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者按:農業部去年信誓旦旦地說“中國目前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最近,四部委的聯合調查結果無疑打了農業部的臉。
危朝安:中國目前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喬全興、劉華麗):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10日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部從未批準任何一種轉基因糧食種子進口到中國境內進行商業化種植。目前中國沒有轉基因糧食作物種植。
危朝安說,農業部日前批準的兩種水稻生產安全證書,是對科學家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評價與肯定,并不等同于允許商業化生產。農業部將本著對廣大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依法強化監管,加大科普宣傳,積極穩妥地推進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
危朝安指出,中國政府重視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依法對轉基因生物安全實行嚴格管理,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適合中國國情并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法律法規、技術規程和管理體系。
四部委調研東北發現非法轉基因作物
2011-04-29 02:00:44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進入4月以來,針對轉基因生物安全的調研在我國多省市密集展開。
4月2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由農業部、科技部、衛生部和環保部四部委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已經赴山東、山西及東北等地,深入開展轉基因安全調研。
環保部某官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期專門就轉基因生物安全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組成調研組進行調研。根據批示,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就轉基因等問題召開了9次會議予以討論,其后責成農業部門作為主體,在部分省市區開展調研。
據悉,目前四部委的調研已經結束,正在形成最終的調研報告。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調研發現的最大問題是,個別地方存在非法轉基因作物種植,此次主要在東北發現了非法轉基因作物種植。
轉基因存三方面不確定性
知情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深入調研,發現管理不夠嚴格等問題。
在4月28日的第四屆轉基因生物安全國際論壇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指出,現在轉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確定性:一是對生命結構改變后的連鎖反應不確定;二是導致食物鏈潛在風險不確定;三是污染、增殖、擴散及其清除途徑不確定。
同時他強調,轉基因作物安全性是個長期話題,如果貿然將轉基因作物大面積投放到大環境,尤其是一個國家的主糧生產環境中去,就會損害自然生態系統。長期下去,將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和糧食安全。
現有研究表明,轉基因作物將破壞自然生態系統,對非目標生物尤其是有益生物產生危害,降低生物多樣性和食物多樣性,另外還會導致“超級雜草”。
國家“十二五”規劃也特別提出,“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加大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管理力度”。
建議實施“監測監管聯合制”
蔣高明同時指出,轉基因這種新興的生物技術,還存在對生命結構改變后的連鎖反應等諸多不確定性。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不確定性的長期不能釋疑等原因,相關部委對轉基因監測不滿,最終壓縮了轉基因動植物培育專項資金。
去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其中提到,2020年前實現200億元的轉基因研究專項資金。環保部某官員質疑,這么一大筆錢,是否有必要對所有的作物進行轉基因研究。同時,該官員建議進行風險評估。
上述環保部官員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環保部現在已就轉基因生物安全提出了建議。其中,在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證書和環境釋放等方面,建議實施“監測監管聯合制”。譬如,質檢等部門參與進來,最終需要經過風險評估。“若沒有風險或者風險很低,也不應該一棒子打死。”
28日的論壇上,有轉基因研究人員也表示,應該建立聯合審批及信息公開等制度。
環保部國家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王捷處長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目前在生命安全領域,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在國內,(轉基因)很多問題還沒有搞清楚。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李澤民)
國務院調查發現一些地區轉基因作物非法種植
最近,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公室連續召開了多次會議,針對轉基因和食品添加劑等問題,責成農業部作為牽頭部門,到國內部分省區對轉基因作物進行調研,調研已經結束,正在形成調研報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