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培講座簡訊:解析民生三座大山——醫療、住房和教育
六月二十五日下午,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左大培研究員應邀在烏有之鄉做了一場題為“解析民生三座大山——醫療、住房和教育”,內容大體如下:
今天來了這么多人,我有點吃驚。關于這個問題,我本來想寫系統的文章,實際上還是準備用西方經濟學來講。如果不帶偏見的話,這個問題用西方經濟學也是講得清楚的。今天講的比較零散,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討。
總的來說,我們現在認為的新三座大山,確實存在,這是不能否認的。而且,感到負擔太重的,反倒是中產者或接近中產者,勞動者倒是很少講。因為他們已經死心了,不再指望擁有這些福利。
首先我在這里回到老左派的話語,我認為新三座大山的出現,就是由于我們在這十幾年里,一直有一個指導方針,就是想把一切都私有化、市場化,偏離了正確的路線,偏離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方向,對市場缺少管理和引導。
我先說一個事實,現在房地產行業有多少是國有企業?基本沒有了,即使有比如任志強所在的首創也走形了,不能體現政府的意志,不能代表公眾的利益。香港六成居民住著政府提供的住宅,公屋房租是市場價的四分之一,新加坡八成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祖屋里,人家都是公有制為主體,而我們是私有制一統天下,沒有對居民的政策優惠。
其次,從單位分房到批地私人開發。批地中政府取得的租金很少,級差地租以前是落到被分到房子的人手里,現在則歸房地產商所有,而現在城市級差地租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級差地租不是個人的,級差地租與經營者和地主沒關系,是全社會共同作用形成的,應該把級差地租收歸政府,服務全民,至少要做到均衡分配。
第三,市場失靈。房地產業全世界都市場失靈,原因在于房地產的不易腐性,資源配置扭曲,容易形成泡沫和過度投機,所以要反對市場化,政府必須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干預。
第四,半市場失靈。不能否認,有些政府官員在批地過程中有個人利益,收受房地產商的好處。但我強調另一部分,即地方政府出于好心,想要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但結果受損的卻是老百姓。現在中國房地產商的投資主要來源于銀行,房地產商對政府與銀行兩頭騙,這是中國房地產業特有的市場失靈。
總的來說,中國房地產業問題的根源在于背離了以公有制為主體,迷信市場。
醫藥問題。西山會議認為醫療、教育出現的問題不是市場化的問題,而是市場化程度不夠的問題,徹底解決的方法是私有化。而我認為,這兩個領域的問題恰恰在于泛市場化的問題,根本不在公有還是私有。德國大學全部公立,美國有大量公立大學,私立大學也有很多政府補貼。美國非贏利醫院占九成,資本主義發達國家醫院都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中國問題在于醫院變成了以盈利為目標,而美國雖然私人所有的醫院很多,盈利性組織只占一成,發達國家都不是這樣。
我認為醫療問題分成兩塊,傳染病與非傳染病。傳染病必須是政府干預的。對傳染病的預防是公共品,并具有外部性。“非典”爆發是我們長期整個公共醫療衛生體系被破壞的結果,醫療投入本來就少,管理也跟不上。對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應該是公共品,由政府來抓和投入。
老百姓更關心的是非傳染病。看病太貴,看不起病。市場失靈的四大原因:壟斷,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完全。醫生和病人天生信息不對稱,病人在對醫療情況的了解肯定不如醫生,醫生可以利用這種天生的信息不對稱牟取暴利。“宿遷模式”罪大惡極。我認為,現在醫院掙錢多不是政績,而是罪惡。
另外,藥品市場化也是看病貴的原因。醫生拿回扣,藥托、醫托猖獗。
我們提出的對策是,醫藥行業不能完全變成自由市場,政府必須嚴格管制。具體措施是:不準任何醫院做廣告,現在政府必須下大氣嚴懲虛假療效宣傳;對醫療資質嚴格限制;規定私營醫院、藥店經營者必須負無限責任,醫療保障定點醫院必須是非盈利性的。因為天生信息不對稱,所以很難完全禁止,但政府總應該有個態度,管比不管好,比如,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指導性的醫療費用參考。
教育問題。教育有個產業化的提法,但沒人講完全市場化。教育絕對不能提市場化,如果教育市場化,貧困地區老百姓上不起學。對大學學費來說,現在大學教育在起點上就不公平。以信息不對稱理論來說,助學貸款不能搞市場化,必須由政府承擔信用成本。市場使得教育變味,學生讀書的目的是追求高學歷,不好好念書;老師和學生家長市場交易的愿望太強,一些家長也有加強市場交易的愿望。雖然這樣的情況現在難以避免,但是影響太壞,很多老師就想著掙錢。
最后,為什么是這三座大山?為什么大家對這三個行業意見如此大?因為相對于紡織業等來說,這三個行業本來就不應該市場化,而應該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