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流動性瞬間不足的金融風險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余豐慧
相關媒體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全球金融形勢有四大新變化,其中之一就是:總體流動性過剩和突然性流動性緊縮成為國際金融市場安全的主要威脅,使得流動性風險管理的難度加大。
美國次級債危機是對這一問題的最好詮釋。此次危機從根本上說,是由于美國對于住房抵押貸款管理過于放松,住房貸款質量嚴重下降,最終在房價下跌時出現了還貸危機造成的。然而,助推這一危機發生的是對流動性過剩和金融機構過于樂觀的思想。當次級貸出現大量違約,進而通過其衍生金融產品放大,動搖市場信心,使得資金面收緊,形成了突然性的流動性緊縮現象??梢?,突然性流動性緊縮已經成為總體流動性過剩的伴生物,而市場信心就是導火索。美聯儲在截至去年6月的兩年里連續17次提息,一直警惕的是“流動性過剩”。但次級債務危機出現后,美國銀行、抵押貸款放貸機構以及其他融資公司紛紛采取避險措施,提高放貸標準,整個市場出現了濃重的“惜貸”氣氛,市場陡然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一直以來,美國對于流動性過剩的擔心大于流動性不足,認為流動性過剩是資產價格出現泡沫的原因,是引發經濟過熱的導火索,而對于泡沫一旦破滅造成的流動性不足,進而引發金融風險的警惕不夠。這個教訓很值得中國記取。流動性過剩是一個時刻在變化的非定量概念。前世界銀行東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霍米卡拉思接受采訪時說:“流動性就如杯中之水,盡管可能四處溢出,但如果不小心碰倒杯子,一剎那就會消失得一干二凈。”國防大學教授、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特約研究員盧周來說:“需要警惕一個方面是:從流動性過剩到流動性不足可能是一夜之間的事情?!?
中國目前由于外匯儲備增長很快等原因造成流動性過剩依然嚴重。由此帶來房地產、資本市場過熱的情況正在加劇,同時,已經出現了輕度通貨膨脹。更為可怕的是,對于房地產、股票市場的向好預期仍然在增加,外匯儲備仍然在增長,投資、信貸投放仍然居高不下。國際游資為投機人民幣升值,通過多種渠道入境,加劇股市與房地產市場泡沫,這不僅增加銀行壞賬與匯率等風險,而且直接威脅金融體系的穩定。同時,正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所言,銀行風險依舊是金融安全的重心。據銀監會公布,目前國有商業銀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率已降到約8%。但是,若剔除財務重組和政策性剝離等因素,同期實際不良貸款余額與比率難以樂觀。而且,不良貸款比率的降低主要通過“擴大分母”(即多貸款)所致,且多半為中長期貸款,其中一些風險(如千億計的高校擴張貸款)正在顯形化。因此,必須按照胡錦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所要求的:要充分認識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金融資產質量,防止發生金融資產泡沫,引發金融風險。
同時,對當前經濟形勢必須有一個正確判斷,嚴防房地產、股票過熱引發各種風險,特別是在防止流動性過剩的同時,要有發生類似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流動性突然不足所造成金融風險的緊急預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