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演講文字實錄
[王岐山]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很高興在上海參加2008年陸家嘴論壇。我代表中國政府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對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熱烈掌聲)
[王岐山]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在鄧小平先生的倡導和帶領下,中國人民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至今中國已成功地實現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從封閉半封閉到全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 矚目的巨大成就。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7.4%,目前分別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和第三位,人民生活總體實現了小康。但是目前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排在世界100位以后。城鄉貧困人口仍有相當數量,城市化水平還不高,占世界1/5人口的中國實現現代化,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不可能重復發達國家走過的大量消耗能源資源,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推進現代化的過程中,中國將面臨不少的困難和挑戰,為了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國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堅持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把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不僅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也是對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壯舉。
[王岐山]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繼續快速增長,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6%,但是經濟運行中也面臨著一些矛盾和問題,主要是價格總水平比較高,固定資產投資尚未回歸到合理區間,同時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全球通貨膨脹加劇,對中國經濟也造成了較大的外部壓力。為了克服當前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我們將加強改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要在較長時間內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關鍵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解決深層次的結構矛盾,調整投資與消費的關系。著力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型需求,增加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王岐山]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這里我要簡要介紹一下中國金融情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中國金融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無論是改革的深度、開放的廣度,還是發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銀行、證券、保險業迅速發展,金融資產質量不斷提高,金融體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中國工商銀行等一批大型國有金融企業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境內外成功上市。金融監管繼續加強,金融法律法規不斷完善,防范和處置金融風險取得成效。特別是伴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成長,我們也經歷了金融市場風險,甚至是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考驗。中國政府堅持推進改革,及時采取市場化手段和相關政策措施,成功處置和化解了風險,保持了金融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王岐山] 金融對外開放穩步擴大,進入中國境內市場的外資金融機構快速增加,中國金融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這表明當今的中國金融業更具活力、更加開放,正在成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當前,中國金融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總體水平不高,探索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仍將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需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智慧和堅韌不拔的決心,需要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努力保持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
[王岐山] 一、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粗放的發展方式影響了中國金融的發展質量和水平。結構不合理、金融企業效率較低、服務和創新薄弱、人才缺乏等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必須把加快轉變金融發展方式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必須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金融業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我們將繼續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加快發展保險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逐步形成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大力推進金融組織制度、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加快培養和引進各類金融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質的金融隊伍。不斷提高金融調控和服務水平,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支持力度,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王岐山] 二、繼續深化金融改革。中國金融改革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現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遠。要使中國金融企業真正經得起開放條件下市場競爭的考驗,經得起經濟周期變化的考驗,還必須繼續推進銀行、證券、保險企業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強化內部控制和風險防范機制。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金融的薄弱狀態,還必須繼續深化農村金融的各項改革,加快完善農村金融體系。要保持證券、保險業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還必須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建設,深化保險改革。要全面提高金融宏觀調控能力和水平,還必須繼續推進貨幣政策調控機制、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
[王岐山] 三、穩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金融發育不夠成熟,金融企業國際競爭力不強,金融監管還比較薄弱,對外開放面臨新的挑戰,但是中國并沒有因此而放慢金融改革開放的步伐。我們始終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各項承諾,全面推進銀行、證券、保險業對外開放。我們將遵循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方針,繼續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使開放的節奏和力度與經濟發展的水平、市場發育的程度和金融監管的能力相適應,更好地推動中國金融與全球金融的相互融合。
