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一個視頻非常的火爆,一個叫袁騰飛的中學老師,在其歷史課堂上借著復習當代史的機會,為他的學生們,深度分析了一下中國的開國領袖毛澤東。
實事求是的講,袁老師好似一位老辣記者和高明編輯的混合體,把一堂普通的歷史課搞的妙趣橫生。而臺下那些90后小朋友們在這種歡快的氣氛里,不知不覺的把自己的腦組織拿出來過濾了一遍。對于我這么一個老牌毛粉來說,袁騰飛講課的內容是引不起我多少興趣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在一波波的反毛浪潮里,弄來弄去也就那么點內容。袁騰飛的講課比較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給出的邏輯。在幾個小時講課過程中,袁騰飛幾乎把以前所有對毛澤東的經典攻擊都集中到了一起。
袁騰飛說,新中國三大改造以后,中國共產黨舉行了八大。內容是把中國的主要矛盾定義為落后的生產力和先進的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應該大力發展生產力。袁騰飛認為這是正確的。但是,同時他也認為,中共八大的路線如果不是被毛澤東篡改的話,到今天,中國就已經搞了50多年搞經濟建設,現在的中國就算不能跟四小龍比,可也能和泰國,馬來西亞有一拚吧。
這是對毛澤東非難的第一個邏輯,就是毛這個人是不搞經濟建設,只搞政治運動的。中國人在他的治下生活那么苦,都是因為毛是一個不懂經濟的領導人。這個邏輯曾經是那么的深入人心,但是袁騰飛馬上就指出,他自己給出的這個邏輯是錯誤的。因為與我國前三十年采取相同的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有不少,比如蘇東地區,北朝鮮什么的,也沒見人家搞什么大規模的政治運動,但他們不是照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嗎?用袁騰飛的話說:“如果真這么計劃經濟下去,沒準我們現在就如北朝鮮?!?/p>
由此他推斷出是經濟體制有問題。所以袁騰飛在指出毛不搞經濟這第一個邏輯后不到幾分鐘就立刻給出了第二個邏輯。他說:“沒有一個國家,公有制是搞的好的?!蹦窃趺崔k呢?就得搞私有化。
“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中國才開始大發展。”這是一句大實話,中國確實是在92年以后,私有化開始大躍進的。但是,中國社會的各種矛盾也開始從那個時候凸顯了。比如我們都熟悉的下崗,醫改,教改,房改等。袁騰飛顯然對這些矛盾也是心知肚明的,言語之間頗有不滿。但這一切都是怎么造成的呢?他又給出了第三個邏輯。
“在中國是黨在國上,人在黨上?!倍际且驗槊珴蓶|設計的政治體制,中國目前的社會亂象都是毛留下的官僚體制做的孽。因此要改變這種體制。但你讓共產黨組織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有這個可能嗎?顯然是不行的。因此,第三個邏輯依然是行不通的。
所以接下來袁騰飛馬上提出了第四個邏輯,中國這六十年根本就不應該讓中共來執政。用袁騰飛的話來說就是:“1949年,毛澤東做的唯一一件正確的事,就是他逝世?! ?/p>
袁騰飛的這個講課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把這三十年來反毛,反共,反社會主義的所有調調,以毛澤東為靶子,用邏輯為線條,連接了起來。我再簡單的梳理一下:第一個邏輯是毛不搞經濟,第二個邏輯是搞了也沒用,因為搞的是計劃經濟,第三個邏輯是搞市場經濟也沒用,因為市場經濟不能由共產黨來搞的。最后一個邏輯也就是結論,中國在毛手里,在共黨手里全毀了。那個黨根本就不應該在中國執政。
這是一條看似自相矛盾,其實是精心組織的邏輯陷阱,他是由一個個錯誤的邏輯悖論組成的,而所有的對毛澤東歷史的攻擊,都是在這些邏輯下展開的,我把他稱作為“邏輯歷史”。當你相信了他陳述的歷史,也就等于承認了他這種邏輯的結論。
但是,袁騰飛的邏輯歷史組織到這里也就只能打住了,因為要證明共產黨不應該取得中國的政權是難上加難的。歷史的事實就是中國共產黨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于1949年通過革命的手段取得執政地位的。中國歷史上的改朝換代幾乎都要經歷類似的革命。就是世界歷史上的那些大國,也同樣要通過革命奪取政權的。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的執政黨已經是一個歷史的事實。如果你想用邏輯來證明他是非法的,除非采用強盜邏輯。
那么國民黨前主席汪精衛的一句話是對這種強盜邏輯最好的回應。汪精衛曾經悍然對國民黨極度不滿的青年黨成員說,你們不是對國民黨不滿意嗎?國民黨的政權是革命得來的,你不滿意,可以去革他的命。我個人認為,汪的這句話,針對目前對毛和共黨極度不滿的人士依然有效。
如果你認承認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取得政權是歷史的事實,那么我們就可以順著袁騰飛所闡述的邏輯歷史,來推斷一下毛澤東的歷史邏輯是什么!
