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退一切披著共產黨外衣的階級敵人的猖狂進攻!
——謝作詩“炮打公有制”就是炮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就是炮打中國共產黨!
北京大學 鞏獻田
謝作詩最近在博客發文,題為:“炮打公有制”。
據新浪博客消息:謝作詩,經濟學博士,生于1966年9月,博士(后)學歷,教授,中共黨員。現任浙江財經學院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各項工作,主要分管人事、財務工作、對外宣傳、資料室工作。2007年6月起任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在謝作詩的題為“炮打公有制”文章里,他這樣寫道:
“是巴澤爾的發現,任何的私產在邊際上都具有公產的性質。反過來更是確定無疑,任何有價值的資源都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不要相信公有制的寓言。就我等老百姓來講,國有資產不流失,它跟我等有什么關系嗎?沒有。國有資產流失呢,它跟我等還是沒有關系。說不定別人拿了去經營好了,多交一點稅,多吸納一點就業,倒不失為一件萬幸的事情呢!我們需要清楚:國有資產是不可能保值增值的,能夠保值增值的資產,已經不是國有資產了
以產權界定權利,法治于是可以推行;以人權界定權利,法治就很難推行。經濟國有,法治是很難推行的。
那些無知的人們,主張要用公有制加民主政治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只會帶來南轅北轍的后果,注定是要徹底失敗的。
這里我要講,公產盛行,或者私有產權沒有保障,那么民主政治就要鬧出矛盾重重,不可開交。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民主卻不是沒有條件的。民主需要在權利界定清楚的情況下才可以推行,公有制上是斷不可以搞民主政治的!
計劃經濟體制的失敗不是別的失敗,而是沒有價格、沒有信息的失敗。所以,價格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是我們可以隨意干預的東西。市場經濟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為市場經濟下有了價格,有了信息。
而既然價格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不是我們可以隨意干預的東西,那么私有產權也就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就不是我們可以隨意破壞的東西。今天我們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又怎可以不搞私有制呢?
想想“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到處鼓吹“大公無私”的年代,“狠斗私字一閃念”,一閃念都是不可以的。結果怎樣呢?人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貨物單一、短缺和憑票購買、排隊購買成為經濟中的日常風景。小的時候,我家是要養雞的,可是我沒有吃過雞蛋。雞蛋是要拿去換錢買鹽、火柴等日用品的。我吃的是鳥蛋。想吃蛋了,就上房去、上樹上抓鳥蛋吃。不搞私有制,“大公無私”、“天下為公”的后果何止是民不聊生,連鳥兒都要跟著遭殃。
馬克思要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說來不容易相信,在私有制下其實是不可能有剝削的。
沒有自由,才有剝削的可能性。那是說,剝削不可能存在于私有制、市場經濟體制下,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擁有擇業的自由。剝削倒可能存在于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下,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不僅沒有擇業的自由,而且好些其它方面的自由也被剝脫。一般認為,奴隸制下奴隸受著奴隸主的盤剝,過著凄苦的人生。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福格爾教授的研究表明:美國奴隸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生活凄慘;奴隸制在當時是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奴隸當時生活并不差,奴隸們并不支持廢除奴隸制。奴隸雖然沒有自由,可奴隸是私有財產呀,你見過主人在自己的桌子板凳上劃道子的沒有?奴隸難道不比桌子板凳值錢嗎?記不清誰說過,真正的奴隸制是人民公社,真正的奴隸是人民公社社員。值得思考呀!
剝削不可能發生在資本家處,倒可能出現在政府那里,因為面對政府,你沒有替代選擇。而且社會道德淪喪,坑蒙拐騙盛行,也與產權得不到保障有關系。道理幾千年前孟子就講清楚了:“無恒產者無恒心。”產權得不到保障,人們勢必不關心長期,而要做一錘子買賣。
這正是:數不盡,公有制度罪惡累累;揭不完,共產主義謊話篇篇。還是茅于軾老先生說得好:過去,搞公有制是因為無知;現在,繼續搞就是無恥!讓我們一起炮打無恥吧!”
謝作詩“炮打公有制”的基本依據,其實沒有一點任何的新意,全部是從早已經發霉、變臭的資產階級腐朽意識形態系統里撿來的破爛貨!剝削制度的辯護士和剝削階級豢養的專家、學者們散布的這些陳舊的貨色,只能哄騙那些沉迷于資本主義是天堂和缺乏馬克思主義基本素養的庸人和那些相信“人性自私”和“人性不變”的個別信徒。對于稍有一點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常識的公民來說,都會嗤之以鼻的!
