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對G8中的發達國家成員國——俄羅斯的影響是最大的。一場本來發生在華爾街的金融大海嘯,卻使俄羅斯經濟完全崩潰。并且,幾乎已經從經濟實力上,把俄羅斯踢出了發達國家的圈子。
2008年9月15日 ,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會見國內企業界代表時,還底氣十足地說,雖然目前出現了全球規模的經濟問題,但俄羅斯經濟局勢穩定,并未發生危機。俄羅斯經濟潛力巨大,有能力解決國內市場的所有問題。他同時說,近期發生的國際性政治事件,對于俄羅斯經濟沒有太大影響。同年的 12月4日 ,總理普京在一個電視交流節目中,接到來自俄羅斯一名觀眾發送的短信:“盧布將會怎樣?哪種才是存在銀行里的最佳貨幣?”普京滿懷信心地堅定回答:“盧布的兌換率不會出現劇烈波動。”
然而,還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俄羅斯的經濟形勢急轉直下。自從2008年9月的華爾街金融大海嘯開始席卷全球,在俄羅斯刮起了更加可怕的經濟危機風暴。外資出現大量出逃,俄羅斯的國內失業率大增,截至2009年4月底,俄羅斯國內正式登記失業人口為226.9萬人,同比上升53.5%。俄羅斯對美元匯率出現了超過百分之三十五的貶值, GDP從原來2007年的正增長六點幾,2009年全年GDP一下子暴跌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的負增長百分之六!2009年上半年公布的數據,就下跌了百分之十!俄羅斯媒體為之驚呼,國家經濟“一夜回到1998年”。
俄羅斯在1998年之前,由于受“休克療法”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經濟也受到重創,國民經濟也處于惡劣的負增長的局面。但因為俄羅斯是個石油和天然氣的儲藏大國,以后幾年中,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飛漲,俄羅斯加大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量,一度成為世界頭號石油輸出國。在2006年之前,普京政府不僅用石油大賺的外匯,甩掉了前蘇聯留下來的70年的巨大國際債務的包袱。(因為按照約定,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解體時在世界性和國際性組織中所有的蘇聯的國際地位和權利,也同時繼承了前蘇聯所有聯盟共和國當時欠下的巨大國際債權。)而且,在2006年8月,俄羅斯還寧愿接受以罰款的條件,提前還清了巴黎俱樂部的220億美元的全部借款余額。俄羅斯的金融和經濟,當時呈現出極其令人鼓舞的成績。俄羅斯滿懷希望地要在2020年,再次成就新的超級大國之夢。
然而,與只過去兩年前的俄羅斯經濟狀況相比,俄羅斯人民仿佛做著從天堂掉到了地獄一般的噩夢。現在的俄羅斯卻掉入了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懸崖下,經濟出現崩潰式狂瀉。由于在采取對俄羅斯盧布的匯率穩定措施的過程中,2009年上半年,就消耗了國庫中的2000多億的美元儲備。現在,剩下了4000億左右的美元外匯儲備。這4000億左右的美元儲備,正好是俄羅斯目前欠下的外債的總和相等。2009年到期的外債總量是1500億美元,到2011年達到還債高峰。其到期的利息支付就將近2000億美元左右。等于俄羅斯近十年的努力奮斗,都是白辛辛苦苦為外國資本集團打工的。
俄羅斯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悲慘結果?我以為,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經濟結構單一,俄羅斯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產業的經濟。這是對于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來說,具有很嚴重的致命的缺陷。近十年來,俄羅斯的經濟快速增長,主要依靠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大量出口石油和天然氣所帶來的暴利。一旦出現目前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外需大幅度萎縮,俄羅斯單一經濟結構增長模式的致命缺陷完全暴露。經濟命脈的后續供血嚴重不足,導致經濟自然休克。
二,因為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暴漲,極大地刺激了俄羅斯加快企業盲目擴張的積極性,國家和企業大舉從海外舉債。雖然,在經濟繁榮時,這樣能體現的是GDP的快速增長。卻不料落入了西方資本集團早就布下的羅網。這種單一經濟發展模式的高增長格局,在經濟必然會出現危機時,西方的資本羅網就會收緊要命的繩索。過分的高負債,一旦經濟出現大幅波動,必然會被逼上絕路。遇到目前的百年未遇的金融大危機,外資對其過分的高負債的危險性評估,逼迫后續外資投資難以為繼。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中,外資既不敢繼續投入,又因為自身的總公司需要資金回撤自保。必然造成其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運轉資金的嚴重缺乏。連俄羅斯的政府官員和經濟分析人士也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使俄羅斯經濟增長模式的弊端完全暴露。
