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中國加關稅(34%),遭遇反擊之后(對美國商品加34%),反而說中國怕了。其實輿論界的反應,是他自己怕了,他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強力的反擊。特朗普又揚言,要對中國加更多關稅,據說是50%。
如你所知,美國是超級大國,雖然綜合實力沒有巔峰時強勁,但仍然是超級大國。比方說二戰之前的大英帝國,就算已經發虛,還是超級大國。經歷過二戰的大英帝國,丟失了超級大國的地位。但如今的美國,還沒有經歷類似于二戰那種讓其丟失超級大國地位的歷史性事件。特朗普打關稅戰,之所以引發全球資本暴跌,不是特朗普牛,而是美國的實力所致。大家看俄烏戰爭,雙方拼命打成那樣,也沒法撼動全球資本市場。原因何在?實力不夠呀。
其實美國的怕,就是怕丟了引以為傲的實力。
過去很多年,美國保持自我優越感的方式主要有兩個。
其一,發展自身的科技實力。
美國開國到現在,一直在想方設法增強自身實力。當美國發現某種模式不利于自身發展時,也會果斷放棄。當初南北戰爭,美國發現南方的奴隸制不合適,于是打了一場血流成河的內戰。管你華盛頓還是杰斐遜的家鄉,一律推平。只不過過去幾十年,美國沉迷于金融賺快錢,導致產業空心化。特朗普覺得現在美國產業空心化虧了,又想辦法讓制造業回流,為此不惜發動關稅戰。然而工業文明周期內,制造業產業鏈的流動,是遵循歷史規律的,并非以政客意志為轉移。
其二,打壓潛在的挑戰者。
美國曾經打壓過很多挑戰者。比方說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借力打力,隨后和蘇聯兩分天下。比方說冷戰贏了蘇聯,一家獨大。比方說通過廣場協議遏制日本發展。現在美國把中國列為主要博弈對手,試圖阻斷中國的發展勢頭。然而美國對蘇聯、對日本那些招數,對中國都沒用。
簡單來說,美國有以下幾怕:
第一,怕科技停滯
一旦科技停滯,美國就會失去動力。當然所有國家都怕科技停滯,相對而言,美國比別的國家更難受。為維持科技可持續發展,美國費盡心思從全球吸納人才。美國立國的一個基本國策,可以說就是從全世界吸引人才。美國歷史上的大部分精英,都是移民。遠的不說,馬斯科與黃仁勛,就是典型代表。
然而這不可避免的有一個副產品,就是移民泛濫。特朗普每次都嚷嚷著解決移民問題,可能性基本為零。因為如果美國關閉國門,就意味著失去了全球吸納人才的機會。特朗普想只要精英,不要普通人,這個想法很天真。一旦美國把所有普通人排斥在外,就意味著失去了自由遷徙的標簽,吸納高端人才的難度也會加大。
第二,怕打壓對手的手段不管用
冷戰時期,美國曾經一度處于守勢。尤其是越南戰爭失敗之后,美國在和蘇聯的對壘中,感到力不從心。那時候的美國較為焦慮,為對付蘇聯,尋求中美和解;同時讓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讓黃金美元變成石油美元。蘇聯解體,讓美國的自信心到了頂點,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然而當他們嘗試著把對付蘇聯那一套套用到中國身上時,發現不靈了。于是特朗普不管不顧,什么樣的招數都往外出,關稅戰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策略,都敢玩。如果引發全球性衰退,特朗普不要說比肩華盛頓與林肯,怕是連胡佛都比不上。胡佛好歹沒有主動去搞破壞。
第三,美國擔心中國繼續壯大,在國際體系中取代美國
然而中國會被特朗普恐嚇么?不會。
特朗普顯然不太了解中國人。中國有句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過去幾千年歷史上,中國什么樣的情況沒有經歷過?每次王朝更迭,都是一場涅槃。中國從不懼怕壓力,因為外部壓力越大,中國人往往越團結。
當初抗日戰爭時代,比現在艱苦多了,中國也熬過來了??姑涝痊F在難吧,也過來了。特朗普試圖靠關稅恐嚇讓中國屈服,想法太天真了。中國現在確實也有很多難題,但和歷史上所有的難題都不同。
中國歷史上大部分難題,源自于物資匱乏。中國現在的難題,主要是物資過剩,分配機制不理想。少部分人手中資源太多,消費不了;多數人想消費,手里沒資源。這是根本問題。特朗普的關稅打壓,如果能倒逼中國的分配改革,那么中國人應該如同感謝赫魯曉夫一樣,給他發一個大大的勛章。
如果特朗普再加關稅,必然遭到中國的再次反擊。按照特朗普的性格,必然會再次出招。關稅戰,應該是特朗普這個任期內,最重要的一個大招,其余波可能會持續一兩年,到時候他的任期也行將結束。
對美國來說,特朗普這種程度的關稅戰,也是能針對中國的為數不多的戰略性武器。這招也失效的話,那么擺在美國面前的,也許只有戰爭那條路。美國會鋌而走險么?二戰之前,英法為什么不想打?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承受不住另一場大國大戰的沖擊。現在的美國,也不敢輕易發動大國戰爭。因為一旦在大國戰爭中失敗,代價會非常慘重。
但美國會不停地折騰,國際體系遭遇冷戰之后前所未有的破壞,進入一個“亂世”。這個過程中,很多小國會遭殃。這有點像春秋時代,小國總是想在大國博弈中喝湯,喝著喝著,自己成了熬湯的食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