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3日《科普中國網》發文:“轉個基因能高產”?聯想到在一次“全國媒體轉基因報道研修班”上,農業農村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劉培磊介紹:“自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全球種植面積已達28.6億畝,將農作物平均單產提高了21.6%。美國通過轉基因技術的應用,玉米、大豆平均單產比中國高40%。”
再聯想到在南繁會上大北農公司一位名叫劉石的經理發言:“高產是一個過時的概念,適用于短缺經濟時期,現在中國人已吃飽了,應該往多元化去發展。”劉石說。“美國的轉基因玉米產量比中國高,美國的玉米單產在700-750公斤,而中國的玉米單產去年只有408公斤。中國若實現生物育種商業化,將使玉米單產提高10%-15%,每年將增加500億-800億人民幣,能夠節約耕地近6000萬畝。哈!真能編(騙)!
轉個抗蟲基因能“高產”?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轉基因作物是增產的,更談不上“高產”了。不要說我從事農業科研的人不相信,恐怕連種地老農都會斥責轉基因先生的信口狂言。
筆者曾在一次眾多轉基因專家座談會上發問,沒有哪一位敢正面回答轉基因作物是增產的。只有一位轉基因先生彭于發回答:“轉入一個抗蟲基因,可以減少農藥使用量,折算成每畝增產6%-8%。”這就是轉基因增產的主要依據了。但轉基因作物只能在某種害蟲發生的特定年份,因增加農藥用量而折算為增產量,那要是這一年不發生這種害蟲危害呢?是不是賠了?
眾所周知,中國農業環境不能和具有天然資源優勢的國家簡單相比,比如美國、巴西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遼闊的大平原每月都有均勻降雨,極少年份發生旱澇災害,沒有必要進行或很少灌溉;土壤有機質含量比較高,施肥量相對也較少。這些國家一年只種一季莊稼(玉米、大豆或棉花供作出口 )甚至休閑。農場主60%以上的利潤來自于政府提供的補貼。而中國地少人多,復種指數較高,例如河南地區小麥收后種玉米一年種兩季莊稼或更多,加起來產量超過了美國。
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元首敢于或愿意推進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特別是14億人常年以稻米、小麥、玉米為主食的中國,更應該嚴格管理和審慎地對待。國家領導人一再指示,我們有14億人口,如果糧食出了問題,誰也救不了我們。所以,端牢中國人的飯碗,糧食自主權一定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