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糊涂的論證
2011-6-16
一般的所謂學者,往往不按照馬克思的套路出牌,不學馬克思主義,因為那樣既不適合統治階級的口味,又表明自己并不高明。為了評級、職稱、晉升的需要,也同時為了表現自己高明,他們是不惜腳踩道德,寫出無數創新論文的。這就是時代特色。這是極其有害的傾向。
雖然我們不知道探險勇者是什么學者,但他的大作是發表了。
《到底誰養活誰?》認為:對待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三種觀點,第一,全盤肯定。第二,全盤否定。第三,有缺憾,更有貢獻,實事就是地具體分析和評介。在評介的同時,回答“誰養活誰”的問題。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缺憾。企業利潤,扣除成本,上交稅金的剩余部分稱為凈利潤。也稱為“剩余價值”。
利潤的來源。……從上述知道,企業利潤即剩余價值來源于四個方面。排除剩余價值的來源于工人勞動唯一性。從利潤來源使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生產是合作關系,各種生產要素共同作用。不存在誰養活誰的問題。
馬克思究竟有哪些缺憾?……實際上,資本家幾乎沒有單方面決定工資的權利,在完全的勞動力市場的條件下,由供求雙方決定。第二是工人運動會形成過高的工資福利水平。罷工、談判迫使資方提高工資福利。如美國通用公司在美國的所有廠家全部虧損,說明工人工資已經過高,處于不合理狀態。第三是政府的法令左右工人工資于福利。在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由于政府傾向于大多數的選民,特別是工人階級政黨如英國工黨、澳大利亞工黨、加拿大工黨等上臺以后,一般推行有利于工人階級一方的法令。世界500強在世界各地的平均投資利潤率只有1.3%,這么低的利潤率只能說明世界各地的政府頒布的法令有利于工人的工資福利的提高;1.3%的利潤率連存款利息都不夠,還有剩余價值嗎?500強在中國,利潤達到20%以上。其工資水平高出我國私企、國企。證明500強的勞動生產率高于國內企業。由此可見,必要勞動時間的尺度就無法確定。第四,馬克思沒有揭示勞動的兩面性。勞動帶來利潤,勞動也可以帶來負利潤。企業發生虧損,而工人的工資是剛性的,成本高于售價。勞動導致負利潤。因此,勞動具有兩面性。中國上市公司有幾百個負利潤的,吞噬投資者的資本金。第五,片面強調剩余價值的剝削的一面,而忽視工人階級改善生存與發展的一面。雇傭勞動力在生產的延續中,再生產出一代又一代的工人,有部分后代陸續從工人階級分離出來,進入中產階級。
諾姆•喬姆斯基《美國為保持統治世界控制中東能源》一文指出:在財富和權力高度集中的時候,多數居民的實際收入停滯了,人們安排更多的時間工作,借債和資產膨脹,金融危機一般破壞了他們的資產,從80年代起調控機構被撤消以后,金融危機就開始了。
對于很富有的人來說,這不是任何問題,他們從政府的保險單位獲益,即所謂“要倒臺它太大了”。銀行和投資公司可以從事有風險的交易,獲取巨額利潤,當制度不可避免地垮臺時,它們可以尋求國家的支持,要求用公共資金拯救它們,抓住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理論不放。
這就是從里根時代以來的調整進程,每次危機比前一次更激進,這是對普通居民說的。現在對大多數居民來說,真正的失業已經達到大蕭條的水平,而當前危機主要的策劃者之一戈德曼·薩奇斯比任何時候都富有。不久前他宣布擁有175億美元資產。所有的人都得勒緊褲帶。
我們不必苛求學者都是馬克思主義者,但任何一個學者都可以讀讀馬克思主義的書,了解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到底是什么。一個喬姆斯基就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探險勇者高出許多。沒有階級分析、科學態度,你們的主義是不是需要更多的反思了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