在共產黨取得政權后,他在經濟上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袁騰飛給他學生們講的“三大改造”。什么是三大改造?簡單的說,就是在1953年至1956年,用了4年時間,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他的實質就是變革生產關系,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成公有制。這個舉動正確嗎?站在共產黨的立場上是完全正確的,共產黨的綱領性文件《共產黨宣言》上明確寫著,“消滅私有制!”共產黨在經濟上搞公有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不搞才有問題呢!
在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共黨內大部分領導都以為大事做完了,接下來應該全力發展生產力了,這就是袁騰飛闡述的八大決議。但是,毛澤東不這么認為。發展生產力是很重要,但這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因為無論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社會,都要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是建立起來了,但在上層建筑領域還遠沒有和經濟制度相適應,如果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不匹配,就很難保證經濟制度的運轉效率與穩固發展。因此必須進行進一步的政治改革。這就是袁騰飛說的“毛澤東篡改了八大的決議”。
毛澤東是怎么進行政治改革的呢?56年中國的第一部憲法制定,政治制度是我們熟悉的“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但如何“多黨合作”是毛澤東一直考慮的問題。毛的想法是讓黨外人士來監督共產黨的運作。由此他推出了一項政治改革,那就是我們熟悉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當然這個政治改革被反毛人士冠以“引蛇出洞”。
一個政黨如果沒有外部監督,那么很容易就會淪為腐敗獨裁的政黨。毛澤東這個政治改革的愿望是好的。而且,我個人認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具有可操作性。應該說這個政治制度如果實行的好,對中國的民主進程將會極大推動。
但事與愿違。第一,黨內的很多官僚想不通。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天下是我們打下的,你們民主黨又沒出什么力,憑什么讓你們來摘桃子?”第二,民主黨派太過分,竟然訴求輪流執政。雖然毛澤東事先說過“言者無罪”。但是這種輪流執政的言論訴求是明顯的違憲行為。這種情況下,毛的同事們首先發難了,這樣下去不翻了天嗎?要反擊。毛也頂不住,寫了一篇《事情正在起變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從中,你可以讀出毛澤東當時無奈的心境。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反右開始了。更有意思的是,57年農業大豐收,建國以來最大的豐收。這就為“反右”定了調。“看到了嗎。沒有那些黨外的,共產黨照樣能干好。”毛澤東還能說什么呢?新中國第一次政治改革就此夭折。
當一個政黨失去了監督,他接下來的執政是可以想象的。從58年到61年,是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執政最差的時期??偛荒苓@么下去吧。劉少奇想了個辦法,用他那本著名的《修養》來給黨員洗腦。四清,四不清。本質上都是黨內自查,這其實也是一種“黨要管黨”的監督方式,但這是最差的一種方式。《修養》把黨員馴化成黨的工具,只對黨負責。那人民呢?所以稱《修養》是本黑書。
62年到65年的中國政治就一直是這種狀況。這樣下去怎么行呢?毛澤東要推出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改革。按袁騰飛的話說,“你還跟著毛澤東嗎?他將把你帶向地獄。”
毛澤東認為,既然黨外的管不了黨,黨內的無法管黨。那么只有讓老百姓來管黨了。共產黨的領袖鋌而走險了,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政治試驗,這種改革幾乎就是執政黨自己革自己的命。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文革的實質是什么?有人說是奪權。我認為這種說法對也不對。說他不對,是因為持這種說法的人認為是毛澤東要奪回自己的權力。我們就假設在66年毛大權旁落,那么毛需要用這種最極端,成本最大的,失敗的可能也最大的方式來奪權嗎?有的時候,開一次會,串聯幾個同黨,甚至一顆子彈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何必如此復雜呢?政治家永遠會在收益與成本之間做出最理性的選擇。
如果排除了毛是為其私人奪權的疑問,那么就剩下一種可能。毛認為權力這種東西必須要監督,要能轉移,才能防止其腐化,并能發揮其效率。既然中國當時的憲法明文寫著政權屬于人民,那么人民就有權利收回他認為不合格的執政者的權力。這和西方的民主政治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人家西方用的是選票,而我們用的是武斗!