其謬誤也與2006年某些民法學家為《物權法(草案)》里的錯誤辯護,如出一轍,即:兩個神話:——“私有制”神話和“市場經濟”神話;兩個教條:一個是2000年前孟子的“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的教條,一個是英國220多年前的首相威廉·皮特(1708——1778年)說的:“風能進,雨能進,就是國王不能進”這一為私有制辯護的信條。這些神話和教條,在例如《鞏獻田旋風實錄》等書籍和眾多學者的文章中,已經予以系統地批駁,這里就不說被已經批駁得體無完膚,不說他們是理屈詞窮了。
謝作詩“炮打公有制”一文,鼓吹早已破產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與華爾街占領中,那個Stop Capitalism的醒目的牌子對照下呀!難道資本主義是公有制的嗎?),同時還在美化美國的奴隸制度(就連任何一個“資產階級學者”不會如此的無知和荒謬!),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炮打公有制”,就是炮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卻反對共產黨人的基本理論——“炮打公有制”,消滅私有制!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就是炮打中國共產黨!
假如是一個維護憲法的共產黨的干部和黨員,對此不予以反擊,這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奇恥大辱!
謝作詩“炮打公有制”,就是炮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而謝作詩卻說:主張要用公有制加民主政治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只會帶來南轅北轍的后果,注定是要徹底失敗的。
公產盛行,或者私有產權沒有保障,那么民主政治就要鬧出矛盾重重,不可開交。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民主卻不是沒有條件的。民主需要在權利界定清楚的情況下才可以推行,公有制上是斷不可以搞民主政治的!
“剝削不存在于私有制”!“公有制度罪惡累累”!
今天我們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又怎可以不搞私有制呢?
難道這還不是瘋狂地反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嗎?
胡錦濤主席在2002年紀念我國憲法頒布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
“我們隆重紀念憲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憲法意識和憲法權威,切實保證憲法的貫徹實施,這對于推動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團結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制保證。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我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和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具有最大的權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憲法全面體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集中反映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認真貫徹社會主義的民主原則和法治精神,切實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權利,科學規范國家權力,充分適應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發展以及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要求,明確提出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宏偉目標。”
“ 二十年來的實踐證明,我國憲法是一部符合國情的好憲法,在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憲法保障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憲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
——憲法推動了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憲法促進了我國人權事業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憲法對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作了全面的規定,為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有民主權利,在國家生活中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二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認真貫徹實施憲法,堅持和完善憲法確立的各方面的制度和體制,就能保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發展,保證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斷得到實現,保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實現長治久安。”
“實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貫徹實施憲法。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一項根本任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要長期抓下去,堅持不懈地抓好。 ”
謝作詩“炮打公有制”就是炮打中國共產黨!
眾所周知,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這是中國百年歷史所一再反復證明的真理!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
一個共產黨員的嘴里能說出:“不搞私有制,‘大公無私’、‘天下為公’的后果何止是民不聊生,連鳥兒都要跟著遭殃。”“剝削不可能發生在資本家處”;“任何有價值的資源都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不要相信公有制的寓言。”“過去,搞公有制是因為無知;現在,繼續搞就是無恥!”嗎?
一個共產黨員的嘴里能說出;“共產主義謊話篇篇”嗎?“炮打公有制就是炮打無恥”?公有制就是“無恥”嗎?!
九十多年來,數千萬中國共產黨人和億萬人民群眾,為了推翻萬惡的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舊社會、建立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新社會,才有了新中國,才有了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的前提和基礎,才有了浙江財經學院的今天,也才能使謝作詩能成為博士、教授和院長,在一切在謝作詩看來竟然是“無恥”!
既然搞公有制過去是“無知”,現在是“無恥”,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消滅私有制、大搞公有制的,你謝作詩為什么還要加入中國共產黨至今不聲明退黨呢?
那么,我問謝作詩,你到底是不是一個披著共產黨員的外衣,掛著教授和博士的招牌,鉆進共產黨的隊伍,從事攻擊馬克思主義理論,顛倒是非、混淆黑白、蠱惑人心,腐蝕共產黨的組織,敗壞共產黨的紀律,危害共產黨的事業,是無產階級和一切勞動人民的地地道道的階級敵人?!
