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國將面臨一次空前大洗劫
正是因為美元制造的流動性過剩,中國人民面臨一次前所未有的空前大洗劫。股市、房地產,石油、礦石、糧食等商品市場的暴漲暴跌將給中國人民造成幾萬億甚至十幾萬億人民幣的損失。這些損失的天文數字可以為我國鍛造十幾支航母戰斗群。
要了解這次大洗劫還的回溯其前因后果。
去年9月,美國刮起了第一次“次貸危機”風暴。一時間,房地產市場危機馬上接踵而至,并且引爆了信用危機、消費者信心危機、金融業巨額虧損6000千億、美元暴貶、股市暴跌,消費停滯、市場蕭條、出口競爭力不斷萎縮、外貿赤字不斷攀升、經濟增長率一路萎靡不振而至今接近于零。
這個號稱世界首強、稱霸世界的資本主義金元帝國到底是強大無比,還是虛弱無比、日益衰敗沒落?資本主義世界是蒸蒸日上、還是深陷自身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嚴重危機,并且頻臨末日?
經過兩波的信貸危機的洗劫,全球對美元的恐慌愈演愈烈,拋美元增持實物,導致石油、糧食等商品價格因避險資金流入而瘋狂飆漲,推升全球通脹,全球正陷入一個超級商品泡沫之中。
禍起于上世紀末,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對發達國家的貿易迅速增加,積聚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引起世界的關注和矚目。
布什上臺后,采納了美國20多名經濟學家聯名提出讓美元貶值20%的建議,大印鈔票,讓美元貶值。美元貶值,既刺激美國企業的貿易出口,又可利用世界對美國金元帝國的信任,讓各國的美元儲備來個“大縮水”,刮他國錢財為美國所有。然而,美元的持續貶值,使世界各國逐步對美元失去信心,最終減持美元而轉儲其它貨幣。美國金融界的朋友告訴筆者,美國的國債數額巨大,且掌握在世界各國手中,美元如果無法獲得債權國的信任,最后將以徹底崩盤告終。
長期以來美國認為控制石油資源,就控制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命脈,美元就有了完美的“內在價值”,美國就可以為所欲為地使用“美元武器”橫行世界:
一、是通過美元貶值政策,向全世界傾銷貨幣,通過美元貶值實現全世界財富向美國轉移,從而逐步注消其雙赤字下對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額債務。美國聯邦預算赤字達到5000億美元,經常項目赤字800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美國每天都需要籌集數十億美元來填補這個窟隆。因此,美國會使用各種手段來維系美元的國際地位,通過貨幣傾銷來抵消赤字欠帳。
二、是通過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美國控制的機構,通過貨幣有規律的放松和緊縮,引發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從而實現對世界各國優質資源和優勢資產的低價收購,從而實現資本的超額剩余價值。2001年后先用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最近兩年利用連續的提息,制造了“次貸危機”,從而為貨幣傾銷提供了借口和理由。
三、是如果無法和平實現對超額剩余價值的掠奪,就通過戰爭手段來實現,無論是反恐還是反獨裁,都不過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實施其向世界輸出貨幣,挖取剩余價值的借口。美元占到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的三分之二,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石油美元計價機制。對于所有石油進口國來說,如果你缺乏石油,你就必須購買石油;如果你到國際市場上購買石油,你就必須持有美元。因為迄今為止,所有歐佩克國家賣油時只收美元。如果你每次買油時都得把歐元換成美元,那么持有歐元儲備就沒有太大意義,因此對于想通過一籃子貨幣來抵消美元貶值風險,但又需要大量進口石油中國來說,除了操作成本提升上,能否真正能夠“保值”,真值得討論。
目前,中國已經加入WTO五年多,金融領域已經逐步向國際市場開放。外國銀行、投資銀行、保險等機構開始深入到中國的金融體系。由于現代金融機構通過存貸功能可以創造信用進而創造出貨幣供應,實際上外資金融機構已經在中國金融體系內部不斷創造出“流動性”。
這種流動性的創造加上三十年來中國人民幸苦積聚的外匯儲備在現有結匯體制下集中于央行,必然出現美元傾銷而貶值,央行因為出口增長而不斷放出貨幣。放出的貨幣經過商業銀行的循環又不斷創造新的流動性。雖然2007年中國央行通過央行票據發行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已經回收2.5萬億貨幣,從而對流動性泛濫程度有所緩和,但因為金融制度原因沒有根本改變流動基金性泛濫的本質。
