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危機標志著美國政治與經濟霸權正走向衰落
余治國
最近美國國債危機以民主共和兩黨達成妥協、提高債務上限的結果得到解決。但與此同時,標普評級公司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級別。這是多少年來破天荒頭一次。
有些人認為,美國軍事強大、科技發達,國債危機甚至大規模金融危機不僅未能將美國從世界霸主的寶座上拉下馬來,反而是美國內部自我調整、自我完善的一個反饋過程。甚至有些陰謀論者認為,金融危機是美國戰略家與金融家有意制造的經濟動蕩,意在打擊歐洲與中國。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等級亦然。因此,他們認為,由于制度的完美與彈性,美國仍將長期擁有世界政治與經濟霸權。
首先,軍事先進不能維持政治與經濟霸權。拙著《世界金融五百年》中談到:“盛極則衰,物極必反。普法戰爭之后的1873年,處在巔峰的英國開始走下坡路,逐漸走向衰敗。1886年,在英國殖民地南非的德蘭士瓦發現了大型金礦,很快便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黃金生產地區。但南非土著布爾人卻要求擺脫英國而獨立。倫敦金融城為了控制金礦發動了臭名昭著的布爾戰爭。戰爭勝利后,英國人控制了當地60%-80%的黃金產量,保證了倫敦金融城世界金融中心的壟斷地位,維護了大英帝國的霸權。來從德蘭士瓦的大量黃金延長了大英帝國的氣數。”
當時的黃金就相當于現在的石油。在金本位制度下,英鎊以黃金為錨。大英帝國以首屈一指的軍事實力保證英鎊能在全球各地隨時兌換成黃金。為此大英帝國不惜動用武力搶占金礦。但是,在一國國力衰落的情況下,武力只能起到暫時的作用。一旦軍事力量成為主要手段,這就表明該國已黔驢技窮。通過隱蔽的經濟與金融手段維持霸權比任何武力,其成本要高得多,而其所獲得的利益則大得多,也陰險得多。最終,英國也未能以壓倒性優勢的軍事力量長期維持其政治與經濟霸權。
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現代貨幣以國家信用為背書。更具體的講,美元信用以石油為基石。美國與當年的大英帝國如出一轍,動用武力維護美國在全球最大的石油產地——從北非、中東到里海地區的控制權,以維持美元與石油的結算關系。因此,動用武力并非美國的戰略擴張,而是美國人的最后手段。一旦武力解決不了問題,那美國將再也拿不出來更好的解脫困境的辦法了。
其次,科技發達也并非霸權的必要條件。二戰之前的英德兩國是世界科技領袖。就拿德國來說,僅僅一所哥廷根大學在20世紀上半葉就有45人拿過諾貝爾獎。就連經濟學,當時美國的經濟學家都要前往德國求學,還形成了所謂的美國學派。德國率先研制出了噴氣式飛機、導彈、制導炸彈、火箭、各種新式潛艇等軍事技術,核武器技術也幾近突破。而美國產品在當時被視為假冒偽劣的山寨貨。結果卻是,德國科技與人才被落后的美國占有并消化。
馬克思曾將勞動分成生產性勞動與非生產性勞動。轉移財富的非生產性勞動大部分都只是消耗國力。只有那種創造價值、積累資本的生產性勞動才是一國強大的根本。生產性的產能尤其是工業產能的規模,決定一國的真實國力。因此,美國在二戰后的后來居上、獨占鰲頭恰恰在于生產性勞動的產能龐大,現在的衰落也恰恰在于非生產性的產能過高,比如勢力強大的華爾街金融業以及其他咨詢業等等。
美國國債危機無非是美國霸權衰落的一個標志。即便短期內,美國能保持霸權地位。但它終將碰到徹底臨界點,這個臨界點,荷蘭碰到過,大英帝國碰到過,德國碰到過,蘇聯碰到過,美國同樣“盛極則衰,物極必反。” 因此,美國的政治與經濟霸權正在走向衰落。▲(《世界金融五百年》作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