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寒冰:全球股市命系次債危機
時寒冰
·
2008-09-27
·
來源:烏有之鄉
全球股市命系次債危機
或 次債危機,最終誰能抄大底?
——2008年9月27日《東方早報》
時寒冰
次貸危機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即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從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蔓延的階段。鑒于次貸危機的巨大破壞力,全球沒有一個資本市場敢掉以輕心,人們都在祈求次貸危機能夠轉危為安。
但是,目前看來,這還僅僅是一個良好的意愿而已。次貸危機的蔓延,已經瀕臨失控邊緣,一旦這個臨界點被突破,沒有哪種救市的力量能夠真正救得了它,也因此,全球資本市場無不風聲鶴唳,一片驚恐。
次貸危機為何惡化到了今天這種地步?我們可以通過美國對待次貸危機的態度轉變與其救市的策略選擇作出判斷。
在次貸危機露出端倪之初,從美國總統布什到財長保爾森一直到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員,無不對次貸危機的救贖持樂觀態度,許多人相信,次貸危機不過是一次發展路途中的短暫的腸梗阻,過了這個階段,陽光依然明媚。
一方面,是在美國政要樂觀自信態度的感染下,另一方面,是在抄底心態的驅使下,歐洲各國及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不斷注入資金。截至去年年底,僅歐洲各國為挽救次貸危機,就注入1萬多億美元(就連一向謹慎的新加坡,其政府投資公司GIC等主權財富基金以高姿態巨額注資給深陷次貸危機中的投資銀行,總額超過了300億新元)。其中,僅2007年8月9日、10日兩天,世界各地央行就注資超3262億美元救市。而在這個過程中,美國自己拿出的真金白銀少得可憐。
次貸危機之初,美國基本上是“君子動口不動手”,即使救市,它一定要選擇最佳的時機,而最先前往抄底的國家,抄到的其實是一個頂部。當今世界,沒有誰比美國更能清晰地把握和左右金融市場的走勢。當抄底者次第被套牢,他們才醒悟過來,次貸危機由于衍生品過度發達的杠桿效應,已掘出了一個深不可測的無底洞。
美國是金融博弈的鼻祖,它會老老實實地留下一個底讓人們去抄嗎?上天本來送給中國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由于腐敗和愚蠢,龐大的資金被套牢,成為次債危機中最大的買單者,即使有抄底的機會,也已難有作為。
現在,我無法斷言次貸危機在何時見底,但有一點可以斷言,到見底之時,真正能夠抄到底的,一定是美國自己。
真想救市與假惺惺救市是截然不同的,采取的方案絕對是完全不同的。在次貸危機之初,歐洲、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救市措施,基本上都是真金白銀,而美國出臺的救市措施,主要是政策性救市。美國出政策,其他國家出錢,而美國出的政策會保障出錢的國家滿載而歸嗎?什么時候,美國切切實實地亮出真金白銀,真刀實槍,什么時候,次貸危機才有真正見底的可能性。如果真正能夠抄到大底的不敢確定是美國,次貸危機就不會真正見底。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救市,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集體行動,也是一場“聚眾賭博”,一旦救市失敗,市場信心進一步遭受重創,無疑是雪上加霜。全球聯手救市的效果不能高估,因為,每一個國家都打著自己的算盤,在小算盤撥打得震天響的情況下,要想使救市產生合力是徒勞的。2007年,全球性的聯手救市行動也搞了,次貸危機還不是一樣加速惡化?
全球救市行動能否產生效果,并不在于規模有多大,聲勢有多大,救市畢竟不是行為藝術,關鍵在于力度,尤其美國救市力度,至關重要。而現在,恰恰是美國的救市計劃,目前面臨著最激烈的爭議和最大的阻礙,存在著最大的不確定性。不僅共和黨和民主黨爭吵不休,就連學術界亦鬧得不可開交。美國166位經濟學家聯名致信國會,反對7000億美元的救援計劃。反對理由第一條就是“公平性”:這個計劃是用納稅人的錢去補貼給投資者。
美國的救市計劃面臨多方掣肘,其實,即便救援計劃獲得通過,該救援計劃能否收到實效,還是個未知數。因為這要看美國政府在購買銀行不良資產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如果政府收購價格過低,意味著機構本已脆弱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如果拯救收購價格過高,又面臨著巨大虧損風險,更何況,納稅人這一關還很難通過。
不管承認不承認,全球股市已經與美國次貸危機緊緊聯系在了一起,一旦全球聯合救市失敗,次貸危機演變成經濟危機,全球股市將再次面臨最嚴峻的考驗。對于清醒的人而言,做好應對做壞情況的打算,或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將來過于被動。但愿次債危機早日過去!
祝各位朋友節日快樂!萬事順心如意!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