謝作詩裝作他很了解文化大革命,把文革時期的我國社會說得一團漆黑。1966年文革爆發的的時候,謝作詩才剛剛出生。原來他對文革的認識,完全是鸚鵡學舌學來的!
讓我非常奇怪的是,這樣一個瘋狂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反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人,是怎樣混入共產黨的隊伍的?這樣一個公然炮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炮打中國共產黨的人,怎么能當上浙江財經學院經濟與國際貿易學院院長的?這無情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隊伍在思想上、組織上的嚴重不純,已經到了何等的程度!有關黨的領導機關和紀檢部門必須認真對待,嚴肅查處!否則任由謝作詩們為所欲為,中國共產黨亡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亡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一切真正的中國共產黨人,讓我們聯合起來,維護我國社會主義憲法的權威和尊嚴,抵制私有化的各種謬誤和反動行徑,堅決打退一切披著共產黨外衣的階級敵人的猖狂進攻!
附錄:謝作詩
炮打公有制
公有制本質乃是官有制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了,“菩提本非樹”,世間本來就沒有什么國有資產,談什么國有資產流失呢?又談什么國有資產保值與增值呢?
要知道,資源名義上可以國有,但因為交易費用的緣故,不可能讓每個人都行使所有權的。中石化是國有企業了,名義上它屬于13億中國人,但能夠讓13億人都來開會決定資產怎么用、收益怎么分嗎?不能的,因為那樣的話費用會高的得不償失。13億人擁有所有權等于人人都沒有所有權。可是,無主的資產租值要消散,于是國有資產就不能不委托給政府職能部門的官員和董事長總經理們來管理:要他們才有權決定資產怎么用、收益怎么分。
以經濟學的視角看事物,重要的可不是什么名義上的所有權,而是實際的使用權、收益權和轉讓權。什么國有企業,本質上乃是官有企業。倒不是說這些企業百分之百歸屬于政府職能部門的官員和董事長總經理們,但主要歸屬于他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產權不是抽象的,而是使用權、收益權、轉讓權權利束在人群中的實際配置,這種配置常常是非對稱分布的。
我們常常被名義迷惑了。其實名義的東西沒有那樣重要。你說我的老婆是你的老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陪我睡覺,給我生孩子,她事實上就是我的老婆。不要被國有企業的名義所迷惑,關鍵要看她在陪誰睡覺,給誰生孩子;或者,陪誰睡得多,為誰生的孩子多。中石化的茅臺酒,你我喝到了嗎?中石化的利潤,你我分享了嗎?沒有吧。所以,虧損的時候,沒酒可喝需要補貼的時候,它才是我們的;盈利的時候,有酒可喝的時候,就是他們的了。
嚴格來講,國有企業只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才是比較名副其實地存在著。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沒有經濟自由,一切按計劃行事,個人不能擁有生產資料,連消費品也要憑票供給。只有在此制度下,普通意義上的國有資產才是可能比較名副其實地存在。其實,即使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資產在很大程度上也仍然具有官有的性質。而一旦經濟開始了自由化改革,國有資產的產權性質就發生了變化,就向著私人產權的方向走了去,向著官有的方向走了去。
千萬不要以為改革開放深入到上世紀90年代才開始產權改革,要知道,整個經濟自由化的過程就是產權改革的過程——全部的經濟改革,歸根結底體現在,也一定體現在產權的變革上。我們總講什么國有資產流失,但我們沒有搞清楚國有資產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失的。我們以為只是在現在開始產權改革的時候才存在國有資產流失。這是極端膚淺的看法。
如果市場條件下真有什么國有資產的話,它能不流失嗎?一定要流失的。國有經濟里都是一些形形色色的代理人,國有經濟的一切交易無可避免地帶有自定價格交易的成分。除非是回到計劃經濟體制之下,不給當事人經濟自由,否則,國有資產注定是要流失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反復強調國有企業的治理模式要回到計劃體制那里去:企業不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按計劃生產,沒有自主經營權,政企也不分離。自然,多數處于競爭領域的國有企業是要進行公司化改造的,但是公司化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國有股從經濟中退出來,而斷不是別的。
