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看上去缺少成分,好像當講“做毛主席的好學生”才對。
為什么不帶上“好”字呢?因為,第一,“毛主席的好學生”作為歌詞是唱給雷鋒的,一般人哪能夠跟雷鋒比境界?況且雷鋒是職業戰士,一般人要做戰士不一定就夠格。第二,愿不愿做學生是一回事兒,能不能做成好學生是另一回事兒——好學生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就像做老師的首先莫誤人子弟就謝天謝地,在此意義之外的好老師事實上是不多見的。
言歸正傳。拿這個標題做文章,最大的問題在于:毛主席走了那么多年了,后來者怎么做毛主席的學生呀?我的回答是:真心信仰毛主席,讀毛主席的書,權且相信文如其人,穿過并不遙遠的時空與毛主席對話,就可以是毛主席的學生,而不用在意毛主席走的時代,我還沒有出世。
多年來,我這不明不白的腦子里,總有揮之不去的疑問:
通常我們講尊重老者,理由之一,是年紀越大,越通世情、越明事理。為什么在一些人的觀念中,人類歷史上個別智商超群十萬八千里的偉大人物,反倒越老越昏花;或者老了就自然昏花,像個常人,甚至犯嚴重錯誤,連常人都不如了,這是要忽悠誰呢?
稍微遠古一點的歷史事物,更多地只有文字記載,人們大可以質疑那些死無對證的東西。不過,考古學發展到今天,有些東西也實在無須過多質疑。但是,在不到兩個世紀之內發生的事情,一則有影像資料;二則有的見證人還活著;再有這些見證人的后輩們還可以去探索發現,似乎不能一口咬定后輩都是些未經風浪、不明真相的腦殘,斷言后輩所探索發現的只不過是又錯誤、又虛假、又片面的東西吧。
不得不佩服一些人歪曲“政治”概念、矮化偉大人物的高超藝術和水平。然而我們越是佩服,就越有理由對這種藝術和水平致以絕對的充分的徹底的鄙視。
半推半就遮遮掩掩地忽悠了這么多年,試問還能忽悠到幾時?
這些人犯了個致命的錯誤:他們沒有上演一次進化版的焚書坑儒,沒有像當年蔣介石臆想的那樣來一次“草過火、石過刀、人換種”。假設這個錯誤本來可以避免的,那么這種假設就如他們有一天可以逃脫自己必然被清算進而走向滅亡宿命的假設一樣虛空!
毛主席走了,但毛澤東思想還在。如今,毛澤東思想的生命力更強大了。
與時俱進,古人叫“與時偕行”,其實是一切事物或生或滅的既定規律和事實,無需刻意強調,否則便成廢話。
如果要在與時俱進的概念上鉆一鉆牛角尖,那么不妨設問:究竟是人是時代的動物,還是時代是人創造的時代?在更大的時間尺度和空間視角上,天還是那片天,宇宙還是那個宇宙,人類世界,事在人為。刻意強調的意思,無非是過去就過去了,不要留戀,然后引出作為基礎的另一個結論:歷史總是進步的,現在較之于過去總是好的。如果這一結論不錯,那么終歸是與時俱進下的自然而然,一旦刻意強調,則無異于自打嘴巴。
美國學者特里爾在其所作的《毛澤東傳》里說毛主席是“中國的摩西”,無論這一比喻是不是恰如其分,摩西是先知,歷史似乎可以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毛主席確像先知。
對照先知,一切都不那么新鮮。看看一些新的東西,再看看一些舊的東西,新的東西不但不新鮮,而且下三濫,不但是歷史的重復,而且是歷史的大倒退!后來者只不過在前人認為是、并鑒定是垃圾的事物上,挖特色、做亮點、搞創新。歷史虛無主義的一度泛濫,很難說不是為此服務的。
做毛主席的學生,與先知對話的時候,發現今天的很多問題,毛主席早已在提及的同時,也給出了答案。
與時俱進,自然要解放思想。且看毛主席什么時候束縛人的思想?話說回來,完全不加束縛,這也不是毛澤東思想。束縛頑固者繼續頑固的思想、束縛糊涂者繼續糊涂的思想……對于這些,當然是要束縛并加以改造的,原則就是區分對待。
你不能說毛主席時代“以階級斗爭為綱”是不抓經濟建設;你不能說毛主席時代的改革不是改革,你不能說毛主席時代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不講社會主義的共同富裕,你不能說毛主席時代“朋友滿天下”是閉關鎖國;你不能說毛主席時代的公私合營是自掘祖墳自廢武功……
淡化政治掛帥,不加束縛地解放思想的偉大成就,如今大家都看到了。
“砸爛一切”的時代沒有砸爛一切。反之,“砸爛一切”的時代千辛萬苦取得的成果,倒被砸爛得面目全非。井底之蛙只關心自己視野里的那片天;井底之外,驢只知道打滾、貓只知道打架。歷史用新的表現形式,在輪回。
當你看到有的人雖然強調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性,但認為要用性開放來提經濟,認為要用私有化來促發展;當你看到大批的人民公仆、以及帶著共產黨員稱號的人像“人+家畜性=某一種人”,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當你用隨機調研的方式跟某個人民群眾的個體談社會主義他說你是神經病,當你試圖引導教育他“你怎么不講政治你要講政治”他說你是大神經病……
“我就在你身邊,你也在我身邊。你不是天天講教育引導么,你連我都教育引導不了,倒去教育引導別人試試!?”社會走到我不能引導你、你不能引導我,我不夠格引導你、你不夠格引導我,我們互相不能被引導的地步,這是什么情況?
毛主席說,“公事要不要辦呢,那是必須要辦的,不辦公事不行。但是,單是辦公事,不研究問題,那是危險的。”——業務只解決活著的問題,不解決活著的意義問題。缺失了后者,那么按照特色思維,如此喜歡特色、除了特色都不喜歡的人自己之于其他生物的特色在哪里?
毛主席又說,“不懂......的辦法就是學習......‘從不懂到懂’......”可是當你接受的“學習”僅僅是聽人講一些言不及義類似當年魯迅先生筆下留情地列舉過的“‘地球是圓的’咧、‘蒼蠅是傳染疾病的媒介’咧”的正確的廢話,你是什么心情?
為什么有人不敢讓魯迅的文章繼續在教科書里待下去——舊社會的反動政府雖然恨得要死,總還不至于封殺魯迅文章,今天某些與時俱進的何等人物,反倒容不得魯迅?毛選第五卷及以后各卷為什么“不宜”公開出版,直至絕版?是不是其中涉及的太多話題與今天太多相似或太大出入,讓某些大喊開拓創新者照見自己、無地自容?!
建議所有毛主席的學生們,把毛主席的書同魯迅先生的書對照起來重溫,且讀且看歷史輪回的刻度。
(2014年4月2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