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成功發射衛星的啟示
——得理順“落后就要挨打”與“軟弱就要挨打”的關系
4月5日 ,朝鮮終于將自己的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這無論對維護社會主義朝鮮的主權與獨立,還是對于制衡美日邪惡霸權的擴張,應該說都是一件的好事。沒有理由不為之高興。
朝鮮的衛星,是在美國超級霸權并聯合日韓的高八度的威脅恫嚇中發送上天的。技術的成功倒還在其次,弱勢階級和弱勢民族如果不甘心為奴,到底該如何自處?這中間的經驗教訓更值得一讀。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不然人家為什么節衣縮食搞導彈。毛澤東和周恩來當年搞原子彈氫彈,不也說這個道理嗎?——此里并不難解。
不過僅此遠遠不夠。
膽子稍微小一點,骨頭稍為軟一點,有衛星也不敢發射啊。
所以,“軟弱更要挨打”!
被壓迫階級和弱勢民族,較之統治階級和霸權國家,永遠處于“落后”地位,如果說他們得等“先進”之后才能不“韜光養晦”,那他們只好永遠甘于奴隸和三孫子地位。
“落后就要挨打”千萬不能在事實上作“落后只好挨打”解讀——那樣就可怕了。
與伊拉克和伊朗一樣,朝鮮的局勢再一次驗證了毛澤東的真理: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雖然它也是真老虎、鐵老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要“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此乃奴隸求解放的不二法門,精神原子彈!
據說,我們國家是空前強大了世界是和平發展了,難解的事,炸館、撞機、咄咄逼人地扶植“三獨”,比什么時候都厲害。
朝鮮的成功不僅令人想起我們的西藏問題——達賴和藏獨何以如此張狂?
一位網友有過一個梳理:
回顧達賴幾十年的歷史,七十年代,他在西方幾乎沒有任何突破。八十年代,出訪了20個國家,43個國次,超過前二十年的總和。但沒有一個國家領導人接見他。1990年至1994年,則出訪48國,77國次,超過前三十年的總和。尤其是他得到了西方各國領導人的接見。1990年達 賴到法國推銷其自傳,法國外交部副部長接見了他,這是法國外交部官員第一次與之會見。 1991年3月9日 ,英國查爾斯王子會見達 賴。同年4月16日,美國布什總統以白宮以私人身份會見了達 賴。這是西方首腦第一次會見達 賴。自此,西方各國首腦接見達 賴成為"慣例"。這一切都與國際形勢變化和西方對中國策略的轉變有著直接的關系。1995年7月,美英兩國最為重要的雜志《時代周刊》和《經濟學家》分別"不約而同"的刊登了號召遏制中國的文章:《為什么我們必須遏制中國》、《遏制中國》。當然在西方看來,最好的辦法是讓中國像蘇聯一樣崩潰。
說起來也奇怪:我們越是“國力強大”,越是“和諧”“和平發展”,越是“負責任大國”,越是“普世”“接軌”“融入世界”,人家越是肆無忌憚地扶植達賴支持藏獨!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事與愿違的普世化反比邏輯:越是低眉下氣,人家越是不把你當回事。
有強勢統治,就有奴才哲學。“傍大款”“傍美國大款”“做一夜美國人”固然給精英嘗夠了甜頭。然而,世間事總難盡如人愿——奴才哲學也難免有其局限之處。
抗美援朝時中國夠“落后”的了,志愿軍全軍炮火也趕不上美軍一個師的裝備。也只有毛澤東敢于應戰挑戰,打了一下,打出了國威,為中國的“和平發展”贏得了幾十年的時間。
抗美援越,美國人就是不敢越過十七度線。
臺海護航,一“萬炮震金門”,“婊子養的美國佬”——當年電影中蔣軍的話——馬上“夾著尾巴逃跑了”。
炸館之類,放在當年,是不可思議的事。
毛澤東傲然頂天立地,人家是對手,才有尼克松訪華。后來急于輸誠皈依,默許臺海售武并送去黃金儲備,訪美帶著投名狀,但仍不免使館被炸的奇恥大辱。
“救市”“信心”“負責任”“共度難關”換來的是“售武”挺獨。
戈葉自廢武功、自毀長城,主動解散華約,換來的是北約不斷東擴,導彈裝到家門口。普京拍案而起,在格魯吉亞打了一下,天也沒有塌下來……
這些都是歷史常識,怎么就是視而不見呢?
朝鮮的成功發射衛星的啟示,竊以為這一點最為重要。(09。4。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