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題為"如果中國不改革開放,今天經濟仍是全球最落后的國家之一“的文章,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文章稱,中國經濟崛起的轉折點在于改革開放,若無1978年重要會議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號召,我們或仍沿封閉老路前行。若非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恐為全球最落后之一。
真不知道文章作者是不是中國人。如果是,怎么會不了解中國現代史呢?如果不是,又怎么敢妄言中國的發展進程呢?
唯一的解釋,這是一只狗,還是一只癲狗。
且不說新中國建立在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百業待舉的基礎上,單說到毛主席逝世的1976年,我國就已經是全球第六大工業國、第三大軍事強國、第十八科技強國、第九大經濟體、聯合國五常之一、國際三極之一。
把綜合國力位列世界前列的新中國,說成是"全球最落后的國家之一",這還是人話嗎?
另外,改革開放前,中國封閉嗎?
早在建國前夕,毛主席就已經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明確指出:
“’我們要做生意。’完全正確,生意總是要做的。我們只反對妨礙我們做生意的內外反動派,此外并不反對任何人。大家須知,妨礙我們和外國做生意以至妨礙我們和外國建立外交關系的,不是別人,正是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蔣介石反動派。團結國內國際的一切力量擊破內外反動派,我們就有生意可做了,我們就有可能在平等、互利和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之上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了。"
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時,在全球130幾個獨立國家中,同新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達到了110個。
把跟全世界絕大多數獨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的新中國,說成是"封閉",這不是癲狗又是什么?
改革開放前的新中國有多璀璨奪目,我們只需回想一下毛主席逝世后的國際反響。
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到朝鮮后,朝鮮黨政軍領導機關決定9月10日到18日為全國哀悼期,并開會作出規定,在18日這天,全國將停止一切娛樂體育活動致哀。
9月18日下午4時,毛主席的追悼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時,同百萬首都群眾一樣,朝鮮舉國上下也就地肅立默哀3分鐘。
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等國,也都將9月18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全國下半旗致哀,并舉辦了毛主席追悼會。
坦桑尼亞、南非、贊比亞、利比亞等非洲國家的群眾自發前往中國駐當地大使館、臨時代辦和外交機構吊唁,一邊痛哭一邊唱著國際歌。
和中國沒有外交關系的以色列總統伊弗雷姆·卡齊爾和總理伊扎克·拉賓也對毛主席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先后發表講話,說毛主席的去世是全世界的一大損失。
同樣與中國沒有外交關系的哥倫比亞也對毛主席的去世反應強烈。首都波哥大的一些學校甚至中斷了教學活動,學生們集合在大學城的切·格瓦拉廣場上含淚高呼“毛澤東、中國!中國,毛澤東!”以最樸素的方式,悼念在哥倫比亞左派中最受尊敬的偉人毛主席。
在匈牙利、捷克、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以及剛果等國,各界群眾和知名人士紛紛走上街頭,舉行各種形式的游行方式,借以哀悼毛主席。
在毛主席逝世當晚,菲律賓、尼泊爾、印度、緬甸、東帝汶的一些游擊隊和馬列主義組織分別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式舉行了哀悼活動。
9月11日,法國各界人士10000多人開始游行,游行隊伍在巴黎公社社員墻前,舉行了追悼毛主席的儀式。
非洲東部國家毛里求斯不但組織了大規模的群眾悼念活動,而且還決定把每年的9月9日當做全國紀念日。
在巴基斯坦歷史文化名城拉合爾,數千名工人走上街頭,高舉毛主席的巨幅遺像組織了哀悼毛主席的大游行。
毛主席逝世后不久,中共中央外交部和對外聯絡部對外宣布“不邀請外國政府、兄弟黨和友好人士派代表團或代表來華吊唁。”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國家的領導人執著地提出,要趕來參加毛主席的追悼會。
據美國《紐約時報》統計,在毛主席逝世后的10天里,共有126個國家的政府和首腦向我國發來了唁電或唁函,118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他們的代表到中國使館吊唁,53個國家降半旗致哀,許多國際機構也停止了辦公,專門舉辦悼念活動。
總之,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都對毛主席的去世表示震驚、惋惜和沉痛哀悼。
試問:如果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全球最落后的國家之一,毛主席逝世,會有如此強烈的國際反響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