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一個愛情故事?---不,是一面鏡子!

茴香豆 · 2025-04-21 · 來源:小小的治愈|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資本通過廣告和輿論的宣傳,讓個體相信“如果你不成功,那就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這轉移了人們對社會本質的關注,讓他們將痛苦歸咎于自己的“努力不夠”而非更深層次的社會不公。

  2009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尚未褪去,美國導演邁克爾·摩爾推出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與他以往的作品相似,這部片子延續了摩爾一貫的批判立場,卻選擇用一種更冷靜、更諷刺的方式切入主題。他沒有直接控訴系統,而是打出一個頗具反諷意味的標題——“一個愛情故事”。

  影片以美國社會為背景,穿梭于家庭破產、企業裁員、住房被強制拍賣等真實案例之間。摩爾通過一系列看似瑣碎但高度具象的社會切片,描繪出一個資本主義“盛世”背后的另一面——即便在經濟增長、科技發展、市場活躍的表象下,普通人仍在承受醫療負擔、教育債務與失業恐慌,似乎始終無法真正享有那份所謂的“繁榮”。

  在片中,曾有一位被銀行奪走房屋的老人平靜地說:“我以為這輩子可以安穩退休,結果卻在晚年重新嘗試打工。”也有年輕人因背負沉重學貸,不得不在十幾歲就接受“信用破產”的現實。這些畫面不動聲色,卻直指資本主義系統下“繁榮”敘事的吊詭之處:它似乎總是向所有人承諾美好生活,但最終兌現的,卻永遠只是少數人的成功故事。

  這樣的“盛世”,究竟屬于誰?它是否真的覆蓋了整個社會?從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出發,所謂“盛世”必須具體地分析其物質基礎與階級分布。若生產資料仍牢牢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若社會結構的基本矛盾——勞動與資本、被壓迫與壓迫者——并未改變,那么無論數據多么華麗、宣傳多么響亮,那種“盛世”也不過是一種被意識形態包裝過的權力景觀罷了。

  在摩爾鏡頭下,那些失去住房的中產、因工傷致殘卻得不到賠償的工人、為了維持生計而被迫簽下掠奪性借貸協議的普通家庭,共同組成了一幅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底層圖景。它與主流媒體所宣傳的“全民富裕”“中產社會”“美國夢”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種反差并非偶然,而是系統性的必然結果。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出發點,是對社會經濟結構的階級劃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并不擁有生產資料。他們被迫將自己的勞動力出售給資本家,在市場中換取維持生存的工資。而資本家則通過對勞動過程的組織與控制,榨取勞動者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從而獲得利潤的不斷積累。

  摩爾所展示的社會現實,正是這一基本關系的延伸:危機發生時,勞動者成為犧牲品,資本則獲得保護;經濟增長時,勞動者僅能分享微薄收益,資本卻吞噬了主要成果。這種結構性的偏斜,使得即使在所謂的“經濟繁榮”時期,依舊有大批勞動者無所依靠、陷入債務、缺乏基本保障。

  更深層的問題在于,“盛世”不僅是一個經濟事實,更是一個意識形態建構。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媒體、教育、法律、政治共同構成了上層建筑,它們以“普世價值”“自由市場”“個人奮斗”之名,將現實的不平等粉飾為“機會不均”,將系統性的剝削遮蔽為個體選擇的結果。于是,一部分人即使生活困頓,仍被灌輸一種觀念:問題不在系統,而在自己不夠努力;不是結構不公,而是“時代給了你機會,你沒有抓住”。

  盛世的敘述,如果不區分階級,就無法揭示本質。誰在這個“盛世”中獲利?誰被犧牲?誰被遺忘?如果不回答這些問題,“盛世”就只能成為統治階級自我慶祝的幻象。

  影片中那些面容疲憊的人,那些明知系統不公卻無法離場的工人,他們的沉默與忍耐,正是支撐起這場盛世表演的沉重背景。而這場“愛情故事”的主角,從始至終不是人民,而是資本本身。它既制造苦難,又用苦難包裝成希望;它在危機中收割,又在危機后講述“我們共同度過”的溫情敘事。

