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晚會:煽情的白巖松抽了務實的白巖松一耳光
云淡水暖
央視主辦的《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jié)目》賑災募捐晚會,募集到21億多善款,此數(shù)甚至超過央視在汶川八級大地震募捐晚會籌得的15億多善款。眾多企業(yè)和演藝、體育明星參加。
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這場晚會上,淡化的是自我,強化的是集體,在所有的演唱、朗誦節(jié)目中,都是以多人參與的形式表達,媒體注意到“無一人單獨表演”,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那首大合唱《一起向前走》,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高亢磅礴,聽起來是一首新創(chuàng)作的歌曲。后來看媒體的報道,是軍隊作曲家、指揮家印青在拿到歌詞后,24小時之內(nèi)創(chuàng)作出來的。
晚會少不了主持人,央視隆重推出的主持人中,有白巖松先生。僅就晚會主題而言,白巖松無疑是極佳的人選,這種帶有悲愴、凝重元素的活動,仿佛永遠一臉深沉,看到他就覺得有事“發(fā)生”了的白巖松先生的外在形象太適合不過了。
活動的名字《情系玉樹大愛無疆》很煽情,也必須煽情,作為主持人當然也就必須煽情,白巖松先生當然也就說了不少煽情的串詞,這是他的工作。
但是,眼前煽情的白巖松,與另外一個“務實”的白巖松卻統(tǒng)一不起來,或者說煽情的這位,抽了“務實”的那位一耳光。
前不久,白巖松先生舉起“捍衛(wèi)常識”的大旗,豎起“建設(shè)理性”的牌坊,四處茫然地“尋找信仰”,苦悶于“一個13億的國家信仰是什么?目標是什么?精神家園在哪里。”(《白巖松:捍衛(wèi)常識、建設(shè)理性、尋找信仰》)
但是,草民納悶的是,根據(jù)人民網(wǎng)-媒體-主持人-主持人資料庫的介紹:“1968年8月20日出生 蒙古族 中共黨員”,一個中共黨員居然沒有“信仰”,而且還在“尋找”,那么,黨章序言中所言“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還有第二條所言“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不知道“中共黨員”白巖松還記得否?一個要為之“奮斗終身”的東西,算不算是“信仰”?黨外人士兼非宗教人士可以說沒有信仰,一個共產(chǎn)黨員怎么會說得出口呢?
似乎早有答案了,差不多兩年前,白巖松先生就在《新聞1+1》中與另外一位主持人董倩唱和道【改革30年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鄧小平告別了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設(shè),回到一種更務實的角度,從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個人為自己,加在一起為國家,于是改革30年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人為本,不也要以人性內(nèi)心里頭對富裕的追求和對更美好生活追求的這樣一種理想天然的一種尊重嗎?】
似乎在白巖松看來,他已經(jīng)“告別了一種烏托邦式的理想的建設(shè)”,進入了“更務實的角度”,從而失去了信仰,從而要重新“尋找”,而且,白巖松先生在寫《捍衛(wèi)常識、建設(shè)理性、尋找信仰》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他的“信仰”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個“從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個人為自己,加在一起為國家”,不就是一種“信仰”么,當然,這種信仰還有更通俗的說法:“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或者說:“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
既然白巖松先生認為“從人性的角度去督促每一個人為自己,加在一起為國家”,那么,為了符合“人性”,首先是“每一個人為自己”,然后才是“加在一起為國家”。然而,這個邏輯卻又有些不通,如果“每一個人”先求“為自己”而忽略別人,甚至不惜犧牲別人而“為自己”,那么。何來“加在一起為國家”,總把“自己”擺在前面,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再為別人打算,先滿足私欲,再去“加在一起”,誰愿意“加”呢?因為私欲的膨脹是無度的,一旦膨脹起來也是“私欲無疆”的,與“大愛無疆”是尖銳對立的。
所以,僅就《情系玉樹大愛無疆》這個不無煽情的標題,就先抽了白巖松似的“務實”一耳光。
還有一個發(fā)生在玉樹地震中的感人事跡,香港義工黃福榮與大陸愛心人士為玉樹的一個孤兒院做義工,恰逢玉樹大地震,黃先生已經(jīng)帶著幾個孩子成功逃生,但看到廢墟中還有3個孩子一個老師為出來,就返身回去救人,在期間又發(fā)生了強烈余震,廢墟垮塌,黃先生奮力推出其他人,自己被砸到,人們刨救他的時候,聽到的最后一句話,是“孩子們和老師都還好嗎?孩子們和老師都救出去了嗎……”。什么叫做“大愛無疆”,這就是“大愛無疆”!
顯然,按照白巖松先生的標準,黃福榮先生很不“務實”,因為白氏“務實”的判斷標準是“每一個人為自己”,而且對于“不自覺”者,還要“從人性的角度去督促”人們“務實”,在白氏“務實”標準面前,黃先生還失去了“人性”,因為明明自己已經(jīng)跑出來了,已經(jīng)達到了“每一個人為自己”的境界,卻又要拋開“自己”、犧牲自己去為別人,乃至于獻出了生命。
在《情系玉樹大愛無疆》的主題里面,黃福榮先生已經(jīng)達至了最高的境界——為他人的利益而獻身,而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煽情主持的白巖松先生,顯然也在謳歌黃福榮先生的壯舉。
所以說,煽情的白巖松抽了“務實”的白巖松一耳光。
相關(guān)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