三,被國內外投機資金惡意狂炒的俄羅斯高房價的崩潰。高房價歷來是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也是摧毀國民經濟的經濟核武器。世界上很多金融危機的發生,都與高房價有著密切的關系。2007年前后的俄羅斯房地產市場,幾乎已經達到瘋狂的地步,稍有經濟學常識和房地產市場經驗的人都用“離譜”來形容俄羅斯的房價。莫斯科高檔樓盤每平方米均價高達3.5萬美元,排名第二的城市是2014年冬奧會舉辦地索契,高檔房每平方米均價為1.45萬美元。圣彼得堡排在第三,均價也高達1.3萬美元。與俄羅斯的國民收入和城市居民工資的比例嚴重失衡,這顯然是嚴重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雖然,俄羅斯的工資較高,但也不足以支撐高的這么離譜的房價。盡管俄羅斯的監察部門進行強力干預,但由于俄羅斯實行完全的市場化,監察部門對此也無能為力。國內外市場投機資金與某些利益集團聯手造市,房價越炒越瘋。直到美國金融海嘯爆發,外國資本來個釜底抽薪,外資大幅撤離,市場拋盤如雨,高房價跌幅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無人膽敢接盤。房價暴跌必然引發銀行金融系統危機爆發,導致整個俄羅斯金融危機。
四,俄羅斯從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改革”,到葉利欽的全面徹底私有化市場化的政治和經濟的改革,一開始就埋下了巨大的隱患。俄羅斯的改革,完全是在美國可控的范圍中進行的。無論是俄羅斯的政治改革,還是經濟改革,都是參照了美國的自由市場主義模式進行的。俄羅斯的一系列的改革的方向,都是朝著美國新自由市場主義的方向進行的,不參照美國的自由市場主義模式,怎么進行全面自由市場化的改革?所以,在蘇聯與俄羅斯進行的改革之初,蘇聯及俄羅斯的精英們完全是模仿美國的自由市場主義模式進行改革的。以至后來,甚至于直接按照美國的經濟顧問團的意見和方案,進行全面地徹底私有化市場化的改革。而美國的自由市場主義的發展模式,本來就是一個很不完善弊病嚴重的發展模式。一方面美國的新自由市場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是其他國家所能夠模仿與照搬的。我在前面說過,美國式的新自由市場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是任何其他國家不具有條件完全模仿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美國的新自由市場主義經濟發展模式本身的發展結果,一定會出現結局很嚴重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周期性問題。當這種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周期性問題暴露出來,出現金融危機或經濟危機的時候,一定會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震蕩。這是其他國家的經濟所不能承受的。而美國過去總是能夠利用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的特權,通過美元的霸權主義金融貨幣政策向世界轉嫁的。其他國家如果發生像俄羅斯這樣的經濟危機,必然導致經濟崩潰。因為俄羅斯沒有像美國那樣的通過貨幣政策,向外輸出金融危機的機制、能力與條件。而且,由于在國家的政治、經濟、法律、金融體系……等各種必備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實行全面的私有化市場化程度太高,政府完全失去了調控經濟的能力。只能眼看著瘋狂的市場失控地摧毀國民經濟的支柱和國家金融體系,政府也無力回天。即使俄羅斯政府也采取了如同中國和美歐國家類似的經濟刺激政策,也幾乎無濟于事。
五,俄羅斯雖然是G8國家之一,但從來就難容于西方國家陣營。俄羅斯盡管經過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市場化改革之后,在政治和經濟體制上,自以為已經進入了西方的資本主義西方發達國家陣營。但是,對于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陣營來說,俄羅斯并不屬于西方國家體系,還只是很有力的重要競爭對手,并且是危險的戰略競爭對手。俄羅斯一直在很多領域挑戰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是個還難以馴服與調教的G8俱樂部成員。所以,一旦俄羅斯出現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只能自己兜著扛著。沒有其他G8發達國家中的伙伴,會像聽從美國的調度與對待美國的金融危機那樣,參與俄羅斯共同救市。
