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1.0時代,特朗普的“退群”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如今,特朗普2.0即將到來,面對著當年被自己退出,又被拜登加回去的那些群,特朗普可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少不了對自己的團隊一聲令下:“這一次必須多退幾個群,才能完成KPI!”
目前,特朗普團隊已經開始全面造勢,就等著1月20日走馬上任,點擊退群按鈕,刪除聊天記錄了。
那么,這一次特朗普又要退出哪些群,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呢?現在,各種風聲已經不斷傳出:特朗普的新一輪退群,要先從加回去的那些群開始動手。
同時,退小群沒多大意思,特朗普還打算退幾個大群,好好顯示一下威風。
退出巴黎協定
最近,特朗普的過渡團隊已經籌備了一系列關于氣候的行政命令和公告,其中就包括讓美國再次退出《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是一份氣候協定,于2015年12月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一起,共同促成了2020年后的全球氣候治理格局。
在特朗普上次執政期間,美國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協定》,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結果,到了2021年1月20日,拜登在當上總統的第一天就簽署行政令,并于當年2月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協定》。
據稱,作為懂王的特朗普一直不相信全球變暖的理論,他認為氣候變化就是個“騙局”,根本就沒那回事。
為了表達自己對氣候變化嗤之以鼻的態度,這一次,特朗普準備在上任之后,就把美國環保署總部及其7000名員工全部遷出華盛頓特區,眼不見心不煩。
同時,特朗普還計劃在就職第一天簽署行政命令,結束拜登對能源生產的所有限制,取消他對天然氣出口的禁令。
此外,特朗普還要取消美國各州對環境污染的限制,讓制造業紅紅火火地回歸。特朗普表示,這是“為了拯救經濟”。
其實,誰都知道環境污染的害處,不然美國當年也不會加入各種氣候協定。只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論”所想的,不過是在不準其他國家搞污染的同時,應當允許美國隨便搞污染。不然,氣候協定就是“對美國的剝削”,是“一場災難”。這說到底,就是自私到了極點。
退出世衛組織
此外,特朗普對于上一任期沒能順利退出的世衛組織更是耿耿于懷。這一次,他表示希望在2025年宣誓就職當天,就能宣布退出世衛組織。
這是因為,在結束第一個總統任期前,特朗普已經計劃帶美國徹底退出世衛組織。而且,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特朗普借口“世衛組織宣傳與新冠有關的假消息”,宣布美國暫停向世衛組織提供資金,這一決定就遭到了包括聯合國在內多個組織的抗議。
只是沒想到的是,退出程序尚未完成,拜登已贏得了美國總統大選,退群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特朗普這一次為了順利退群,爭一口氣,早就提前做好了準備。他已經宣布任命疫苗懷疑論者、前民主黨人小羅伯特·弗朗西斯·肯尼迪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實現“讓美國再次健康”的大業。
如果美國想要順利退出世衛組織,其實程序還算簡單。根據1948年的一項決議,只要總統提前一年發出通知,并在當年繼續繳納會費,他就可以不經國會同意,終止美國在世衛組織的成員資格。
然而,特朗普卻不想交這筆錢,至今還欠著2億美元的會費,就想直接走人。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他就必須在美國國會批準的情況下才能退群。而這一操作要實現就沒那么容易了。
退出北約
退出北約?不會是開玩笑吧。畢竟,北約就是美國牽頭搞起來的組織,美國都退了,那北約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嗎?
對于特朗普嚷嚷的退出北約的口號,歐洲國家并不怎么相信。但是,就算他們知道特朗普只不過是威脅,也不可能不害怕。因為,一直以來特朗普都在不停地提條件,而北約其他國家只有被動服從的份。
在第一任期時,特朗普曾多次對北約成員國國防支出不足發警告。當時,他要求北約成員國每年國防開支至少要占GDP的2%。
如今,幾年過去了,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北約國家緊趕慢趕,總算有23國實現了2%目標。這下總能安心當小弟了吧?不能。
特朗普還沒上任呢,就又給小弟們提出了全新的目標——國防開支要占GDP的5%。
特朗普多次指責北約盟友“占美國便宜”,如果不達標的話,要么美國退群,要么加征關稅,你們自己選。
北約國家欲哭無淚。這么大的比例必然會增加歐洲各國的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并對其經濟韌性、綠色發展、創新與福利造成損害,降低歐洲經濟競爭力。但是,美國要走了,很多想抱大腿、之前亂咬人的歐洲狗腿子又覺得沒了安全感。
不過,對于美國退出北約,歐洲盟友們還可以緩一步。美國兩黨議員在2023年起草法案,要求美國退出北約必須獲得參議院三分之二議員批準或者得到國會授權,美國國會隨后通過了該法案。
但是,特朗普也完全可以大幅減少在北約中的開支,并要求歐洲的北約成員承擔更多責任。
總之,特朗普做事還是不聽勸的。在他的上一個任期內,美國先后退出了不下10個國際組織,其中就包括巴黎協定、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中導條約》等等。
至于退群理由,則是千奇百怪,什么“損害美國”“不尊重以色列”“對方違約”等等,說辭五花八門。但凡國際組織、多邊協議有一點不符合美國的要求,要么重新談判,要么翻臉毀約,無不透露出“美國優先”“唯美獨尊”的霸道做派。
實際上,“退群”也并不是特朗普的發明。“美國優先論”在上世紀初就在美國開始流行,而特朗普是這一理論的繼承發揚者。
冷戰時期,美國總統里根曾以維護海洋霸權利益為由拒絕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腐敗和親蘇立場為由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小布什任內,曾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退出《反導條約》和《國際刑事法院規約》。這些都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做出的選擇。
更可笑的是,當形勢變化,美國覺得加群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又會重新申請加入,絲毫沒有羞愧之心。
因此,我們對于特朗普的選擇,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為了“美國優先”,特朗普最近的奇葩言論可不少。不管特朗普的這些想法能不能實現,它們都體現了美國政客們從未放棄過的霸權主義思想。可惜的是風水輪流轉,如今的美國已經日漸衰落、有心無力,更多時候只能打打嘴炮、說說笑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