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和政治家,還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詩人。
有學者統計,毛主席一生大約寫了180首詩詞,目前比較一致的說法是,毛主席一生寫了一百多首詩詞。
毛主席的詩詞的特點是意境壯闊,氣勢恢宏,其藝術手法也非常獨特,語言明白如話,不論下里巴人,還是陽春白雪,都能感受到它的藝術魅力。
讀毛主席詩詞,會讓領略到毛主席那波瀾壯闊的輝煌人生。毛主席詩詞則像浪花一樣,時時以最相切距離隨著社會革命浪潮而跳動,同時,又像一面鏡子,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毛主席波瀾壯闊的輝煌人生,特別是藝術地反映了中共從二十世紀20年代開始近半個世紀的斗爭歷程。
筆者從毛主席詩詞中選取最能反映毛主席畢生奮斗輝煌人生的詩詞進行一下梳理,讓我們從中感受到毛主席的博大胸懷和高超的詩詞表現藝術。讓我們把視線拉回到偉人輝煌戰斗的人生經歷吧
毛主席8歲開始寫詩,1901年作了一首童謠《獅子眼鼓鼓》
17歲時一首七絕《呈父親》抒發了偉人的遠大志向和理想:“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也是17歲時,一首七絕《詠蛙》表達了偉人驚人的豪言壯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1925年,第一次大革命前夕,中國革命形勢風起云涌,工人運動一浪高過一浪,此時32歲的偉人,雖然在革命道路上遭到黨內排擠打擊時,卻并沒有因此而動搖偉人堅定的革命信仰,一首《沁園春.長沙》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時代最強音。抒發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戰斗豪情。
1927年大革命失敗,寫下了《菩薩蠻.黃鶴樓》,對即將出現的革命危機作了預言。
1927年至1931年,中國土地革命時期,工農革命蓬勃發展,共產黨利用軍閥混戰的機會,不斷壯大革命力量,中國革命又出現了新的高潮,在這個時期創作的詩詞,如:1928年,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開辟了中國第一紅色革命根據地,帶領部隊堅守井岡山,粉碎了敵人一次次圍剿,一首《西江月.井岡山》,展現了黃洋界保衛戰的戰斗畫面,“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多么令人感動的戰斗場景。
還有《清平樂.蔣桂戰爭》、《采桑子.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表達了對革命的堅定信念。
《如夢令.元旦》,展示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山上山下,鳳展紅旗如畫。”等詩句,全面反映了這一期間的欣欣向榮、不斷勝利的革命形勢。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又寫出了《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反映了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千軍如卷席”的革命風暴。
《菩薩蠻.大柏地》,“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熱情謳歌了人民革命戰爭,流露出一種勝利后的寬慰和樂觀情趣,展示了偉人樂觀向上的革命激情。
《清平樂.會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這些詩作表現了人民武裝力量反擊反革命圍剿,不斷勝利的戰斗場景。
長征期間,寫出了《十六字令三首》、《憶秦娥.婁山關》,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七律.長征》,展現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壯麗畫卷。“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贊揚了紅軍指戰員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偉大精神。
《清平樂.六盤山》等,反映了長征艱苦卓絕的斗爭經歷和共產黨領導下紅軍英勇無畏的英雄氣概。
《念奴嬌.昆侖》是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創作的,抒發了偉人的博大胸懷,“大同世界,環球同此涼熱。”體現了偉人的“大同”理想。
抗戰前夕,1936年的一首《沁園春.雪》震驚全國,讓蔣介石國民黨驚魂落魄。在詞里發出了“欲與天公試比高”的豪情壯志。在抗日高潮即將到來之際,以最先進的歷史觀評古論今,指出了人民是真正的風流人物,是歷史的主人。
解放戰爭期間,《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更是直接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令,“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建國后,50年代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高潮時,《浪淘沙.北戴河》展現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新的歷史畫卷。“蕭蕭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水調歌頭.游泳》,歌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譜寫了一曲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戰歌。
1958年,當偉人讀到《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吸蟲的消息,激動不已,欣然命筆,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對人民消滅血吸蟲進行了熱情謳歌。歌頌了社會主義制度及勞動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煥發出來的沖天干勁和改造山河的英雄業績。
1959年,偉人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一首《七律.到韶山》對勞動人民進行了熱情洋溢地歌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是對新中國農民戰天斗地的熱情謳歌。
1961年寫的《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熱情贊美了中國勞動婦女“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1961年,面對蘇聯瘋狂反華,偉人寫了一系列的詩詞,對蘇聯修正主義的進行了無情的批判,表達了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卜算子.詠梅》,“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些詩作,表現了偉人的強烈反霸精神。展示了蔑視霸權、震懾霸權、打敗霸權的中國精神。
1965年,重上井岡山,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謳歌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贊揚了中國人民“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偉大創造精神,并激勵人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給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1966年,73歲高齡的偉人,在滴水洞十來天,寫下了《七律.有所思》“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寫出了革命者為人民服務的真情實感和美好愿望。
1974年的《訴衷情》發出了“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的慨嘆。這是偉人晚年對社會主義紅色江山要如何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思索。
縱觀毛主席一生的詩詞作品,從“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到“看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形成了毛主席詩詞的一個完整體系。中國革命和建建設是貫穿毛主席一生詩詞的一條紅線。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到毛主席的詩詞不僅反映了中國波瀾壯闊的革命和建設的輝煌歷程,描繪了風起云涌氣吞山河的壯麗畫卷,也反映了毛主席的偉大胸襟、堅定信念和叱咤風云、縱橫萬里的偉大氣魄以及至高無上的人民情懷,特別是凝聚著毛主席深邃的人生哲學思想,反映了毛主席波瀾壯闊的輝煌人生,閃爍著毛主席思想智慧的光芒。讀毛主席詩詞,更讓我們深刻領悟我們是從哪里來該到哪里去這樣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一篇文章對毛主席詩詞的評價是這樣說的“毛澤東詩詞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典范,是波浪壯闊的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宏偉史詩,是氣吞山河的中國革命戰爭的壯麗畫卷,是毛澤東縱橫捭闔的奮斗人生和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柳亞子讀了毛主席詞《沁園春.雪》高度贊美了毛主席的才華,他說:“才華信美多嬌,看千古詞人共折腰”。賀敬之稱贊毛主席詩詞是“中國悠久史詩上風格特殊的新形態的詩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