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餓死“三千萬”可以休矣!--83版人口數據根本不可靠

新生 · 2010-05-20 · 來源:烏有之鄉

餓死“三千萬”的討論可以休矣!

——1983年《中國統計年鑒》人口數據根本不可靠

新生

首發:烏有之鄉毛主席紀念堂

http://mzd.wyzxsx.com

 

一、前言

1959-1961年中國“三年困難時期”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多年來一直是被普遍關注的問題。1964年中國政府進行了建國后第二次人口普查,但結果沒有公布。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后,兩次普查結果和歷年戶籍統計資料一起在國家統計局1983年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鑒》(以下簡稱《年鑒》)里公布。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根據戶口統計,中國人口總數在1960年減少了整整一千萬。

《年鑒》公布以后,中外學者以此為主要依據,對三年饑荒期間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做出了各種估計。其研究成果經西方及國內媒體的廣泛宣傳,三年大饑荒“至少餓死三千萬人”似乎已經成為主流共識,甚至得到一些中國官方媒體和機構非正式的認可。

在近幾年里,越來越多的網友,學者通過推敲《年鑒》人口數據發現,1960年前后的數據存在明顯的“不準確”,甚至很“人為加工”的痕跡非常明顯。

由于中西方學者在研究推算這段時期中國“非正常死亡人數”的均是在1983版《中國統計年鑒》公布的數據為基礎,并通過不同的算法得出結論,因此如果這個數據其本身就是“錯誤”的,那么這些研究成果也將是錯誤的,不足為信的。

下面的主要分析一下《年鑒》人口數據的可靠性。

二、         數據說明:

1、下表數據均來自1983版《中國統計年鑒》第103頁“人口數”和第105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

2、下面圖中背景為“淡綠色”的數據,即“年份”、“年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原始數據

3、 第3列“增量A”,為按照每年的年末人口數量,推算出的每 “年人口增量”;

4、第5列“出生人口”,為按照“年出生率”計算出的“年內出生人口”,公式為 年內出生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 出生率)/1000‰;

5、第7列“死亡人口”,為按照“年死亡率”計算出的“年內死亡人口”,公式為 年內死亡人數=(年內平均人口數× 死亡率)/1000‰;

6、第8列“增量B”,為“年內出生人口”-“年內死亡人口”;顯示了通過“年出生率”和“年死亡率”方法計算出來的“年人口增量;

7、 第9列“A-B”,顯示了A與B兩種不同算法所得到的“年人口增量”的差異。

8、第10列“A-B差值相對誤差比率*1000”,由于A、B、A-B,與“年末人口數”具有一次線性關系,為了消除影響,算出“相對誤差比率”,用來衡量兩種算法“年人口增量”差異比率,這里用比率只是為了做一個參照,乘以1000,便于觀察。

9、第11列“誤差比率均值”,通過觀察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第九列,從1957年-1964年期間的數據(背景為橘黃色),與其他年份相比較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按照年份將1949年-1979年劃分為三個時期;1950-1956為第一時期;1957-1964為第二時期;1965-1979為第三時期;然后根據第10列所得到的數據按每個時期取平均值。

年份

年末人口

增量A (本年-上年)

出生率(‰)

出生人口

死亡率(‰)

死亡人口

增量B(出生-死亡)

A-B  

A-B差值相對誤差比率*1000

誤差 比率  均值

1949

54167

 

36.00

 

20.00

 

 

 

 

 