[王岐山] 四、切實維護金融安全穩定。金融發展的歷史和當前次貸危機的發生均證明,防范化解風險是金融發展的永恒主題。處理得不好就很可能引發金融動蕩,影響經濟乃至整個社會政治的穩定。金融安全直接關乎國家經濟社會穩定大局,關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必須把維護金融安全穩定放在首要位置。我們將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繼續強化金融監管,在有效監管、防范風險前提下,促進金融創新,不斷提高金融監管的能力和水平。改進外匯管理方式,完善外匯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監管。加快構建金融安全網,健全金融應急機制和應急預案。嚴厲打擊各種非法金融活動,加強全社會金融知識普及和風險教育。
[王岐山] 與世界各國一樣,中國金融業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金融全球化的迅猛推進,金融創新的不斷加快,給金融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但同時也使得金融風險不斷放大,在地區和行業間的傳遞明顯加快。特別是當前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不斷蔓延,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一些金融機構損失嚴重,美元匯率持續走低,全球流動性過剩,國際資本走向和方式更加復雜。發達國家國際金融領域出現不穩定,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尤為不利。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愿同各國金融界一道共同探討和解決當前國際金融領域面臨的重大問題,共同促進全球金融的繁榮穩定。
[王岐山]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上海歷史上曾經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較強的經濟實力,歷史人文的特質,發展金融業有利條件很多。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政府從改革開放和實現現代化的總體布局出發,提出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我們相信,伴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金融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這一宏偉藍圖終將會逐步變為現實。
[王岐山] 參加本次論壇的來賓都是國內外金融界知名人士,不少是中國的老朋友,長期致力于中外金融的交流與合作,見證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歷程。希望大家充分利用這次論壇提供的平臺暢所欲言、獻計獻策,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關心和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促進世界金融繁榮穩定作出新的貢獻。預祝本次論壇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2008首屆陸家嘴論壇日程(列表) |
2008-05-05 16:14 |
|
|
| |
|
2008首屆陸家嘴論壇
2008年5月9-10日,上海
首屆論壇主題:世界格局中的中國金融
主辦: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上海市政府
論壇聯合主席: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上海市市長韓正
5月8日 星期四 |
13:00 - 22:00 |
論壇簽到 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 |
5月9日 星期五 |
08:00 - 08:30
09:00 - 09:10
09:10 - 09:50
|
論壇簽到 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
開幕式 主持并致歡迎辭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開幕主題演講 中國國務院領導 |
09:50 - 10:50 |
全體大會一 主持:吳定富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金融深化改革 主旨演講:
|
10:50 - 11:10 |
茶歇 |
11:10 - 12:30 |
全體大會二 主持:克勞拉 菲思女士 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
世界眼中的中國金融
演講嘉賓: 詹姆斯 沃爾芬森 世界銀行前行長
約翰 麥克 肯尼斯 劉易斯 |
摩根斯坦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美洲銀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威廉 麥克唐納 |
美林集團副董事長 |
麥克 埃文斯 譚信樂 |
高盛副董事長兼亞洲區董事長 瑞士銀行亞太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
|
|
|
| |
12:30 - 14:00 |
午餐 主題演講: 大衛 麥考密克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 |
專題討論 |
14:00 - 15:30 |
分會場一:中國金融市場的雙向開放 隨著技術進步和制度演進導致的交易成本的下降,金融服務的專業化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已突破了主權國家邊界。各國金融體系從封閉轉變為開放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金融開放的過程也可能伴隨著風險的釋放和成本的發生。中國在什么條件下、以什么樣的步驟和順序推進金融開放,才可能實現金融開放的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
主持:張春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演講嘉賓:
|
|
克勞拉 菲思女士 西室泰三 |
倫敦證券交易所首席執行官 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
祁斌 辛邁豪 |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 廣東發展銀行行長 |
肖耿 |
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
14:00 - 15:30
|
分會場二:金融市場風險的全球傳遞性 金融全球化加強了各國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但也提高了金融風險跨國界傳遞的可能性。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發展,它對全球經濟的深刻影響逐步顯示出來,其強度出乎許多分析家的預料。對次貸危機全球效應認識上的滯后說明我們尚未很好地理解金融市場風險的全球傳遞性。在各國金融市場之間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金融風險全球傳遞性有哪些新渠道和新特征?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需要起怎樣的協調作用?全球流動性過剩和金融風險全球傳遞之間有怎樣的聯系?
主持:黃明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演講嘉賓: 韋奕禮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
魯里埃爾 魯比尼 |
紐約大學教授 |
|
|
|
|
史蒂芬 羅奇 |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 |
謝國忠 |
玫瑰石顧問公司董事 | 費麗奧斯 西班牙銀行國際事務副總監 |
14:00 - 15:30
|
分會場三:全球外匯儲備管理的新挑戰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國際金融體系進入了牙買加體系。但是特里芬兩難問題仍然存在。對于試行釘住匯率制度的國家而言,外匯儲備仍然是調節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的重要工具。從世界范圍看,外匯儲備主要集中在東亞國家和地區,其動因何在? 除了交易性和預防性需求之外,新重商主義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如何應對大量儲備所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壓力?以美元為主要儲備幣種的組合,在美元匯率貶值的趨勢下如何實現風險的分散化?主權財富基金將對國際金融市場帶來何種影響?是否應建立提高主權財富基金透明度的國際規范?
