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英雄沈安娜 堅持批判蔣介石
我們從小就敬仰的安娜前輩在端午節那天安靜地離開了,會周總理、陳賡大將,“前三杰”李克農,胡底,錢壯飛、“后三杰”熊向暉,申健等在天之靈,回歸自然。
我們選擇在7天之后才發表此文。以前在看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時,就朦朧感受“地下工作者”的不同凡響。(“隱蔽戰線”一詞是多年以后才有的。)然而前輩們說,主人公李俠(真實名李白)還不是最隱蔽的,還有“安娜”,曾戰斗在敵人心臟,是蔣介石的速記員。現在人在上海,在中共中央調查部上海部(當地稱中共上海市委調查部)工作。孩子們不清楚那位神奇安娜姓沈,但早已銘記在心。
若干年后,我們曾試圖通過安娜的前領導,原上海市委調查部長韓仰山前輩的關系拜訪安娜,但被婉拒。前些年安娜在離休后搬到北京,住在調查部西苑機關宿舍區,和丈夫華明先老人安度晚年。那里可是藏龍臥虎,多少無名英雄!
安娜姓沈,1915年出生人杰地靈的江蘇泰興,與胡總書記老家不算遠。安娜在上海讀書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華明先,肝膽相照,并結為夫婦。之后,受組織派遣打入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任速記員。之后在武漢受中共中央情報工作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的派遣;打入國民黨中央核心機關擔任中央黨部機關速記員達十年之久。周總理太厲害了,他腦子要記多少他布下的“閑棋冷子”?!熊向暉、韓練成、郭汝槐。。。。。。
安娜經常坐在蔣介石身邊,負責高層重要會議的記錄。國民黨中央的許多核心機密,包括軍事部署和兵力調配等,經她之手源源不斷送到中共地下黨手中。其忠貞、其信念、其貢獻,多次受周恩來嘉獎。解放后總理到上海,都看望過安娜。
在長期的地下工作中,安娜從未暴露身份,出污泥而不染,一往無前。她并且注意和國民黨元老搞好關系,連蔣介石的入幕之賓張繼、于右任、吳稚暉甚至表示愿意聯名推薦她競選國民黨立法委員。于右任到臺灣后對此噓唏不已。
中共傳奇人物熊向暉的女兒熊蕾在《送別沈安娜阿姨》一文中寫道:“中組部長李源潮對安娜的去世做出批示,稱她是對黨有重大貢獻的隱蔽戰線英雄。”誰能說安娜不是?!
近十多年來,有些曾在隱蔽戰線工作過的離退休的蝦兵蟹將,為好出風頭,競寫回憶小說,如黃**,他把在南越那點小經歷寫為天書。在香港鳳凰衛視(自己掏錢)出兩天兩輯訪談節目,吹噓自己;在廣州《羊城晚報》花錢出一整版報道往臉上貼金。在我們看來,不就是在“南越”嗎?對我們中國有什么貢獻?那里現在不還被北越人占為己有?別以為有一張與楊尚昆的合影附上,就可以做虎皮。歡迎批評。
還有這些、那些作家,包括《暗算》作者等,悟知隱蔽戰線一鱗半爪,就任意發揮、天馬行空;電視劇接二連三,戲碼真實性越來越差,倒人胃口,誤人子弟。全國人民從拜金的電視電影文化中悟出什么?
熊蕾這個當過兵的新華社記者寫得好:“安娜阿姨不知道這個評價(李潮湘批示)了,終其一生,只是在她最后十幾年,她的貢獻才浮出水面,至于有多少人會記住她的英名和事跡,能記住多久,那真是很難說的。但是我知道,安娜阿姨從不計較這些,她完成了歷史賦予她的使命,因此她總是那樣安詳從容。”
口碑載道的沈安娜是人去不留名,一寸丹心。帶著秘密走的,沒有日記外傳。在安娜面前,現在那些迫不及待出書的人要汗顏,那些要為蔣介石翻案的人更俗不可耐!我們了解到。有人問安娜,蔣介石是否寫日記時,安娜平靜地說,他哪有那么多時間寫,不都是那些秘書的代撰嘛。
歷史無法重來。從1927年到1949年這22年間,蔣介石本人為代表的國民黨反動派,自絕于四萬萬人民,黨是一盤散沙,人是一抔黃土,豈有不敗走臺灣之理?如今蔣中正的突然“英明”,大都是反毛精英刻意造成的,“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可嘆的是,有關蔣介石的新命題成了大陸精英賺錢的提款機。
所以,楊天石教授也好,南方報業也罷,甚至人民日報屬下刊物那些糊涂編輯們,貶毛褒蔣的袁騰飛小丑們,這些一丘之貉美化蔣介石、替蔣翻案的主要來源竟是經過“美容”的“蔣介石日記”。陳布雷、秦孝儀等筆桿子的代筆之物,竟成了蔣本人日記,不足為憑!種種美蔣“新理論”,不攻自破。對“捧蔣”此類狗屁倒灶之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人豈止是憤怒而已,還有鄙視!
更多精彩,歡迎登陸www.meihehua.cn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