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全球紙幣危機與中國社會變革
張庭賓
未來的5年,人類大有可能在這個關鍵期決定自己的命運。
在一場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經濟危機之后,這已非危言聳聽,杞人憂天。
1929年經濟大危機之后,華爾街股市崩潰,大量金融機構倒閉,失業人數攀上歷史高峰;英、法、德等國受此拖累,正局部恢復的金本位夭折,世界經貿關系失去“定海神針”;各大國競相紙幣貶值轉嫁危機,多國陷入嚴重紙幣危機,通脹嚴重;失業嚴重在德、意、日等國引發社會危機,并轉化為政治災難,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首相;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9年德國侵入波蘭,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按照一般的歷史邏輯,一場大的金融危機之后,是經濟危機、貨幣危機、社會穩定危機、政治危機,如果人類沒有能力扭轉,最后很可能演化為戰爭。
類似的陰影在近百年后會重新籠罩在人類的頭頂嗎?我們尚有什么辦法能夠扭轉乾坤嗎?
哥本哈根開端物質享樂衰退時代
做最壞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無論對一個人、一個國家,整個人類都是明智成熟的態度。而不是相反。
過去10年,人類精英已經犯了一次樂極生悲的嚴重錯誤。當人類邁入21世紀之前,隨著蘇聯的解體,西方的精英,尤其是美國的自由派精英志得意滿,樂觀之極。
作為這種情緒的典型代表,弗朗西斯•福山于1992年出版了《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一書,聲稱:西方式自由民主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后一種統治形式”,從此之后,構成歷史的最基本的原則和制度就不再進步了。它獲得了西方自由主義精英們的滿堂喝彩。雖然沃勒斯坦式的悲觀主義同時存在——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歷史體系將面臨崩潰,但后者顯遭廣泛鄙視而被主流放逐于荒野。
歷史從不按照喝彩者分貝決定自己前進的步伐。10年之后,預言家福山不得不向歷史低頭——我們還沒有抵達歷史終點,他給自己找的臺階是“我們仍未達到科學的終點”。
21世紀初,即使西方主流精英開始從極端樂觀中退燒,但他們也絕對想象不到,這個十年對于西方資本自由式文明是如此多災多難——2000年,美國納斯達克泡沫破滅;2001年,美國遭遇911恐怖襲擊;2003年6月,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發動了侵略伊拉克戰爭;2008年初美國爆發了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在這10年即將結束之際,美國的狹義失業率達到10%,而廣義失業率達到22%。
這十年中,美國的一個明智選擇是——2008年11月選出了總統奧巴馬,這是位能夠最好扮演彌補美國多種族社會鴻溝的最佳人選,他的存在為緩和美國國內的階層和種族沖突迄今至少贏得了一年的時間,但圍繞著新醫保改革方案,美國社會矛盾的導火索隨時可能被點燃,奧巴馬式“和解”岌岌可危。
奧巴馬政府沒有像世人期待的那樣搖起橄欖枝,即使諾貝爾獎極其慷慨地將和平獎獎勵給他。他仍毫不猶疑地選擇向外轉嫁危機——重新增兵阿富汗;伊朗顏色革命掀起波瀾;對中國則大興貿易保護;而大多數觀察家都認為美元將通過雪崩而逃避它國的債權……
這些能夠挽救資本自由意志被長期放縱的災難嗎?西方資本主義的第一意志是資本的自由意志,其它什么兩黨競選,三權分立的力量都是資本絕對意志的仆從。放縱資本自由意志必然導致財富和權力的寡頭集中,貧富分化日趨嚴重。它最終將摧毀一個正常的“金字塔社會”,成為大眾匍匐于地極少數人高高在上的“圖釘型社會”。
這種由“圖釘型社會”而衍生的種種危機,絕不是伯南克式的“開著直升飛機撒鈔票”能解決的,后者不能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它除了制造新一輪更短周期的金融泡沫外,只能將財富集中到更加少的人手中,將更加恐懼紙幣體系崩潰的人們趕到黃金和大宗商品的陣營。
當華爾街金融神話幻滅后,各國、各種族和階層勢必將進入一個紙面財富和物質享樂“負和博弈”階段。一則因為,當金融衍生品和美元紙幣泡沫破滅之后,由于美元這個虛擬放大鏡放大出來的紙面財富將被打回原形,這將至少是一個數字財富的負和博弈;二,隨著虛幻繁榮的破碎,人類將忽然發現不可再生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已非常稀缺,而人本身是如此富余,各國如果以自私的心態,必將會為爭奪有限的物質資源而投入更多的代價,從顏色革命乃至武力戰爭……