主持:朱民 中國銀行副行長
演講嘉賓:
樓繼偉 |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
鄭國枰 |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總裁 |
|
|
|
|
夏斌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 湯敏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
15:30 - 16:00 |
茶歇 |
16:00 - 17:30
|
分會場四:全球和區域金融中心的競合 歐美金融史表明,金融中心的興衰與所在地政府的政策直接相關。這在1987年倫敦的Big Bang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在強調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時,政府政策的邊界是什么?大國的地位與其擁有的金融權力之間是什么關系?金融中心與一國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是什么關系?東亞金融合作為何選擇亞洲債券市場做為突破口?如何看待東亞現有的金融中心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關系?香港與上海的金融中心發展如何尋求雙贏?
主持:梁錦松 佰仕通大中華區主席
演講嘉賓:
|
|
王瑞杰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長 |
|
|
任志剛 |
香港金管局總裁 |
史美倫 |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副主席、中國證監會前副主席 |
羅伊 萊頓 黃奇帆 |
英國貿易投資總署金融服務業咨詢委員會主席 重慶市常務副市長 | 張光平 上海銀監局副局長 |
16:00 - 17:30
|
分會場五:人民幣匯率改革和資本帳下可兌換 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外匯儲備的攀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上升。面對復雜而多變的國際金融市場以及國內流動性過剩的壓力,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需要精心設計、謹慎推進。人民幣匯率邁向資本帳戶可兌換之路存在哪些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中國應從其他國家的匯率機制改革中汲取哪些經驗和教訓?匯率的變化與匯率機制的改革又將對國內經濟、宏觀調控和市場參與主體帶來哪些沖擊?
主持:許斌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演講嘉賓:
胡曉煉 |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
余永定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
朱民 胡祖六 |
中國銀行副行長 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
哈繼銘 |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 |
16:00 - 17:30
|
分會場六:中國金融機構如何走向世界 隨著人民幣升值加速和更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中國金融機構的國際化也成為大勢所趨。但是中國金融機構走向世界仍將面臨一系列挑戰:哪些市場應成為首選目標?國際化選擇什么樣的路徑?采取什么樣的戰略,收購還是戰略聯盟?有何機遇與風險?中國金融機構能從匯豐、花旗等全球金融巨頭那里學習哪些經驗和教訓?
主持:單偉建 TPG集團董事總經理 演講嘉賓: 陳元 國家開發銀行行長 李軍 交通銀行行長
八城政基 馬蔚華 許羅德 |
日本新生銀行前董事長兼總裁 招商銀行行長 中國銀聯總裁 |
張曦柯 |
麥肯錫公司全球資深董事 |
|
|
|
|
|
|
|
| |
18:30 - 19:00 |
雞尾酒會 香格里拉酒店 |
19:00 - 21:00 |
周小川行長、韓正市長設大會歡迎晚宴 |
5月10日 星期六 |
08:30-09:45
|
全體大會三 主持:尚福林 中國證監會主席
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和金融深化改革 主旨演講 周小川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 吳定富 中國保監會主席 韓正 上海市市長 |
09:45 - 11:00
|
全體大會四:全球金融市場的新展望 主持:任志剛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演講嘉賓: 格蘭 史蒂文斯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行長 章晟曼 花旗集團全球銀行業務副主席兼亞太區總裁 沈聯濤 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香港證監會前主席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 |
11:00 - 11:15 |
茶歇 |
11:15 - 12:30 |
全體大會五:上海如何加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主持:蘇寧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兼上??偛恐魅?/p>演講嘉賓: 冼博德 渣打銀行首席執行官
西室泰三
楊超 |
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
中國人壽(集團)公司董事長 |
徐麟 |
上海浦東新區區委書記 |
|
|
|
|
朱曉明 |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院長 |
|
|
|
12:30 - 14:00 |
午餐 主題演講: 項俊波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 |
專題討論 |
14:00 - 15:30 |
分會場七:金融改革中的利率市場化 利率是宏觀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重要調節杠桿。逐步推動利率市場化,是推動金融深化、豐富金融創新不可或缺的路徑。利率工具在中國的調控效果受到哪些因素限制?中國是否已經為更大程度的利率自由化做好了準備?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設計該如何把握才能最好地平衡效率和風險?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的本土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又將帶來何種機遇與挑戰?