  正因如此,摩爾用“愛情故事”作比,是一種別具深意的諷刺。在傳統敘事中,愛情代表著真誠、犧牲與圓滿,而他所展現的這場“愛情”,卻建立在一方無止境索取、另一方被動忍受之上。這不是對等的親密關系,而是披著溫情面紗的掠奪結構。系統不再是工具性的中立載體,而是一個擁有自身意志、不斷向下索取價值的怪物,它要求每一位參與者無條件投入,卻從不真正回應他們的訴求。

  這與當下全球范圍內廣泛存在的一種“系統幻覺”密切相關。許多普通人早已覺察到生活的沉重,卻仍不愿質疑這個運轉的系統本身。因為質疑系統,就意味著要質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所奮斗的方向、甚至所信奉的道德與邏輯。于是,大多數人寧可將失敗歸咎于命運、懶惰,甚至“競爭不過別人”,也不愿承認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賽局——而他們,從一開始就被排除在勝利的可能性之外。

  資本主義之所以頑固,除了它的經濟基礎堅固外,還因為它在人們頭腦中構筑了一整套話語系統與情感邏輯。它不只是壓迫人的物質生活,更操控著人的認知與愿望。它鼓勵人們相信“換一份工作就好了”“只要加倍努力就能成功”,卻不告訴你為什么三份工作也無法償還債務,為什么每一次跳槽都只是在換一種被剝削的方式。摩爾的電影,就是要把這些“看似正常”的現象重新置于質疑之中,把那些麻木了的生活重新喚醒為問題。

  而當這一系統在全球蔓延,問題便不再局限于美國。東南亞的廉價勞工、拉美的債務陷阱、非洲的資源掠奪,乃至許多發展中國家被迫接納“自由市場”換取貸款與投資,它們不過是這一系統的外延,是真實存在的“全球底層”。摩爾對美國現實的揭示,也間接呈現了資本全球化的殘酷邏輯:財富被一極集中,貧困在全球泛濫;少數人的“夢想”,是以多數人的“噩夢”為代價實現的。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許多國家也開始復制這種模式,把它視為“現代化”的標準路徑。他們向往盛世,卻不問這盛世的代價;他們模仿自由,卻不辨這自由是否屬于大多數人。在復制的過程中,那些原本存在的集體主義、互助精神、社區倫理,也被一步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對“個人成功”的瘋狂追逐與對失敗者的羞辱。

  在這個全球化的資本主義系統中,真正的“盛世”是少數人依賴壓迫、剝削和不平等分配積累起來的財富。而這種財富的積累并不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是被有意設計、固化的結構性偏差。正如《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所展示的,美國的“繁榮”并非普惠大眾,而是通過大規模的債務循環、消費主義誘導以及對資源的不斷榨取,保持了資本集中度的不斷提高。這個模式通過復雜的金融化手段、全球化貿易和跨國公司聯合形成了強大的利益鏈條,使得資本的力量更加難以撼動,普通民眾則被鎖定在更低的社會階層之中,永遠難以突破階級的壁壘。

  然而,這種財富的不平等積累并非一成不變的,它的穩定性依賴于極為精巧的意識形態支撐。通過大眾傳媒、教育系統以及政治宣傳,資本主義將這種不平等和剝削偽裝成“機會平等”和“個人奮斗”的價值觀。人們在享受消費文化的同時,卻未曾察覺到背后更深層的結構性問題。正如摩爾所揭示的,個體的失敗并非單純的個人原因,而是由一個制度性的、系統性的經濟結構所決定。

  資本通過廣告和輿論的宣傳,讓個體相信“如果你不成功,那就是因為你不夠努力”,這轉移了人們對社會本質的關注,讓他們將痛苦歸咎于自己的“努力不夠”而非更深層次的社會不公。

