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伊拉克正成為西方圣戰者的熔爐,很多人經過歷練后再潛回本國,成為散播恐怖主義發動機。西方國家正面臨新一輪恐怖主義襲擊的裹脅。
英國前軍情六處反恐負責人理查德德.巴雷特日前發表報告,指自敘利亞內戰開打至今,已吸引來自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總計約一萬二千名外國人赴敘參戰。當中,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來自西方國家;而每九名赴敘、伊作戰的外國人中,便有一人日后變為恐怖分子。按此比例,敘利亞內戰至少已「孵化」出一千三百名恐怖分子。
上月二十四日,比利時布魯塞爾發生針對猶太人的槍擊案,造成四死,襲擊者是法國人,警方在他隨身行李發現一面「伊拉克及敘利亞回教國」(ISIL)的旗幟,此君成為把恐怖帶回家的第一個歐洲人。英國情報部門估計,已有三百名在敘、伊參戰過的圣戰分子回到英國。加拿大安全情報局負責人則估計,約有一百三十名加拿大人加入ISIL。澳洲則有一百五十名民眾赴敘、伊參加圣戰。
這些參與圣戰者的西方人士,絕大部分是移民西方的穆斯林后代。父輩們千辛萬苦移民,在西方社會做二等公民,受盡主流社會的白眼與鄙視,其慘痛經歷給子女帶來巨大陰影。這些第二代穆斯林一出世就感受到西方世界的敵視與不平,求學求職之路充滿坎坷,故對西方社會充滿仇恨。
熟知漏洞 防不勝防
另一方面,類似ISIL這樣的組織非常善于利用英文社交媒體平臺發布各種宣傳材料招募新兵,對西方穆斯林年輕一代很有蠱惑力。「你不用做太多,不錯的薪水,包吃包住。」這就是那些組織向英國人發出的招募廣告。在美國招募成員時,ISIL則以饒舌歌唱出「革命」與「冒險」等字眼,將加入圣戰包裝成很酷的行為,吸引不少美國青年為ISIL出生入死。ISIL甚至制訂了「旅游指南」,指導外國人如何順利抵達伊加入圣戰,比如如何兌換貨幣及需要哪種充電器充電等。
這些西方圣戰者在中東經歷過戰火的考驗,接受爆炸、暗殺等破壞訓練,同時結交大批志同道合的「國際圣戰者」,能量非同小可。再加上他們從小在西方社會長大,對西方國家的安全漏洞了如指掌,一旦發動襲擊,隨時一劍封喉。這些西方圣戰者可說是情治部門最難纏的對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