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民族要發展要強大離不開繼承與創新,二者不能偏廢。如果沒有“繼承”,沒有了對百萬年進化的繼承,我們不但不能做人,甚至連高等動物都算不上,如果沒有對幾千年歷史的繼承,我們也將沒有什么文明可言!而沒有了“創新”,人類則根本不可能有進步,繼承與創新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兩個內容。
繼承與創新的側重方向是中國和西方的歷史區別。繼承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靈魂,早在五千年前,中華先祖就有了系統的道德觀,有了道德,人們就會尊老愛幼,尊老就會繼承先人的優秀文化,愛幼就要把人生的寶貴經驗傳之后世,兩者合起來形成了歷史典籍,要寫史讀史,就要不斷地總結歸納,這就是中國人歸納思維的來由,也是中國人的智慧之所在!!西方人重“創新”,是近代西方科學進步的原因,但是,西方人卻少有“繼承”的文化,這與西方道德和歷史虛無的現狀互為因果,道德的虛無讓其富攻擊性特點,而缺少歷史教材,又使其對未知事物推理的邏輯性不夠嚴密,更多地表現為演繹性,這可能是西方人演繹思維的來由。
比較繼承與創新,我認為繼承更為重要!因為繼承能系統化,而創新卻永遠只是片斷,沒有創新無法進步,而沒有了繼承將連生存的能力都要失去!這就是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不絕的原因!人生有起伏,國家也是如此,以當下的強弱來判斷中西文化的優劣是智力的欠缺!持這樣觀點的人看不到歷史的遠處,看不到“美霸身與名俱滅,不廢中華萬古存”。
當然,過于偏重繼承與創新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個災難!中國的封建時代過于長久,就是因為單純地依靠“繼承”而缺少“創新”。新中國前30年,中華文化本已加進了“提倡創新”的內容,可是,近30年,我們過度地強求“創新”,“祖宗不足法”論者更是別有用心地讓“繼承”糟粕化、荒蕪化,終于,我們“創新”出了一個新人種——“西化人”!
“西化人”的特點就是迷信西方,廢棄“繼承”而不要道德、不要歷史, 李銀河、袁騰飛就是這樣的一對“新人”!李銀河不要道德,在她的口中道德已是擺設;袁騰飛不要歷史,在他的嘴里歷史變成了“是個什么玩意兒”;他們不知道道德與歷史正是我中華文化的根本,也是凝聚中國人民的力量所在,不重道德不重歷史的人不是真正的中國人!我們需要“創新”,科學技術的創新越快越好,但是,久經時間打磨的道德的創新還是謹慎一點的好,而且應該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歷史“創新”也是如此,任何將中國的道德和歷史搞亂或引向虛無的人,都是中國的敗類!在此,本人敬告兩位:李淫河,別再調戲中國人民了!阿飛,不要再做歷史的流氓了!
最后,我還要提醒一下當權者,中國已顯現“玉樹臨瘋”的癥狀!為了中華民族的安全及未來,應盡快在媒體及重要權力部門限制一下“西化人”!
深海無尾魚的其它原創:
3. 13億人同一個屬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