六,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肌體中,潛伏著危險的外國資本的毒素。這種毒素不是指外資的正當的投資與合資經營,而是指專門對俄羅斯國民經濟發展搞破壞的資金和勢力。一旦機會成熟,例如,出現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這種毒素就會很自然地反映出來爆發出來,危害整個俄羅斯經濟體系。在俄羅斯,有一批非常有錢的金融寡頭和經濟寡頭,在蘇聯劇變的混亂中,他們通過非正當的手段,掠奪和控制了俄羅斯的巨額財富。這些寡頭及其勢力,與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有著很深入的關系。當俄羅斯政府對經濟寡頭的違法行為進行重拳打擊時,這些巨頭們紛紛找到西方國家的保護傘躲藏起來,就可見一斑。西方勢力和俄羅斯經濟寡頭,與俄羅斯的某些政治勢力與經濟勢力,攪合在一起,組成非常復雜的復合體。它就像潛伏著的惡性腫瘤的毒素,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爆發出來摧毀本來就不太健康的經濟機體。俄羅斯媒體報道,在近幾年中,俄羅斯發生了上百起不與西方合作的、堅定捍衛俄羅斯民族利益的著名科學家和經濟學家被暗殺的事件,就是一種反映。因為這些捍衛俄羅斯民族利益的著名科學家和經濟學家,是俄羅斯的壟斷金融寡頭和經濟寡頭掠奪俄羅斯國家財富的最大敵人,也是美國推行新自由市場主義的最大障礙。這種血淋淋的現實表明,這種破壞性毒素存在的極大危害性。
七,俄羅斯政府在處理金融大危機中的很多具體做法非常粗糙,甚至是太野蠻。本來俄羅斯經濟已經跌入了金融危機之中,出臺任何經濟措施,都應該以穩定經濟為重要出發點。然而,在金融危機中,俄羅斯出臺的有些經濟措施卻令人匪夷所思。舉個例子,2009年7月,俄羅斯突然關閉莫斯科已經存在二十多年歷史的切爾基佐夫斯基大市場,使很多外國商人遭受嚴重損失,其中也有約6萬華商蒙受損失。而且,俄羅斯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行為非常粗暴,被很多中國人認為,是對中國的商人進行大掃蕩。這種關系到經濟大局的事,對當事人既無事先發文警告,又無后續妥善安置措施。這絕對屬于是自己對經濟瞎折騰。在金融危機的非常時刻,應該出臺穩定經濟措施,安撫人心,更多地吸引和穩定外國資本投資,才能有利于緩解經濟危機爆發的危害性。這種時候采取極端措施,驚嚇外國投資者的行為,效果惡劣,影響長遠,無疑是經濟自殺行為。
八,在俄羅斯各方面經濟條件還沒有完全具備的情況下,過于激進的改革開放,導致經濟改革的全面失敗。由于俄羅斯還沒有做好全面開放的必要的準備工作,就進行全面的改革和開放,而且是推進完全的私有化市場化,使得整個俄羅斯的金融和經濟,就像在一群全世界資本大鱷面前,完全暴露的一個赤裸而肥碩的獵物。一旦資本大鱷們發現了機會,就必然在劫難逃。只不過是早晚要發生的事。俄羅斯的“休克療法”曾經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巨大陣痛的傷害。當時的俄羅斯精英們聽從“長痛不如短痛”的說法,以為一陣短痛之后,將來就永遠是幸福。結果,是權貴資本主義橫行,很多擁有權力的人,利用職權,大肆侵吞國家資產,成為超級富豪。經濟寡頭不但控制了俄羅斯的經濟,而且企圖要控制俄羅斯的政治。各種腐敗行為盛行,已經難以遏制。這種“休克療法”的后遺癥,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再一次爆發出來,使俄羅斯經濟再一次致命性休克。這就是俄羅斯面對的現實。
俄羅斯媒體 2009年8月31日 報道,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宣告:“在經濟改革時期,俄羅斯國民經濟轉型任務宣告失敗。”“俄羅斯國民經濟轉型這項任務沒有解決。”俄羅斯總理普京也承認說:“我們在經濟方面失敗了,也許是因為我們沒有積極地解決應該處理的問題。我們存在的其他問題和其他弊病,是我們今后需要關注的。”
這或許是俄羅斯現在的領導人對俄羅斯二十多年改革的全面反思所作的自我結論,也是對國家現狀痛定思痛的結果。
但是,俄羅斯現任領導人是否真的明白了俄羅斯改革失敗的真正原因?還很難說。
我認為,從俄羅斯的改革一開始,就注定了今天必然失敗的結局。
因為俄羅斯的改革從一開始,就是盲目模仿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展開的,而且,是受美國的專家指導甚至是美國顧問團的設計方案進行的。所以,俄羅斯的經濟改革,都是在美國可控狀況下進行的。當俄羅斯還完全沒有準備好、不具備全面開放的情況下,就用“休克療法”,實行全面徹底地私有化市場化。就像是模仿別人的航空母艦,把俄羅斯經濟的小船,拋到了險惡的大海之中。不管俄羅斯的經濟是高速發展時期,還是經濟走向崩潰。俄羅斯的經濟,就像被急流拋上拋下的被動的玩物。俄羅斯經濟已經失去了在大風大浪中,能夠穩定經濟健康發展的自我掌控的定力。更何況有很多兇惡的西方勢力的破壞搗亂。俄羅斯經濟改革處于這樣的狀況,走向失敗是必然的。
俄羅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不是也很有參考價值?
摘自湯闖新著的《美國的秘密》第二卷:《美國的秘密——新自由市場主義興盛與崩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