是巴澤爾的發現,任何的私產在邊際上都具有公產的性質。反過來更是確定無疑,任何有價值的資源都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公有。不要相信公有制的寓言。就我等老百姓來講,國有資產不流失,它跟我等有什么關系嗎?沒有。國有資產流失呢,它跟我等還是沒有關系。說不定別人拿了去經營好了,多交一點稅,多吸納一點就業,倒不失為一件萬幸的事情呢!我們需要清楚:國有資產是不可能保值增值的,能夠保值增值的資產,已經不是國有資產了。
沒有私有制,就沒有法治、自由與民主
今天我們強調法治的重要性。可是法治不是呼之即來,我們想要法治就可以法治的。法治有條件。條件之一,是私有產權。只有在產權私有的社會里,法治才可能真正推行開來。
要知道,權利未經界定,在競爭下資源價值就會消散殆盡。這是著名的租值消散定理,是“公地悲劇”的含義。一塊草地,如果任何人都可以隨便使用,那么就會變成不毛之地。如果一個社會的所有資源都是如此,那么結果就決不只是一窮二白,社會成員根本就沒有生存的可能性。所以,權利是需要界定的。可以將權利附著在物上面,通過物的所有權來界定權利。資源是我的,那么只有我可以使用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別人可不可以使用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呢?可以,但要有我的同意,或者要給我支付足夠的價格,或者你長得漂亮我白送你也可以。資源也可以公有,但那樣就必須要有論資排輩、等級制度等安排來界定權利了。
法治是要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以產權界定權利,法治于是可以推行;以人權界定權利,法治就很難推行。經濟國有,法治是很難推行的。所以我們觀察到毛澤東和他那一代領導人不重視法治。據說,毛澤東曾經講:憲法是我主持制定的,但是我們主要不靠它解決問題,我們靠開會做決議解決問題。不要說毛澤東和他那一代領導人不重視法治,這可是公有產權約束下必然的選擇。古代不是講究“刑不上大夫”嗎?“刑不上大夫”,不是不應該上大夫,而是人權不平等的社會里,刑是不可能真正上得了大夫的。事實上,在傳統社會,人權就是不平等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就是寫照。人權不平等的社會,是不可能真正推行法治的。
今天,我們知道自由寶貴。沒有自由,便不知道個人比較優勢之所在,經濟社會物質財富就會貧乏無比。而自由本身也是生命的重要含義之一。沒有自由,生命便失去意義。
可是,沒有產權及其相關的約束,自由同樣不可推行。沒有產權及其相關的約束,自由很可能帶來的是非生產性的競爭,而不是生產性的競爭;很可能帶來的是價值消散的競爭,而不是價值增值的競爭。那樣,人類根本就無法生存。這也是“公地悲劇”的含義。
如果資產被界定為私有,又有自主簽訂合約進行交易的自由,交易費用又不是太高,那么經濟就一定有效率。這是科斯定理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啟示。反之,如果資產被界定為公有,那么社會一定會內生出諸多限制,以減低競爭下的價值消散。公有制下的很多限制,比如不能自由擇業、論資排輩等等,正是避免價值消散的制度安排。在公有制下,是不可以給人們自由進行經濟決策的權利的。不然的話,貪污腐化,各種引起價值消散的競爭就會蜂起。
那些無知的人們,主張要用公有制加民主政治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這只會帶來南轅北轍的后果,注定是要徹底失敗的。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城市郊區村民民主委選舉矛盾重重,不可開交,但農村老家的村民民主選舉卻平穩進行。這不是個人素質可以解釋的吧?
須知,雖然土地承包給了村民,但畢竟只是承包,還有集體所有的性質。在種地不怎么賺錢的今天,地處偏遠山區的家鄉的那些土地和山坡是不值幾個錢的,因此公有資產幾近于無。但是城郊村鎮就不一樣了。不僅土地很值錢,其它一些公有資產同樣也價值不菲。
公產盛行,那么做官就有很高的租值。世界上沒有有租值存在而沒有人競爭攫取的。這就是為什么城郊村鎮民主選舉矛盾重重,不可開交的緣故。他們是在競爭那巨額的資產租值呢。我的老家,由于公有資產幾近于無,村官們根本就撈不到什么大好處,無非是每年幾千塊的津貼收入。于是乎,年輕又能干的人壓根就不愿意做村官了。他們或者外出打工,或者忙于自己的活計,他們外出打工或者忙于自己活計的收入大大超過了做村官的收入。
歷久以來,我們總講自己有官本位傳統。但為什么有官本位傳統呢?一定是因為公產盛行的緣故嘛,一定是因為私有產權沒有保障的緣故嘛。公產盛行,或者私有產權沒有保障,那么做官就有很高的租值,官本位就會流行開來。這里我要講,公產盛行,或者私有產權沒有保障,那么民主政治就要鬧出矛盾重重,不可開交。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民主卻不是沒有條件的。民主需要在權利界定清楚的情況下才可以推行,公有制上是斷不可以搞民主政治的!
