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對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充滿了仇恨(原創首發)
吳建民所說的“我們經歷了一段以大老粗為榮的時代”就是指偉大的毛澤東時代,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我們經歷了一段以大老粗為榮的時代,……就是以大老粗為榮,以不文明為榮、文明為恥,應該說這是一段誤區。這與中國革命進程有關系,共和國成立之后,左一個運動,右一個運動,很多運動都是批判知識分子的。”
關于世博會,吳建民在回答記者“在你看來,出現種種失禮行為的原因是什么?”的問題時作出上述分析的,他還說“我們國家是一個文明古國,老祖宗很注重禮節。小時候我們父母教育,見客人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吃飯不能出聲,別人說話不能插話,這是我們小時候的傳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被終結的。
就社會風尚來說,筆者認為,毛澤東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即使是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隊伍及其根據地都是當時民風最好之所在。
“左一個運動,右一個運動”的目的之一正是對于“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不斷的革命;吳建民生于1939年,他1959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學院法文系。到了這個的時候,“運動”已經好幾回了,事實上,吳建民當時對于這“左一個運動,右一個運動”至少在表面上應該是贊同的,否則的話,又是何來“給毛主席、周總理、陳毅等老一輩領導人做過翻譯”?
吳建民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能在他們身邊,學習他們的言談舉止,我真的非常幸運。他們是時代造就的,可以說是千錘百煉、大浪淘沙,這些人真的是不得了。”然而,時過境遷,吳建民卻是厚顏無恥地說那是“一段以大老粗為榮的時代”。
不僅如此。吳建民還說:“我們這個國家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一直受欺負,那時候我們看世界,世界是充滿了敵意的,所以那時候中國很喜歡高唱《國際歌》,‘把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
“那時候中國很喜歡高唱《國際歌》”的是誰?吳建民在這里明確地把矛頭對準了中國共產黨、對準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這已經不僅僅是在否定毛澤東時代,更是在否定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了。
在吳建民的眼里,1949年之前是“見客人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吃飯不能出聲,別人說話不能插話”的美好年代,而1949年之后“就是以大老粗為榮,以不文明為榮、文明為恥”的丑惡年代,以至于到了2010年世博會上所出現的“不文明的行為”,吳建民也都認為這與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國革命進程有關系”。
這里所謂“不文明的行為”,按照吳建民的說法,也就是“比如亂扔垃圾、不排隊、冒充殘疾人、抽煙、大聲喧嘩大為減少”等等。請問吳建民:在全部“中國革命進程”之中,哪個“運動”期間提倡過“亂扔垃圾、不排隊、冒充殘疾人、抽煙、大聲喧嘩”?
“亂扔垃圾、不排隊、冒充殘疾人、抽煙、大聲喧嘩”當然屬于“不文明的行為”,但是這些難道在“見客人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吃飯不能出聲,別人說話不能插話”的年代都不曾有過、而是由于“中國革命進程”出來的后果、并且在“堅持鄧小平的路線,和平發展的道路,互利共贏的戰略”了30多年之后還繼續存在、只是由于“世博會承載著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使命”的舉行才有了“一個進步”?
有一點想請教吳建民先生:娼妓滿地,毒品泛濫是不是也因為認識到了“整個世界是一體”之后所帶來的“文明”的結果呢?與之相比,計較是“見客人的時候不要翹二郎腿,吃飯不能出聲,別人說話不能插話”還是“亂扔垃圾、不排隊、冒充殘疾人、抽煙、大聲喧嘩”還有多大的意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