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又張口掉糞蛋了,斷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是改革。
它所謂的改革指什么?無外乎外國友人、民間資本、非公企業等先進生產力攻占社會主義,將國家一切起源徹底私有化了。當然,雖曰私有化,參與瓜分的社會、民間、非公,無疑是內外先進的錢權貴,百分之85%的愚民百姓不僅沒戲,必將繼續地被喝血被吃肉。住房、醫療、教育和改制、下崗、養老,不都這結果嗎?
狗嘴里長不出象牙,乏走狗為資本家出臺站臺坐臺,本性使然,懶得批了。
但主政的大員怎樣說呢?發展論壇上冒出了類似的腔調,說什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定要以市場導向堅決攻堅”。攻堅指什么且不論。單看市場一方,誰是市場的主體?企業。誰是企業的主人?老板。既然如此,攻什么堅也就明了了。
將殘存的公有制,如鹽業、軍工、鐵路逐步搞掉,裝進大佬和鬼佬口袋里,造就世界上前500位富翁。可見,中國的政策多么靈活,多么歧義,多么善變啊。
民眾原本以為,由于血汗工廠,由于美債巨虧,由于力拓訛詐,由于戰略投機者的暗算,由于空前的貧富分化,由于崇洋媚外跪族遍地,由于阿拉伯巨變和洪博培打醬油,中國的政策會有所調整,或許會從注重民生開始,逐步復興社會主義。實際上呢?腐敗分子不死刑了,秦曉立起來了,毛澤東雕像卻倒下去了。
轉變已經換成了攻堅?還將變本加厲?國師厲以寧前幾年曾說“人民能承受”,如今看來,這種考驗不僅在繼續,或許還將在更大的廣度,更深的層面,全方位攻堅。已經風雨飄搖了,再下去不就是摧毀和改旗易幟嗎?
社會主義到特色社會主義,到特色主義,到資本主義,不變的邏輯?
中國,十三億人,美國的四倍。國家分光了,老板出現了。何謂法律,何為政策?老板及其代理人就是法律政策。民主不是過家家,可虛擬地進行,沒所有權,連衣食住行都被控制了,哪來的民主?董事會有權炒經理人的魷魚。經濟決定政治。雇傭工人只有勞動力,怎么生存?注定任人擺布了。
轉變究竟是不是徹底攻堅?尚不確定。但主流經濟學家這么解讀了,半主流政治家這么演講了。主流欺負黨中央?主流不是黨中央?黨中央原本就這意思?
零八年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大政方針應當清清楚楚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為什么那樣寫?如果大政方針含含混混、迷迷糊糊、晦晦澀澀、躲躲閃閃,和尚的一根算命手指頭,似乎很高明,不出錯。實際上愚蠢的很。
領導或領袖,引導未來,決定方向。你且不明不白,世人如何明白?到頭來各自解讀,一方說,要復興社會主義了。另一方說,要殺出一條血路了。一方說,要加強社會保障制度了,另一方說,市場經濟揚眉吐氣了。一方說,民生好抓民生,另一方說,民營才是硬道理。轉變發展方式,如果依舊社資不分,沒幾天就變成攻堅。
是啊,進一步商品化、市場化、私有化、資本主義化,何嘗不是轉變方式呢?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教。光明的彼岸,佛教。進還是退?誰進誰退?服務型,為誰服務?必須講清楚。一方面說,公有制占主體才是社會主義,另一方面說民營經濟三分天下有其二后還要攻堅,這是什么狗屁理論和政策呢?
摸石頭過河,且不論其作為指導理論的粗淺和鄙俗。單“過河”這要求本身也沒講清楚。過什么河?對岸是什么?代價有多大?如果那條河是前往陰間的奈河呢?如果那條河被垃圾和廢料污染了呢?也要非過不可嗎?
毫無疑問,過河是比喻,那么,對岸是什么?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人民做主,還是權錢貴做主?人民有保障,還是人民疲于奔命?人民自信自尊自強,還是漢奸叢生跪族遍地?黑社會當道,還是人民安居樂業?這么重要,不講清楚行嗎?
莫說“發展是硬道理”和“摸石頭過河”遠不及“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即便“科學”和“轉變”也要進一步明確。否則,另一方會說,資本家就是科學發展的最杰出代表,轉變就是轉向資本主義嘛。這時候“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發展方式”不被破解了嗎?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大政方針必須明晰,否則執行者就按照他們的曲解去執行了,結果仍然一團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