1950

55196

1029

37.00

2023

18.00

984

1039

-10

-0.18

0.53

1951

56300

1104

37.80

2107

17.80

992

1115

-11

-0.19

1952

57482

1182

37.00

2105

17.00

967

1138

44

0.77

1953

58796

1314

37.00

2151

14.00

814

1337

-23

-0.39

1954

60266

1470

37.97

2260

13.18

785

1476

-6

-0.10

1955

61465

1199

32.60

1984

12.28

747

1237

-38

-0.61

1956

62828

1363

31.90

1982

11.40

708

1274

89

1.42

1957

64653

1825

34.03

2169

10.80

688

1481

344

5.33

7.49

1958

65994

1341

29.22

1909

11.98

783

1126

215

3.26

1959

67207

1213

24.78

1650

14.59

972

679

534

7.95

1960

66207

-1000

20.86

1392

25.43

1696

-305

-695

-10.50

1961

65859

-348

18.02

1190

14.24

940

250

-598

-9.07

1962

67295

1436

37.01

2464

10.02

667

1797

-361

-5.36

1963

69172

1877

43.37

2959

10.04

685

2274

-397

-5.74

1964

70499

1327

39.14

2733

11.50

803

1930

-603

-8.56

1965

72538

2039

37.88

2709

9.50

679

2030

9

0.13

1.81

1966

74542

2004

35.05

2578

8.83

649

1928

76

1.02

1967

76368

1826

33.96

2562

8.43

636

1926

-100

-1.31

1968

78534

2166

35.59

2756

8.21

636

2121

45

0.58

1969

80671

2137

34.11

2715

8.03

639

2076

61

0.76

1970

82992

2321

33.43

2736

7.60

622

2114

207

2.50

1971

85229

2237

30.65

2578

7.32

616

1962

275

3.22

1972

87177

1948

29.77

2566

7.61

656

1910

38

0.43

1973

89211

2034

27.93

2463

7.04

621

1842

192

2.15

1974

90859

1648

24.82

2235

7.34

661

1574

74

0.82

1975

92420

1561

23.01

2109

7.32

671

1438

123

1.33

1976

93717

1297

19.91

1853

7.25

675

1178

119

1.27

1977

94974

1257

18.93

1786

6.87

648

1138

119

1.26

1978

96259

1285

18.25

1745

6.25

598

1147

138

1.43

1979

97542

1283

17.82

1727

6.21

602

1125

158

1.62

三、數據分析:

我們知道,《年鑒》人口數據是通過人口普查和歷年戶籍統計資料得出的,其中人口普查只有兩次,即1953年和1964年,其他的應該是根據各地戶籍統計資料匯總而得。

所謂各地歷年戶籍統計資料,實際上也就是,某某地區,某某年,出生多少人口,死亡多少人口。這個是公安局日常所做的常規工作。也就是說年出生人口,年死亡人口,這個數據是從各地公安部門報上去的,出生率、死亡率又是根據年總出生人口,年總死亡人口除以當年平均人口算得的。

那么,用“出生率”、“死亡率”算得的人口增量,理論上說就是還原了各地報到統計局的出生人數之和,死亡人數之和,然后算得的差值。

用年末總人口相減算得的增量應該也反映了各地報上來的年末人口總量差值。

這兩種算法得出的結果理論上來說不會完全一致,肯定有誤差,但由于這些數據之間根本上是有緊密聯系的,就像財務報表的不同算法一樣,最終無論是從那個角度分解組合,最后數據之間應該有很好的吻合。

 

如果不能吻合,理論上說統計局是一定需要找出原因,并予以糾正的。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上面這個表:

第一時期:1950-1956 誤差比率均值為 0.53

第二時期:1957-1964 誤差比率均值為 7.49

第三時期:1965-1979 誤差比率均值為 1.81

第二時期 的誤差比率均值 為第一時期的 約14;是第三時期的 4.13,誤差比率顯著,如果我們將第三時期的誤差比率算作正常能夠許可的誤差范圍,那么第二時期的誤差比率 顯然超出過多。即使按照第三時期中的峰值 2.5來說,也已經是3倍左右,而且第二時期中任何一年的誤差比率 均高出很多。

因此,按照統計學意義上講,1957-1964年這個期間的數據所顯示出來的誤差已經嚴重超出正常的誤差范圍,這組數據可以直接歸結為“錯誤數據”。而這個時期正是包含著國外學者“熱心關注”的“三年困難時期”。

本文到這里,已經可以得出結論了。不過事實上,針對這些數據的質疑角度還有很多,但結論是趨于一致的。因此,既然1983版《中國統計年鑒》1957-1964年數據有錯誤,那么在此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推測研究,都是基于錯誤的延伸,其本身也只能是錯誤的。

在國家正是公布1983版《中國統計年鑒》的1957-1964年人口數據是如何算出來的,為何非常明顯的漏洞卻不更正或者解釋說明之前,爭論具體在那個年代“非正常死亡人數”,是不會有結果的。

四、后記 

非常明顯的“錯誤數據”,為何國家統計局會看不出來,為何在引發國內外學者層層放大的研究仍然無動于衷,不做任何回應,甚至默許。

結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決議可以看出,這個“錯誤”很可能是有意的,目的是為了徹底否定大躍進年代“總路線,人民公社”,以便于推進改革開放的特色社會主義路線。

五、附件—供下載

 

人口數據分析表格.xls

1983版《中國統計年鑒》下載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99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五月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