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顧炎武
(李良書簡二零零八年二月七日之二)
江蘇昆山顧炎武亭林先生, 崇理行實, 文武兼資. 留心天下經濟以求生民之利, 跋涉山川四方以究國防之由. 一生主經世致用之學, 行為國為民之義, 一反宋儒言心言性, 費事失事之鈍行, 讀其日知錄者, 其不感動者幾希!
今于友人處偶得毛澤東評顧炎武二則, 中謂, “此數古人者,皆可師也。”, 于我心有戚戚. 乃覺天下仁人志士其境或非一, 而其志則實同也. 唏噓之余, 未敢藏私, 置此而公之同好焉!
李良
xxxxxxxxxxxxxxxxxxxxx
毛澤東評顧炎武
毛澤東
昆山顧寧人先生,生長世族,少負絕異之資,潛心古學,九經諸史,略能背誦。尤留心當世之故,實錄奏報,手自鈔節,經世要務,——講求。當明末年,奮欲有所自樹,而迄不得試,窮約以老。然憂天憫人之志,未嘗少衰。事關民主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
——摘自毛譯東1913午10月至12月《講堂錄》,原文出自潘耒《日知錄序》(見《毛澤東早期文稿》第2版,第599頁:
惟北方之強,任金革死而不厭;燕趙多悲歌慷慨之士;烈士武臣,多出涼州。清之初世,顏習齋、李剛主文而兼武。習齋遠跋千里之外,學擊創之術于塞北,與勇士角而勝焉。故其言曰:“文武缺一豈道乎?”顧炎武,南人也,好居于北,不喜乘船乘而喜馬。此數古人者,皆可師也。
——摘自毛澤東1917年4月《體育之研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