主持:胡祖六 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演講嘉賓: 項俊波 中國農業銀行行長 張曉慧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 杜大偉 世界銀行中國和蒙古局局長 費達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代表處副代表 潘英麗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柯安德 博思艾倫公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業務主管 |
14:00 - 15:30 |
分會場八: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 世界金融市場加速一體化,金融衍生產品創新帶來的金融交易規模放大增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脆弱性,美國的赤字政策導致美元不斷走弱,國際貨幣體系在新世紀面臨更多挑戰。如何避免類似亞洲金融危機的悲劇重演?如何加強跨國界的金融監管協作?區域貨幣組織的前景如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否應發揮更大作用?
主持:余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
演講嘉賓: 李若谷 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 張濤 中國人民銀調查統計司司長 李揚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 許小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馬克 烏然 新布雷頓森林委員會執行長官 |
14:00 - 15:30 |
分會場九:如何實現資本市場新跨越 2007年,中國股市以全球第一的漲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中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的背景下,中國資本市場面臨新的跨越式發展機遇。資本市場大發展蘊育著哪些重大投資機遇?又在醞釀著什么樣的結構性演變?突破了全流通考驗的證券市場還面臨哪些制度瓶頸?監管效率和透明度如何提升?上市公司治理能否更上臺階?“銀廣夏”、“基金黑幕”未來能否避免?債券市場為何難以長大?
主持:方星海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
演講嘉賓: 朱云來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 張育軍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楊邁軍 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 朱利 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諸力立 第一東方投資集團主席 吳沖鋒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 |
15:30 - 16:00 |
茶歇 |
16:00 - 17:30
|
分會場十:金融創新與風險管理 隨著中國金融改革的深化和利率管制的放松,風險管理需求將催生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創新。但是,最近的次級債危機也提醒我們必須警惕金融創新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未來幾年,哪些金融產品將破繭而出?如何推動金融創新?中國的金融機構如何提升其對信用風險進行準確定價的能力?次級債危機提供了哪些啟示?
主持:張育軍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經理
演講嘉賓: 謝多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總裁 朱玉辰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 黃明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沈祥榮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 安東尼 史蒂文斯 奧緯咨詢合伙人、全球保險業務主管 |
16:00- 17:30
|
分會場十一:金融混業經營與監管 從分業經營走向混業經營已成為金融發展必然趨勢。中國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格局正在形成之中。金融機構如何在混業經營中最大限度地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金融機構如何有效管理混業經營帶來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有效的金融監管是金融安全網的核心,如何通過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和創新來提高金融監管的效率?分業監管體制如何適應中國金融混業發展所帶來的挑戰?這是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過程中急需尋求答案的重大課題。
主持:吳曉靈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
邀請嘉賓: 周延禮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 唐雙寧 光大集團董事長 史達德 普華永道(英國)副董事長 蔡洪平 瑞銀投資銀行部中國區主席 |
16:00-17:30 |
分會場十二:私募基金的發展及其挑戰 流動性過剩、全球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大牛市以及創業浪潮的興起,推動了私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等新型投資者的蓬勃發展。它們在經濟發展和金融市場成長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帶來了什么樣的挑戰與機遇?監管當局是采取中立態度還是積極介入?中國應如何完善制度環境以推動私募基金發展?
主持:張懿宸 中信資本首席執行官
演講嘉賓: 梁錦松 佰仕通大中華區主席 吳尚志 鼎暉中國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 方風雷 高盛高華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令歡 弘毅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裁 |
18:30 - 19:00
19:00 - 20:30 |
雞尾酒會 金茂大廈音樂廳
閉幕式暨音樂會 金茂大廈音樂廳 主辦單位答謝致辭 音樂會演出:上海歌劇院樂團 | |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