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繃緊”國家經濟安全之弦
作者:胡本鋼 原載: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2008年07月24日
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自2000年以來,我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充滿活力和生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重大進展,我國綜合國力也不斷大幅提升,農業稅減免,城鎮居民收入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際上有些勢力反對一個欣欣向榮的、充滿活力的、具有凝聚力的、取得重大進展的中國的本質是不變的。國際資本只顧自己追逐高額利潤、不顧他國經濟安危的本性是不變的。國際資本通過戰略布局從高端掠奪他國財富的歷史教訓是多次重復的。國家經濟安全已經成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必須要站在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上,居安思危,才能保護我們辛苦勞作的成果。必須要提高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遠見、戰略分析、戰略布局、戰略實施和戰略控制能力,才能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國家經濟安全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是具有戰略性和客觀性的。近代歷史上,南美許多國家一心只想經濟的發展和繁榮,沒有考慮國家經濟安全,被國外資本設局,制造金融危機,掠奪當地人民多年辛苦勞作的成果,席卷財富而去。而當地經濟崩潰,人民貧窮化。這樣的發展不是科學的發展、掌控全局的發展。
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一個活生生的慘痛例子。當時,有些國際金融資本在美國長期信用對沖基金上損失上萬億美元。追逐利潤的本質促使他們堤內損失堤外補,布局東南亞國家的匯市、股市、債市和樓市,放大金融風險,逼迫當地政府不得不進入他們所設的局,制造金融危機的狂風暴雨,趁亂掠奪財富,席卷而去。現在有些國際金融資本在美國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是不是還會歷史重演,堤內損失堤外補,布局他國的匯市、股市、債市和樓市,時機一到,制造金融危機,掠奪財富席卷而去呢?現在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嚴陣以待,果斷行動,充分防范。
全面理解經濟安全
國家經濟不安全,不但包括威脅,也包括蠶食;不但包括沖擊,也包括混亂;不但包括崩潰,也包括不穩定;不但包括外部因素,也包括內部因素。更危險的是,外部因素通過內部因素加劇了不安全的廣度、深度和烈度。國家經濟安全,不但包括生存,也包括發展;不但包括秩序,也包括穩定;不但包括自尊,也包括福利;不但包括時間,也包括空間;不但包括獨立,也包括環境;不但包括權利,也包括利益。
根據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整體研究,我們定義“現代國家經濟安全”或者“中國現代國家經濟安全”是指經濟全球化時代下,一國保持其經濟生存和發展所需戰略資源的有效供給、國民經濟體系既獨立又開放的良好穩定運行和科學持續發展并抵御外來和內部的沖擊和蠶食、整體經濟福利為本國人民共享而不受惡意侵害和不可抗力損害、國家經濟主權和重要經濟政策決定權不受外來威脅和控制、國際經濟競爭保持獨特優勢而不受惡意傷害的能力和狀態。這五個主要部分表現中國現代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性、全面性、整體性、體系性、前瞻性和不可忽略性。
資源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基礎。戰略性資源,主要指在當前國民經濟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一國保持其經濟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對未來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影響的資源。
金融安全是核心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同樣,金融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現代社會中,金融系統是配置社會資本資源的功能系統,通過在金融市場交易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實現資金的轉移。同樣,在有些國際資本布局下,金融系統也成為他們從高端掠奪其他國家人民經濟福利的工具。遠的例子是東南亞金融危機,近的是有些國際資本以所謂幫助建立健康的中國股市解決方案為名,通過“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股市,并通過大量熱錢操縱中國股市和樓市。以解決中國流動性過剩為名,通過所謂“QDII(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引中國財富到國外不好股市,而造成全面虧損。還有諸如推銷高風險的次貸,通過所謂“有彈性匯率”造成國有企業外包服務大規模虧損和大量中小出口企業倒閉,美元貶值和外匯儲備貶值。金融危機具有布局性、隱藏性、積累性、突發性、沖擊性、殘酷性、災難性、歷史重演性。在過去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即使如韓國是某些國家在政治、軍事上的戰略盟友,國際資本也毫不猶豫地掠奪其人民經濟福利,導致股市和樓市崩盤,當地人民多年辛辛苦苦的工作成果喪失。
與此同時,產業安全是國際經濟安全的主要支柱,而商貿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動脈。
我們一定要站在國家經濟安全和國家發展戰略全局的高度上,迅速行動,解決以下問題:外匯儲備中美元資產大量貶值;大量熱錢進來操縱中國股市和樓市;人民幣匯率升值造成大量中小出口企業倒閉,中國失業人口增多;一些國外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通過炒作石油、礦產、糧食和食用油造成中國物價持續上漲。我們要廣泛宣傳,增強全民國家經濟安全觀念,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
(作者系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