中國人的觀念里,上級和下級的關系要么是無條件的服從,也就是奴化。要么就是“彼可取而代之”,也就是革命化。中國人的觀念里沒有那種“你不行,他來,他不行,再你來”的精神。
有人總指責,毛澤東這個人不講法制。那么制度是什么呢?制度其實是觀念的物化。當你的社會,整個的觀念達不到制度的要求,再先進的制度也是白搭。文革的失敗,乃至前面雙百方針的失敗都源自于我們這個民族的觀念。
這些都是毛澤東的錯嗎?我們把毛澤東建國后的歷史邏輯再梳理一遍。第一個邏輯,改變經濟制度也就是三大改造。第二個邏輯改革政治制度,也就是“雙百”,結果失敗。然后導致58到61的經濟潰敗。第三個邏輯,文革,也就是全民的政治改革。
毛澤東是一個共產黨員,他的理想是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社會。他的政黨理論上也應該具有相同的理想。所以毛澤東搞經濟上的公有制,搞與公有制相適應的政治改革的探索,都是他作為一個共產黨領袖份內的事情。在毛澤東逝世后,中共有過一個決議,這也是袁騰飛提到的,在這個決議里共產黨認為毛晚年犯了政治錯誤。我們就認為毛建國后搞的政治運動都是錯的,那么糾正他的錯誤很簡單啊!你共產黨的繼任者要么繼續進行你認為是正確的政治改革,要么就不搞政治改革了,就全心全意搞好計劃經濟。可是,后來你共產黨怎么又搞經濟改革,又搞起私有化了呢?
從歷史的邏輯上講,如果你現在的經濟改革是正確的,那么當初53年到56年的三大改造就是錯誤的。既然那個時候就錯了,那么接下來匹配公有制經濟的的任何政改還能正確嗎?按袁騰飛的話說“共產黨其實在57年以前也沒干什么好事?!?/p>
撥開袁騰飛的邏輯歷史,我們已經發現了毛澤東的歷史邏輯。其實,如袁騰飛般的反毛人士,真正的邏輯是通過反毛來反共,他們心中真正討厭的是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制度,這其實是屬于意識形態的問題。為了證明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是錯誤的,就必須把共產黨的領袖作為靶子來攻擊,把毛搞倒了,共產黨真正應該堅持的意識形態也就臭了。
一部人類歷史就是一部階級斗爭史。為什么這么講?歷史是個什么玩意兒呢?歷史其實很簡單。講歷史的按照自己的觀念來組裝整合歷史;聽歷史的按照自己的觀念來選擇自己認同的歷史。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階級里,用自己觀念來解釋歷史,一切的一切都取決于你的立場。
人類的歷史如萬古江河滾滾向前,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的一部分,滔滔江水能洗凈歷史的鉛華,也能改變我們的觀念。當人類的觀念每一次發生改變之后,歷史就又向前進了一步。而能真正推動歷史向前進的,我們稱之為英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