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喪鐘在世界上空回蕩••••••
9月30日,由于美國國會沒有通過美國政府的7000億救助方案,美國股市以歷史上的最大跌幅——跌777點,記錄在其股市的歷史之中。迫于美國金融海嘯對其經濟所帶來的災難性后果,美國總統和美國政府四處活動,促使國會在一星期內對修改后的7000億救助方案進行第二次表決,以其盡快實施,減少對美國經濟衰退的加速作用。從目前情況看來,這一經過修改的方案的通過,是必然的。由此,從去年的次級債至今,美國政府已經動用了一萬億以上的美元,對市場和經濟進行干預了。這是從美國上個世紀經濟大蕭條之后的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又一次的歷史性的大規模干預。面對美國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美國的輿論驚呼這是“美國式的社會主義”••••••。
伴隨著美國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日本,英國,法國等等先進工業國紛紛表示支持美國政府對金融系統的干預,并且不得不對本國的金融系統,也采取注資或者國有化的措施,完全違背和拋棄了以前所奉行的“市場化”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和理論。
由此,現在,不僅僅是以前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和俄羅斯,在對市場和經濟進行干預,連世界幾乎所有的,原來奉行“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最大的先進工業國的政府,也卷入了這一場干預市場和經濟的,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
面對這一場如同世界大戰的,各國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大規模干預,主流經濟學家有何反應呢?除了美國有100多位經濟學家聯名反對美國政府的干預之外,其他國家的主流經濟學家很少表態。而一直以美國的自由市場經濟為十全十美的天堂,作為中國的改革需要達到的目標的,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面對這一場各國政府集中背叛“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市場化”的叛徒行為,目瞪口呆,啞口無言。
從2000年前后,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就不斷的在國家級的主流媒體上,公開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以“市場化”為榮。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股市,中國的經濟,一有風吹草動,政府一對市場和經濟進行干預,“反對政府干預”的聲音就在國家級的媒體上出現。在2003年,張維迎以錯誤的邏輯對“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進行了自以為是的論證;2004年,許小年又在上海某一國家級的報紙上發出了“政府退出市場”“退出經濟”的口號。
這樣,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就走完了對“市場化”的經濟理論,從簡單的“反對”到要“政府退出市場”“退出經濟”的,最后的,最全面的,也是最明確的定義和說明。
伴隨著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們對“市場化”的,夢幻般的憧憬到頂禮膜拜,我們國家的政策也隨之而改變。“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就成了中國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教育改革,醫療改革,房地產市場等等,都成了市場在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的領域,政府的確按照主流經濟學家們的理論和愿望,“退出”了這些“市場”。也因此,政府成了“有限責任政府”,不再對社會大眾在這些領域的生存的基本權力——這些在任何資本主義國家和中國從1949年建國以來都實行的,對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力負起任何責任。
美國和大多數先進工業國一樣,以自由市場經濟為榮。自從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政府大規模干預市場和經濟的那一界政府之后,歷界美國總統都對美國經濟實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由市場自由對資源進行配置。在這將近50年的時間里,政府對市場和經濟雖然也曾經有過幾次干預,但是,在干預的廣度,規模上和深度上,都沒有這一次令世界為之而震動。并且隨著美國的金融危機的發展,連帶著在先進工業國也漫延開來。“市場失靈”已經不僅僅只是在美國出現,現在實際上已經漫延到了世界所有大國。“由市場配置資源”——無論是起著基礎作用,還是起著基礎性作用的“市場失靈”,在全世界大面積的存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失靈”的每一個國家的政府,如果不對市場和經濟進行干預,那么,這樣的政府一定不能夠順利的執政到其法定的施政時間結束,就會被社會大眾轟下臺。由此,那些宣稱“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執政黨,不得不違背其宣稱和奉行的“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違背了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的,錯誤的理論,自打嘴巴;在社會大眾之中,喪失了領導社會前進的精英所必須具備的權威和信譽。被人民所拋棄,被歷史所淘汰。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從精英與社會大眾,從領袖與群眾的關系之中,也是可以很清楚的得出這樣的結論的。作為執政黨的主流派,應該是精英。但是,這樣的精英,對市場和經濟的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卻要比市場之中的社會大眾還要差。否則,為什么資源的配置要由市場去發揮基礎性作用呢?精英們在資源的配置之中,起著什么作用呢?既然精英們對市場和經濟的發展的基礎作用比社會大眾的認識和把握還要差,那么,這些人是真正的精英,還是假精英?這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一個命題,所作的邏輯推論必然得出的結論。
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政治經濟學理論之中,有關于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的論述。現實再一次證明了這樣的理論的正確性。如果一個社會,其上層建筑的精英,無論用什么樣的借口,拒絕對市場和經濟產生作用,那么,除了證明上面所說的,這些所謂的精英是假精英之外;也證明了這些精英已經完全不應該在這樣的社會之中存在,他們已經失去了在這樣的社會存在的價值,他們的存在已經與這樣的社會不相容,他們在這樣的社會之中,已經是多余的了。他們既然已經不再對經濟基礎產生任何作用,他們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他們也就必然被這樣的社會所拋棄,被這樣的社會所鑄就的歷史所淘汰。這也是各國的執政黨,為什么明知他們出爾反爾的行為,雖然違背了他們的諾言,使他們喪失了威信,卻又不得不干預市場和經濟的秘密所在。
在目前情況下,當世界的幾乎所有的“市場化”——由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的大國,都先后面臨“市場失靈”的時候,中國這樣一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國家,卻能夠獨善其身?如果真的能夠這樣做到的話,那么,原因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并沒有真正實行,政府依然是在起著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這樣的話,也就證明,“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教條,是一個錯誤的理論教條。“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原則,與“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政府退出市場和經濟”其實是大同小異的。他們在經濟基礎理論上,都是屬于“市場原教旨主義”。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美國從次級債危機,到美國的房地產金融龍頭——房地美和房利美,再到美國的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等等。 這一波又一波的沖擊,所引起的動蕩,有如喪鐘在世界的上空回蕩。
這是誰的喪鐘?
各國政府大規模干預市場和經濟的事實證明了,這是“市場化”的喪鐘;是“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的喪鐘;是“政府退出市場和經濟”的喪鐘;是“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喪鐘!是中國主流經濟學的喪鐘!
從此之后,只要是能夠記住美國和世界這一次金融海嘯的人,除了那些由地位決定思維,腦袋被屁股所指揮的人之外,都不會再叫喊“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和經濟”的了!
筆者并不認為,所有的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都是正確的。(筆者在2000年的【“市場化”——一個走向極端的錯誤口號 論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和2005年的【對新古典經濟學的質疑——再論政府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以及2008年的【歷史證明了什么?——對主流經濟學的批判】等文章之中,作了分析和論證。)但是,政府對市場和經濟的干預,毫無疑問是必須的。沒有這樣的干預,市場和經濟一定缺乏效率,甚至會將市場和經濟毀于一旦。
美國的金融海嘯及其漫延先進工業國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
是美國政府和世界所有的大國的政府,敲響了“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喪鐘!
在就要迎接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到來的日子里,美國的金融海嘯和各國政府對“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拋棄,這樣的喪鐘的敲響,對于我們如何評價改革開放,難道不是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和決定性的作用嗎!
這一“市場原教旨主義”的喪鐘的敲響,是否是意味著資本主義從此在世界上,開始在走下坡路了呢?!
徐強
2008-10-2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