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28周年。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中醫老師的微博,他說:他一直沒有離開,永遠恰同學少年;他一直在注視著我們,眼中滿是憂患。圣誕快樂!附圖一張是橘子洲頭毛主席的雕像,一張是晚年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
刷到這個博文時,筆者有些破防了。
心中裝著人民的毛主席,我們無比想念您!
今天又重溫了一遍毛主席時期對中醫藥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民國時期,醫政制度基本仿照西方,傳統中醫被斥為“落后、迷信、不科學”,并出現了1929年的“廢止中醫案”。中醫界對此進行了抗爭,此案最終未被施行。但漸漸地中醫在中國醫學界逐漸喪失了主流地位,演變成“西醫在朝,中醫在野”的格局。
青年毛主席認為中西醫學各有所長,醫理各有特點。毛主席在指導醫療衛生工作時,一直都非常重視中西醫的團結工作。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醫生和藥源都非常缺乏,毛主席及時指導醫院“用中西兩法治療”,將中醫中藥重視起來。
延安時期,延安衛生界對中西醫爭議很大,延安的幾家醫院都是以西醫為主,那些西醫是很瞧不起中醫的,一些部門甚至有不成文的規定:中醫看病不給報銷。這些西醫加上大部分受到近代科學教育的都主張拋棄中醫專走發展西醫的道路。毛主席卻主張破除中西醫之間的隔閡,他強調必須團結中醫,發揮中醫的作用。在毛主席的支持和號召下,1945年,陜甘寧邊區成立了中醫研究會、中西醫協會、中醫保健社等組織。這些實踐為以后中西醫結合方針的確立做了可貴的探索。
由于社會上歧視中醫已久,這種觀念的消除絕非一日之功。為解決這個問題,為保護傳承發展中醫藥,毛主席做過很多指示。
1949年9月,毛主席接見第一屆全國衛生行政會議代表時指出:必須很好地團結中醫,提高技術,搞好中醫工作,發揮中醫力量。
1950年8月,第一屆全國衛生會議在北京召開,毛主席為會議題詞:團結新老中西各部分醫藥衛生工作人員,組成鞏固的統一戰線,為開展偉大的人民衛生工作而奮斗。
等等。
毛主席一直從民族文化遺產和有益于人民防病治病的角度關注中醫、重視中醫,強調中西醫結合是創造中國新醫學的途徑。
毛主席說過:我們中國如果說有東西貢獻全世界,我看中醫是一項。
毛主席還說過: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毛主席這句話,屠呦呦在領諾獎演講時便引用過,并表示青蒿素的發明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就不能歧視中醫,而要保護傳承發展中醫,團結中西醫,為人民健康服務。
1965年,毛主席發布“六二六”指示,要求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以解決七億農民的防病治病問題。
農村缺醫少藥,條件艱苦,在廣闊農村,安全、有效、廉價的中醫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根銀針、一把草藥,大大降低了醫療成本,依靠赤腳醫生基本上實現了廣大農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的目標。
赤腳醫生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把當時的合作醫療稱為“發展中國家解決衛生經費的唯一典范”。
赤腳醫生時代,也是中西醫結合的典范。
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這是毛主席指導中西醫工作最核心的思想。
在2020-2021年的抗疫戰斗中,中西醫結合的成績有目共睹,中醫藥抗疫的優勢得到體現,受到重視,中醫藥的傳承發展、守正創新迎來了新的機會。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我們應當謹遵主席教誨。
想念毛主席!——紀念主席誕辰128周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