  資本主義的“盛世”背后,是一群全球精英階層在龐大的財富體系下繼續擴大自己的利益,而大多數普通人則被束縛在日益艱難的生存壓力中。這是一個在表面光鮮亮麗的背后,暗藏著貧困與不公的世界。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民眾的生活并沒有得到真正的改善;即便市場活躍,科技進步,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依然沒有顯著提高,反而在債務、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負擔越來越重,階級固化愈加嚴重。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是階級矛盾和階級剝削的不可調和性。而這種矛盾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存在和運作的基礎。資本家通過對勞動力的剝削和剩余價值的提取,得以維持其強大的經濟權力。而在這一過程中,勞動者始終處于被剝削的位置。正如摩爾在片中所揭示的,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繁榮”不過是一種表面的幻象,它讓一些人坐享其成,而讓大多數人陷入貧困和無望。

  這一點,恰恰也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深刻危機。無論是在過去的金融危機,還是未來可能爆發的社會動蕩,資本主義的系統性不公都將不斷加劇社會的不滿與沖突。而當普通民眾終于覺醒,質疑這一系統時,資本主義的光環便會迅速褪去,剩下的只有無盡的剝削和壓迫。

  最終,電影中的“盛世”就像是一個虛偽的美夢,它掩蓋了背后無數破碎的家庭、腐敗的金融系統和遭遇暴力剝削的普通人。而這些問題,正是資本主義系統性不公的直接體現。

  直到這些深層次的矛盾得到根本解決之前,所謂的“盛世”將永遠只能是少數人享有的虛幻美好,它無法真正為廣泛的人民大眾帶來幸福和繁榮。是少數人成功的喜劇,而大多數人依然只能是永遠追逐不到的悲劇。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毛澤東旗幟網站長時邁給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的公開信
  2.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3. 陽和平:致蘇州市政法委書記黃愛軍的公開信
  4. 毛主席“以階級斗爭為綱”錯了嗎
  5. 用“三河綠”掩蓋“中國紅”,某些人在怕什么?
  6. 董小華:深度分析預測中美貿易戰的終極結果
  7. 郭松民 | 如果馬錫五遇到“訂婚強奸案”……
  8. 鐵穆臻|有毛主席這樣思慮精細的領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幸運——炮打米高揚(續)
  9. 當代社會剝削已達到令人發指的地步
  10. 李光滿|我的一些初步想法和判斷
  1. 80%的財富,都在富人手里捏著,為啥不刺激他們去消費?
  2.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 井岡山觀心|老舍是毛主席與“四人幫”迫害死的嗎?
  4. 有人脫離群眾太久了,也太遠了
  5. 輿情觀察:三河事件,當地為何沉默不語
  6. 我們都跪下舔老美了,就你老中還扛?
  7. 毛澤東旗幟網站長時邁給蘇州市委書記劉小濤的公開信
  8. 毛主席晚年的革命太艱辛了
  9. 這才是劉少奇去世真相!不要再以訛傳訛了!
  10. 陽和平:致蘇州市政法委書記黃愛軍的公開信
  1. 天眸|司馬南的教訓是一記警鐘
  2. 毛澤東時代終結了剝削,為何今天它又回來了?
  3. 歷史文獻:張春橋||整風運動的講話
  4. 被掩蓋的真相:當年到底是誰重手懲罰遼寧號航母功臣?
  5. 陳云等人晚年的感慨
  6. 歐洲金靴|司馬南退出江湖,易中天登堂入室
  7. 保留一點良心吧, 別再欺騙老百姓了
  8. 郭建波|毛澤東嚴厲批評中央文革小組的原因分析
  9. 反腐,反到哪里去了?
  10. 導師是對的,民間已幾成共識
  1. 井岡山觀心 |悼詞被撤銷骨灰被移出八寶山的謝富治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 美國最后一點希望之光,被特朗普澆滅了
  3. 陽和平:致蘇州市政法委書記黃愛軍的公開信
  4. 當代中國話語江湖的八大門派
  5. 00后大學生,吃盡了時代黑利
  6. 有人脫離群眾太久了,也太遠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在线视频中文有码 | 亚州AV一在线影视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 婷婷色五月在线看网站 | 亚洲日韩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色妞AV永久一区二区国产AV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