:人的血清中含有許多RNA的降解酶,因而不可能有完整的RNA存在,至多只是一些碎片。他在師弟師妹面前把自己的導師“批判”了一番,然后就把這個任務扔在了一邊。

*                                 *                                 *

陳一文顧問按:

       作為“正在南京大學讀博的”陳熹,本來應當最富有科學探索精神,為什么對導師布置 “完全違背了他所學到的生物學常識” 的實驗反而沒有探索未知世界的任何求知興趣而“把這個任務扔在了一邊”?中國名牌大學正在“讀博”以及畢業后從事科研工作的博士們,如果都像陳熹這樣,他們勢必與任何挑戰當代占主導地位基本理論與“學科常識”的原始創新科學發現與研究成果失之交臂!

       2006年2月,筆者《中國與全球經濟與社會面臨的許多“重大難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科學技術基本理論存在著許多局限性甚至實質性錯誤造成的后果!》揭示:

       http://cheniwan.sea3000.net/energy-environment/load60_11.php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的高速健康發展呼喚向傳統科學技術基本理論提出挑戰的科技創新成果》,因為需要“向傳統科學技術基本理論提出挑戰的科技創新成果” 來經濟、及時、有效地克服和解決這一系列新的“重大難題”,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個更高水平的新階段。

       為此,筆者《“人類知識的兩重性”和“人類知識傳承中造成的兩重性”》強調:

       http://cheniwan.sea3000.net/energy-environment/load60_10.php

      古今中外的教育體系,無論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教授和教科書,不斷地告訴學生,并且不斷用學科考試和就學考試迫使學生接受∶“我教你的是正確的”、“教科書上講的是正確的”、“我和教科書上介紹的權威學者講的和寫的是正確的”,以至“凡是這些權威學者擔任編委的權威性刊物上發表的東西可以認為是正確的”,“凡與這些不一致的就是錯誤的”,并且以這種盲目迷信權威的思維方式培養一代又一代學子。

      人類知識傳承中造成的第二個層次兩重性∶人們在知識傳承中一方面獲得了許多有益的知識,為今后更好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打下了基礎;但另一方面在知識傳承的過程中自覺不自覺形成了對前人知識以及特別對權威學者的基本理論的盲目迷信,這種盲目迷信對人們更好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則形成了極大的思維束縛作用。

      2007年“正在南京大學讀博的”的陳熹因導師布置的實驗“完全違背了他所學到的生物學常識”而“把這個任務扔在了一邊”,全然源于自小學、初中、高中至“在南京大學讀博”前系統教育的思維束縛作用。

*                                 *                                 *

    研究人員估計,在哺乳動物的基因中,約有30%左右的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調控。

    直到兩個星期后的一個早晨,陳熹的導師張辰宇堵到了他,再次要求他去做這個實驗。陳熹回避不開,只好去做。結果這個實驗一做,陳熹變得比他的導師都更瘋狂了,曾經連續三天三夜泡在實驗室里。他得到了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

    他們最新的一項研究發表在近期的《細胞研究》上,這項研究發現,植物所含有的微小RNA能夠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組織,然后通過調控人體內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人的生理功能。他們已經發現了至少一種情況,微小RNA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影響人體健康:進食過多的大米會增加患代謝紊亂綜合征的可能。這倒令人想起孫悟空變成一只小蟲子鉆進鐵扇公主肚子的故事,盡管最后的結果與肚子疼無關。

    這樣的一個發現引起了許多生物學研究者的極大興趣。同樣研究微小RNA的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克萊·馬什(Clay Marsh)教授認為張辰宇等人的這項工作“非常令人激動”,它表明我們日常的飲食能夠直接影響體內的基因表達。

用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的話來說,這項發現為中國諸如“吃什么補什么”、“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俗話提供了科學上的注腳。

微小RNA與人體疾病

       科學家發現微小RNA并不是很久之前的事情。1993年,哈佛大學的羅莎琳德·李(Rosalind Lee)等人在《細胞》雜志上發表論文,稱在線蟲中發現了控制幼蟲發育的“lin-4基因”所編碼產生的短小RNA,這種RNA可以與lin-14基因產生的mRNA結合,并抑制它的功能,使它無法被翻譯,最終控制LIN-14蛋白質的產生。這是人們首次發現微小RNA對于生物體基因表達的調節作用。

微小RNA是一種由19-24個核苷酸組成的非編碼RNA,它不能被翻譯并最終生成蛋白質,而是一種在進化上比較保守的“基因調控者”。

       在過去的10年里,微小RNA的研究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點。僅僅是在2000年到2003年的短短三年時間里,研究人員就陸續發現了微小RNA的以下功能:控制細胞的增殖、凋亡;調節蒼蠅的脂肪代謝;調節哺乳動物造血系統功能;控制植物葉與花的發育等。而據計算機模擬推測的結果,以上這些可能只是微小RNA所具備的功能的冰山之一角。研究人員估計,在哺乳動物的基因中,約有30%左右的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調控。