在這個10年結束前11天閉幕的哥本哈根會議,它實際為未來50年定下了基調。即人類各國限定自己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即是要求人類的物質工業文明必須從高峰值降下來,即人類未來的物質文明享受必然盛極而衰。
在科學上,唯一能同時實現二氧化碳絕對排放減少和人類保持目前物質享受雙目標的是——人類徹底解決氫核聚變和礦產資源的循環利用,但就目前人類的科學水平,在10年內,氫核聚變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類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機會”其實不僅僅是發達國家的一次呼吁,更是一種對人類生存權的威懾。
中國是打破人類文明惡性循環的希望所在
如果按照西方文明的邏輯,人類未來幾乎是一條絕境。
從柏拉圖以來,西方城邦的“正義”就是向外擴張征服掠奪而向內進行分配。它的邏輯起點是承認人的欲望是自私的,承認人的欲望是膨脹的,并且把這種膨脹的欲望看成是向外擴張的動力加以保護和鼓勵。
這種鼓勵擴張的西方文明方式,在遠渡重洋的拓荒時代,在地球資源似乎無窮無盡之前是可行的。但今天,地球已經成為地球村,現代社會已成為平的,地球資源環境供給已達到峰值。而人類欲望和需求仍在飛速膨脹。
這種膨脹不僅因為人口的自然增長,更在于西方文明在全球的勝利,以及其它文明對西方文明的拷貝跟進,追求西方式奢華享樂的生活。而這種生活方式是以32倍于農業社會個人消耗為代價。換言之,當中國等人口大國試圖西方式生活,并形成了巨大需求時,人類才突然發現,地球已經供給不了人類的胃口。
同時,在全球互聯網的時代,學習的成本大大降低,西方昔日競爭優勢如雪般融化。特別是此次華爾街金融危機以及美元地位的重創,西方已經難以將發展中國家鎖定在打工仔的角色,為西方物質享樂制造和看守礦產資源。就像這次哥本哈根會議那樣,發展中大國以西方生存方式為目標,采取西方式的博弈倫理,對它們的西方老師們強硬說“不”,而老師們卻也無可奈何。
倘若當各國都在捍衛自私生存權力的時候,并理直氣壯地視之為“正義”時,在地球村物質環境資源難以支持下,對于人口的消滅幾乎成了唯一出路。其可能選項包括:1,大規模戰爭;2,生物武器或者瘟疫;3,大饑荒。在全球9個國家共擁有約2.7萬枚核武器的背景下,任何大國的輕舉妄動都可能帶來連環性劫難。
人類還有其它可能的出路嗎?有的,那就是在東方,在中國和印度。
這些東方文明古國的傳統智慧精華中。對于人的欲望有截然相反的觀點,無論對于釋迦摩尼、老子和孔子而言,遏制貪欲都至關緊要。在這些東方圣人們看來,人的物質享樂都是短暫和虛幻不實的,人的精神幸福才能長久持續。真正的精神幸福與物質享受無關,甚至相悖反。人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根本無需外求,甚至與整個宇宙同體,開啟它的鑰匙不是貪欲,而恰恰是放下對一切貪婪的執著。
正是基于這種理念,東方古文明如中國印度能夠在5000年長河中與自然和諧相處,而未威脅其它文明的生存和發展。直到近代,這種內斂式的文明生態被西方的炮火掠奪而摧毀,其人民才不得不以西方的方式反抗西方的侵略。
在過去100多年以西方強人的方式反抗西方強人的較量中,東方文明內斂和諧精華已支離破碎,甚至于散落塵埃。所幸的是,這些文明基因已經深入了中國人的生命基因中,當中國人師從西方找不到傳說中的彼岸幸福,這些種子就在民間,在先覺者中萌芽生長,如今已經蔚然成風——證據就在中國各機場書店的暢銷書中。盡管這只是一個開端,由于高居廟堂的諸多精英西化過甚,其成為中國新主流文化仍有待時日。
假以時日,倘若中華文明精華能夠復興,它有可能以太極般化解西方文明的霸氣,找到東西方文明優良基因共存共融的辦法,進而為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找到新和諧秩序。
但是,西方某些仍頑固于“單極世界”的霸權精英,他們仍在處心積慮地毀掉中國崛起。其中三大手段是:1,是從外而內發動顏色革命,甚至戰爭,以肢解中國;2,引發美元雪崩再掛鉤黃金,中國人過去積累的財富就受到極大洗劫,引爆人民幣紙幣危機;3,內部既得利益和外部熱錢的雙重力推,中國房地產泡沫瘋狂膨脹,在物極必反后破滅,再消滅中國人未來10-20年的預期收益。
鑒于中國現行政體的優勢,第一種其實現的可能性反而較小。但第二種和第三種的圖謀同時洶涌撲來,其破壞力將不亞于1990年的日本金融危機,中國過去多年潛伏的各種社會矛盾或將集中爆發。為轉嫁國內危機,中國有可能對外發動戰爭。
倘若如此,中國屆時將可能由人類和諧出路的守護者轉向人類現代文明的毀滅者。人類將喪失自我超越的最后希望,有可能爆發慘烈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另外一種可能是,資本法西斯主義將徹底占據人類文明的主導權,并且開始對所謂"劣等人種"進行有計劃的屠殺。
因此,無論是對人類負責,還是對自身的文明負責,抑或對于個人負責,現在的中國人都必須挺身而出,勇敢地針對自身的弊端,完成一次偉大的變革,以自我革命破解外部覬覦,從而實現社會文明的自我完善,進而成為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不可動搖的中流砥柱。
現實已經在拷問我們——中國人有沒有面對它的勇氣?
