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注;《制裁伊朗,還是制裁中國,制裁世界?》待稍后寫出。
奧巴馬急于給俄國總統打電話,還有一個原因。這就是環球網在5月13日登出的,《俄羅斯警告美國勿要單邊制裁伊朗》(見: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5/814328.html )。環球網的這家報道,可能是大陸,也可能是中文媒體的,最早的一家。但是這條來(譯)自路透社的消息,有幾點偏差:
一是 “歐盟之前曾表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失敗,歐盟將可能實施對伊朗的單邊制裁”。 實際情況是,俄羅斯外交部長發出的警告,沒有提及歐盟,而是針對美國。路透社是在幫美國打馬虎眼,降低俄羅斯警告美國的意義。
二是, 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 早已經開始,一直沒有停過。以色列,英國等美國結盟國,也一直在配合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西方外交,在今年以來,從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到英國駐中國大使,都出口威脅中國:如果中國不經濟制裁伊朗,“中國要面臨世界對中國的孤立!” 等等,是強脅中國,強脅世界同上美英以的戰車。
三是,俄羅斯外交部的這個警告,來自俄國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俄羅斯上議院的講話。這個講話,據《今日俄羅斯》的網站,主要有以下兩點:
“同絕大多數國家相反,美國把美國的立法,凌駕于有他們參與的國際立法?!薄 ?/I>
... ...
“我們行事的前提,是安理會作出了集體決定,各國嚴格按決定去做。在任何情況下,這些國家,不能成為某個(任何)國家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制裁的對象?!薄 ?/I>
(見:http://rt.com/Politics/2010-05-13/lavrov-federation-council-meeting.html )
如果我們細讀第二點,會發現,“俄羅斯警告”美國,不是 “勿要單邊制裁伊朗”,而是警告美國,不能對聯合國成員,進行單方面的制裁。這個由俄羅斯英文媒體扼要登出的警告,針對美國議會,針對美國在經裁伊朗上,暗藏的“雙軌政策”。
美國的參議院和眾議院,有一個擬議中的制裁伊朗法案。這個法案的核心,不是如何、怎樣對伊朗進行經濟制裁,而是如何、怎樣對同伊朗做生意的公司,如俄羅斯、中國的公司,進行制裁。換句話說,如果聯合國不同意再次制裁伊朗,那美國就要制裁同伊朗搞貿易的聯合國成員。
由于俄,中兩國對此問題,有了可以談的轉向----可以對經濟制裁伊朗做出考慮,那美國的制裁伊朗法案,往好里說,是多余;往壞處講,是其他國家同意制裁了,還是要遭美國的制裁。所以,美國在前一段時間,中止了協調兩院的議案。
但是最近土耳其、巴西的反經裁呼聲日高,(土耳其、巴西均是安理會理事國,前者今年12月到期,后者明年12月到期),于是美國又在兩院的議案上,重新有了要協調的小動作。這就讓我們看到了俄羅斯在5月13日,向美國發出的警告。這個警告,恰巧同俄羅斯總統在巴以和談上插一杠子,幾乎同時,(見: 《俄羅斯對美國說不(1)---俄羅斯讓奧巴馬起急了》http://www.wyzxsx.com/User/User_Article.asp?ChannelID=1&Action=Show&ArticleID=151140 )這就不能不使奧巴馬在助選途中,急忙在“空軍一號”專機上,給俄羅斯總統撥打專線電話。
一方在協調,駕馭;一方低調,各自為戰
路透社的報道,顯示出路透社還是冷戰時為西方助勢的工具,也表明,不但西方的冷戰心態在,其冷戰時代的結構、陣容,及彼此間的協調,基本上沒變:我們聽到了英國“學術機構”,唱出“伊朗導彈在某年某月能打到美國”高調;也看到了法國總統借訪華時,在伊朗問題上的施壓;還看到了由英國人擔任的歐盟外交代表,不失時機地向中國軟施壓。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看到了俄羅斯對美的公開警告,但是美私下在制裁后對俄的經濟補償,及其他因素,離間了俄、中在這個問題上的協調。使我們看不到俄,中同聲互應。
同樣,這也表現在當土耳其,繼而由巴西,在經裁伊朗的問題上同美國嗆聲時,我們也少見到俄,中對他們的同聲互應,相輔而行。這種各自為戰的狀態,給對方提供了離間的機會,使這個“多極”的世界,變成了單極------我們踩著西方敲響的鼓點,再邁出自我經裁的一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