       2002年,美國《科學》雜志把微小RNA的研究評為了當年的“年度重大突破”。到2005年,研究人員已經在人體中發現了兩百多種微小RNA。并且,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微小RNA可以調控腫瘤的形成,可以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有關,還可能與人類老年癡呆癥和某些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小片段的大作用

       張辰宇的研究就是從這里開始的。當時人們已經知道了微小RNA與腫瘤形成有關,張辰宇于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把微小RNA作為一種標記物來診斷腫瘤。在腫瘤的早期診斷中,如果能在血清中發現微小RNA的話,那么它就有可能成為無創傷性的新的生物標記物。這就是為什么他會想到讓陳熹去做那個“瘋狂”的實驗。

       在實驗中,張辰宇瘋狂的念頭不但被證實了,而且微小RNA就像是指紋一樣,在血清中的不同組合對應于不同的疾病。“這種組合可以早期診斷各種疾病。”張辰宇說,“現在很多疾病分亞型,判斷疾病的復發,判斷死亡率,還有個體化治療,微小RNA都可以提供幫助。”

       2008年9月初,張辰宇等人在《細胞研究》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幾乎在同一時間,一個以色列的研究組和一個美國的研究組也分別獨立發表了相同結論的文章。三者相互印證。

       不過,新的發現也帶來了一個新的疑問:血清中的這些微小RNA是從哪里來的?它們是從破碎的細胞里出來的呢,還是完整的細胞能夠分泌出微小RNA?張辰宇從他的研究領域——內分泌代謝——出發,認為是從細胞中分泌的。但究竟是以何種方式分泌出來,比如是直接分泌還是通過某種載體,他仍不得頭緒。

       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辰宇在上海參加一次學術會議的過程中,聽到了一個新的概念——微小囊泡。他感到茅塞頓開,夜里11點半打電話給他的合作者、南京大學的曾科教授:“是不是微小囊泡就是那個載體?”曾科聽到這話也激動起來,微小囊泡正屬于他的研究領域,他當下就認為他們可以立即做實驗驗證。

       第二天,張辰宇還沒有回到南京,陳熹就已經接到電話開始離心提取微小囊泡了。張辰宇回到實驗室的時候,曾科和陳熹都在那里等著他,他們告訴張辰宇,微小囊泡提取出來了,做了分析,含有很多的微小RNA。

       一個一個的點開始連接成線。所有的細胞,首先能夠選擇性地把特定的微小RNA包裹到微小囊泡中去,當細胞受到刺激的時候,細胞就會把這些包含微小RNA的微小囊泡分泌到循環系統中,或者是細胞外。

       然后,這些微小囊泡能夠把微小RNA再運送到靶細胞內,釋放出微小RNA,作用于靶細胞內的微小RNA的靶基因,從而調控靶細胞的生理學或生物學功能及狀態。

       “我們發現了細胞能夠分泌微小RNA,把已知的細胞間的信號傳導機制從‘固定電話’變成了‘手機’。”張辰宇形容說,“原來是特定的細胞能夠分泌一些激素或者細胞因子,特定細胞有受體再接受,現在變成是所有的細胞都有這個能力分泌,只要受到刺激。”

       “相信我,今后的五年十年,這個會變得特別地熱,在血清中發現微小RNA會變成教科書上每一個疾病的診斷信息之一。”張辰宇說,“比如說Ⅱ型糖尿病的某一個亞型,它的微小RNA是怎么樣的……”

吃下的不僅僅是米

       但故事還沒有結束,更令人驚訝的事情在后面。

       他們在分析微小RNA的時候做了一項叫做“深度測序”的工作。比如說,他們將50毫升的人的血清中的RNA提取出來,然后把30個核苷酸以下的RNA片段全部測序。一般來說,這能夠得到數百萬個片段,然后他們分析哪些是已知的微小RNA,哪些是破碎的RNA片段。

       他們發現,這些RNA片段中有一些是植物的微小RNA,而且是100%來自植物——如果它包含22個核苷酸,那么22個核苷酸就全都和植物一樣。并且,同樣的微小RNA會有數以千計的拷貝。

       這對研究人員來說顯得非常奇怪,或者也可以說瘋狂:假設人們進食植物之后,有些RNA由于某種原因沒有被消化掉,進到了人的血液中去,那也更可能是碎片,而且碎片不可能在所有人的樣本里頭都具有相當高的濃度,有那么多的拷貝數。另外,他們發現的微小RNA和人的全部的基因組相比對,沒有100%相同的。這就完全排除了微小RNA是內源性的人的某個RNA片斷。