公有制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研究計劃經濟的文獻強調軟預算約束。不過在我看來,計劃經濟的主要問題并不是救助體事后要對“虧損”的預算體實施救助,而是救助體根本就不知道誰是盈利的,誰是虧損的。
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認定那些有正會計利潤的工廠就是盈利的,有效率的,而那些負會計利潤的工廠就是虧損的,無效率的。科斯定理講得明白:私有產權是市場的前提。因此,私有產權也是價格的前提了。計劃經濟因為取消了私有產權,因而也就沒有真正的價格。沒有真正的價格,我們不知道成本,不知道收益,無法進行經濟核算。沒有真正的價格,我們不知道盈利,不知道虧損,無法判定效率與否。不知誰盈利,誰虧損;不知誰有效率,誰無效率,這才是救助體事后對“虧損”的預算體實施救助的根本原因,也即是計劃經濟體制軟預算約束的根本原因。計劃經濟體制的失敗不是別的失敗,而是沒有價格、沒有信息的失敗。
所以,價格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不是我們可以隨意干預的東西。市場經濟之所以做得好,是因為市場經濟下有了價格,有了信息。盡管市場經濟下信息未必就是充分的,但到底有了價格,有了信息。是的,假如信息是完全的,那么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就是等價的。今天我們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怎可以人為扭曲信息的表達和傳遞呢?而既然價格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不是我們可以隨意干預的東西,那么私有產權也就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也就不是我們可以隨意破壞的東西。今天我們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又怎可以不搞私有制呢?
想想“文化大革命”。那是一個到處鼓吹“大公無私”的年代,“狠斗私字一閃念”,一閃念都是不可以的。結果怎樣呢?人們吃不飽飯,穿不暖衣;貨物單一、短缺和憑票購買、排隊購買成為經濟中的日常風景。小的時候,我家是要養雞的,可是我沒有吃過雞蛋。雞蛋是要拿去換錢買鹽、火柴等日用品的。我吃的是鳥蛋。想吃蛋了,就上房去、上樹上抓鳥蛋吃。不搞私有制,“大公無私”、“天下為公”的后果何止是民不聊生,連鳥兒都要跟著遭殃。
馬克思要消滅私有制,消滅剝削。說來不容易相信,在私有制下其實是不可能有剝削的。
一個人應該得到多少收入,是由可能的替代性選擇來決定的。老板之所以給你開3千塊而不是2千塊,是因為你在別處也能掙得3千塊。你之所以要花10%的利率而不是8%的利率去借錢,是因為別人按照10%的利率照樣可以把錢貸出去。你說這里收入低,那得別處收入高才成。但既然別處高,你為何選此處呢?因此,只要人身自由沒有被限制,那么任何人得到的就總是他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只要人身自由沒有被限制,馬克思所說的剝削不可能發生。
沒有自由,才有剝削的可能性。那是說,剝削不可能存在于私有制、市場經濟體制下,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擁有擇業的自由。剝削倒可能存在于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下,因為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們不僅沒有擇業的自由,而且好些其它方面的自由也被剝脫。一般認為,奴隸制下奴隸受著奴隸主的盤剝,過著凄苦的人生。但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福格爾教授的研究表明:美國奴隸并非人們想象的那樣生活凄慘;奴隸制在當時是一種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奴隸當時生活并不差,奴隸們并不支持廢除奴隸制。奴隸雖然沒有自由,可奴隸是私有財產呀,你見過主人在自己的桌子板凳上劃道子的沒有?奴隸難道不比桌子板凳值錢嗎?記不清誰說過,真正的奴隸制是人民公社,真正的奴隸是人民公社社員。值得思考呀!
剝削不可能發生在資本家處,倒可能出現在政府那里,因為面對政府,你沒有替代選擇。而且社會道德淪喪,坑蒙拐騙盛行,也與產權得不到保障有關系。道理幾千年前孟子就講清楚了:“無恒產者無恒心。”產權得不到保障,人們勢必不關心長期,而要做一錘子買賣。
這正是:數不盡,公有制度罪惡累累;揭不完,共產主義謊話篇篇。還是茅于軾老先生說得好:過去,搞公有制是因為無知;現在,繼續搞就是無恥!讓我們一起炮打無恥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