流動性泛濫的本質是國民經濟運行中的貨幣大大超過了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貨幣量,其結果是這些貨幣撲向資源、能源、地產、金融和壟斷性行業,造成上游和壟斷產業價格暴漲。上游產業價格暴漲,必然表現為上游和壟斷產業的利潤增長,這些產業或者行業的利潤增長,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牛市創造了條件。市場牛市,必須創造出人為的信心,業績增長、信心的提升和人氣的積聚,共同為牛市提升創造條件。
但美元定價全球資產的作用不會因此而停止步伐。如果說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糧食則是全民的天。二戰后,世界糧倉已經從北非、東南亞等地轉移到歐美等發達國家。誰控制糧食價格,誰就能創造世界性的通貨膨脹,誰就能影響各國的貨幣政策,世界糧食價格的標志性定價權在芝加哥交易所。
至此,我們從分析中發現:美國一手抓國際石油價格的定價權,制造流動性泛濫;一手抓世界糧食價格的定價權,以圖制造世界性的通貨膨脹。中國目前正處于上游商品價格、股票價格、期貨價格都出現暴漲的局面,央行正苦苦地通過各種市場的和行政的手段想辦法控制流動性以抑制價格的失控,但能否實現貨幣政策的預期目標,就得看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博奕了。
美元化的人民幣泛濫,必然導致央行的緊縮性政策的不斷強化,這種強化力量一旦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現貨幣政策的“饅頭效應”,即形成貨幣政策的積聚效應,被動而逐漸加大調控力度的政策有可能先逼迫虛擬經濟破裂,進而迫使實體經濟的硬著陸。
結果如何?再經過兩年多的政策積聚效應,股市、期市及商品市場價格的暴跌,已經進入中國的外國資本剛好張開大口,非常便宜地吃下優質資產,從而實現國際資本打開中國金融大門,榨取中國人民生產的剩余價值的目標。因此,所謂中國股市在當前條件下還會持續繁榮,但能否維持黃金十年,我們還得冷眼旁觀之。當然,我們是不希望這一情況出現。
為什么金融寡頭提前對中國“剪羊毛”
“剪羊毛”是國際金融寡頭對一個國家進行財富掠奪的一種辦法。
先用大量的熱錢,以緩慢的、隱藏的方式進入一個國家的股市和房市,吹大泡沫,然后撤出把錢卷走。外資熱錢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危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熱錢涌入時,可導致經濟泡沫出現;一旦熱錢撤出,國家的血液便將被抽空。這就像孫悟空鉆進敵人的肚子,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使不出來,只能任由他隨意折騰。
根據中國海關、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增長的外匯儲備中,有1209億美元無法準確地判斷其來路。目前國際熱錢,現在正潛伏在人民幣周圍,虎視眈眈地盯著中國。一旦有機會,大量外資便兌換成人民幣進入,炒高樓市和股市,壓迫人民幣升值,然后再抽身脫逃,迫使人民幣貶值。
那為什么金融寡頭提前對中國“剪羊毛”呢,這主要因為來自海關數字顯示2月份我國的貿易順差急劇減少,人民幣升值的空間縮小了,時機到了。
2月份我國貿易順差8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52億美元。根據海關總署10日公布的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1-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65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3%,其中出口1969.9億美元,增長16.8%,較去年同期(下同)減緩24.7個百分點;進口1689.4億美元,增長30.9%,加快10.3個百分點。累計貿易順差280.5億美元,下降29.2%。
2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值1661.8億美元,增長18.4%。其中出口873.7億美元,增長6.5%;進口788.1億美元,增長35.1%,自2007年10月起進口同比增速已經連續5個月高于同期的出口增速。
這些數字表明人民幣短期的升值目標位快到了,外資進來套利的目標位的也到了,該到兌現的時候了,股市從去年十月十六日見頂6124點后一直跌跌不休,事實上就是一部分熱錢出逃所致。隨著承接盤的越來越少減少,目前進入加速下跌的階段。我相信3000點不是底。
海外熱錢正發力狂炒中國的金融和地產。當人民幣升值到他們的預期之后,海外熱錢就會攜卷巨額利潤逃離中國,結果將不可避免地帶來市場的巨幅振蕩。
今天已經跌穿4000點大關。股市快速縮量下跌也許是好事,因為巨量資金不容易跑的掉。就讓這些錢慢慢耗著,慢慢的流到政府的口袋中。最好的辦法讓他們再來一批資金再把他們套住。因為國資委手上還有十多萬億的股票。
但是房地產可不行,最好的方法讓它在高位無量盤整,買不出去,價不能跌,因為房地產價格下跌對銀行是巨大的災難。也可以說是滅頂之災。針對老百姓住房的剛性需求,政府可用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雙限房來解決。
希望中國這只大綿羊的毛是鋼筋做的,不能被輕易剪掉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