       這些微小RNA一定來自于植物,而且唯一的途徑是通過食物。這是張辰宇很快就意識到的一點,但實驗并沒有立即往下做。

       當時正值三聚氰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滿腦子都是微小RNA的張辰宇想到,似乎可以通過檢測牛奶中的微小RNA的濃度來鑒定牛奶的質量。因為幾乎不可能人為地往牛奶中加入微小RNA,因而一旦檢測出微小RNA的濃度偏小,就表明牛奶質量有問題。曾科去做了實驗以后發現,牛奶中微小RNA的濃度比血清中的還要高。

       此時,張辰宇另外兩名學生在小鼠身上做的實驗讓事情的方向明朗起來。他們做了一系列的實驗來探究血清中的微小RNA是否確實來自食物。他們先后喂給小鼠線蟲和果蠅,這是兩種富含微小RNA的動物,但都沒有在小鼠的血液中檢測到相應的微小RNA。接下來,他們給小鼠喂了大米。

       他們喂給小鼠的,就是中國華東地區的人們最常吃的大米。結果,他們在小鼠的血清中檢測到了來自大米的微小RNA。這讓他們更加確信,植物的微小RNA可以通過日常進食進入人體。事實上,編號為168a的植物微小RNA既在稻米中富含,也是中國人血清中含量最為豐富的植物微小RNA。

       這表明,我們吃飯不僅僅是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食物”,也攝入了“信息”,即微小RNA的序列特征。

       由此帶來的后果之一就是,編號為168a的植物微小RNA可以結合人體內某種連接蛋白的mRNA,抑制其在肝臟的表達,進而減緩低密度脂蛋白從血漿中的清除,最終引起代謝性疾病。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給小鼠喂的是生米,而人類日常進食吃的是熟米,食物經過加熱之后是否會破壞其微小RNA呢?張辰宇指出,煮過的米飯中仍然含有很多微小RNA,經過油炸才能破壞掉大部分的微小RNA。

       他們還發現,中藥在經過煎煮之后,藥湯里的微小RNA的濃度很高。給小鼠喂藥之后24小時,就發現小鼠肺部相應的微小RNA濃度增高。他們認為,這些發現為在傳統的中草藥中發現一類全新的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據。

       對于生物學來說,更大的意義可能在于,這些研究為我們理解跨“界”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線索。“動物、植物之間如何的借著微小RNA互相調控的?大家說不定共進化(co-evolution)了。”張辰宇說。

相關研究資料:

陳一文:中國真正共產黨人三代真誠的朋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5c.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vr.html

倒了,倒了,張啟發轉基因Bt稻米也倒了,必須重新審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dd.html

 

張啟發24項目騙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經費3047萬元必需追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jz.html

農業部必須全文公布審批轉基因大豆進口等四份動物試驗報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sze.html

 

陳一文:破了破了,轉基因“金稻米”騙局也被戳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pt7.html

陳一文:張啟發依老鼠偽試驗獲轉基因稻米安全許可證應撤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efn.html

 

陳一文譯:老鼠試驗并非大哺乳動物轉基因研究最好研究模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crp.html

陳一文譯:人類轉基因激素造成轉基因牛卵巢過大牛仔死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ra7v.html

 

轉基因Bt玉米和轉基因Bt棉花產生的Bt毒素可能導致過敏癥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17r20.html

佟屏亞向國務院進言:中國沒有必要率先種植轉基因水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tett.html

陳一文:加拿大在孕婦血液與胎兒中發現轉基因玉米Bt毒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sdzv.html

王月丹:確實有必要重估轉基因大米的安全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t143.html

陳一文:美新科學家重大發現顛覆轉基因理論偽科學理論基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s3d1.html

 

黃大昉“以轉基因技術為核心生物技術”欺騙誤導人大常委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st.html

 

陳一文:轉基因違背自然規律方舟子黃大昉欺上瞞下有意混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pepv.html

陳一文:方舟子黃大昉為何誤導欺騙稱轉基因是傳統育種延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p71f.html

日本:孟山都在日本開發抗草甘膦轉基因稻米全盤失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0nzx9.html

宋安群:我的“新生物進化論”艱辛科研遭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om.html

宋安群:“基因”理論具有根本性錯誤(2005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o4.html

宋安群:討論幾條生物共有的基本運動規律(2005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o3.html

達爾文《物種起源》不同意“物種的變異完全歸因于自然選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o1.html

那中元、楊紅軍:論中國生物工程發展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dtn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新年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7.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0.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精品一级一区 |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欧美精品 |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 | 最新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