中國社會大變革的倒逼機制已形成
曾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人,現在要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繼往開來了!
過去的30年,中國經濟改革走了一條參照西方模式融入西方體系的道路。從“國際大循環”到“國際經濟一體化”,國人一路向西。
其幾個支柱是:一,鼓勵外資及外向型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二,放松了對民間產權和民營經濟的管制,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三,外貿經濟盈余買入了大量的美元及美國國債,即國民財富積累被美國掌控;四,人民幣成為美元的影子貨幣,貨幣供給相當程度上被熱錢所影響。五,以反傾銷稅、在華跨國公司所得稅等稅種,美國得以向中國變相獲取財政稅收。
這種模式是昔日歷史選擇的結果,它的好處是,它使得中國的經濟崛起不是和競爭對手打“陣地戰”,而是以對方難以割舍的方式發展,較成功地實現了后發國家的和平崛起。但其弊端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享用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相當大比重的成果,其中包括占外匯儲備75%的美元資產。它構成了中國國富民窮的一個根源。
另一個重要選擇是,中國保持了既有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其好處是,它的存在有效遏制了資本的自由意志,倘若資本自由意志在中國成為無上權力,那么,中國將徹底淪為西方資本主義的附庸國,人類也將徹底喪失改變資本帝國主義法西斯化的最后可能;但是其弊端是,官員對于全民利益的代理難以得到有效的民主制約,這使得法理上的全民利益往往被分割為部門利益、地方利益和代理人個人利益。即部門、地方和代理人個人利益不斷膨脹,又占去了國內財富再分配的越來越大的份額。
兩者弊端的現實表現為:中國GDP已成全球第二,但中國的人均居民收入仍在全球最少國家行列;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在大國中遙遙領先,而國內消費率也低到了大國沒有先例的35%;中國有著全球各國最大的外匯儲備,但是中國有著全球人均最少之一的社保基金,總額僅7000億元,人均僅538元。
這種巨大反差背后是中國社會財富再分配的嚴重失衡。而未來美元大崩潰很可能加劇這種對外失衡;而日益高漲的房價正加劇其內部失衡。當這種失衡如果打破了社會公眾承受的底線,那么就會引發一場社會動蕩。
當下中國能夠選擇是:一是任由其醞釀爆發,置之死地而后生,借危機徹底清算貪腐分子,建立真正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新厘定合理財富再分配,擺脫對西方市場的高度依賴,建立公平合理的金本位貨幣制度。但風險是內部動蕩而外部助瀾,一發而不可收拾;另外一種是在社會公眾監督的強大助推下,執政者中正義力量更堅決地與貪腐力量既得利益斗爭,進而占據控制地位,在社會危機爆發之前,主動有力地消除隱患,扭轉社會分配失衡的局面,使社會穩定實現軟著陸。但其挑戰是——沒有任何強勢既得利益者會主動退出歷史舞臺,中國需要商鞅變法般的強力社會變革。
然無論如何,中國社會大變革的倒逼機制已經形成,最后的成敗利鈍將取決于中國以國家、大眾和人類幸福最大化為追求的社會精英們,能否最終戰勝那些以貪婪個人和小集團既得利益最大化的自私精英們。而其中至關緊要的是,前者能否贏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和支持,與人民大眾同呼吸,人民大眾與之共命運。
歷史的倒逼機制已經形成,未來的挑戰將超乎國人的想象,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只能用勇氣、智慧和意志為我們的子孫后代擔當歷史的使命。
關于2010---2014年的五大戰略預測:
1,美元紙幣危機爆發,黃金貨幣職能回歸。國際金價將在5年內超過每盎司3000美元,有可能超過5000美元。
2,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如果以黃金標價,其破滅后將比最高峰時下跌超過50%,有可能超過75%。
3,美國社會政治發生意外之變。以色列單獨或與美國聯手將襲擊伊朗核設施,中東局勢動蕩,石油價格有機會超過每桶200美元。
4,中國將出現一次較2008年更為嚴峻的金融挑戰,并伴有局部社會動蕩,中國涉險過關,并實現一次較徹底的社會變革,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
5,人類氫核聚變和平利用的理論或實踐將出現重大突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