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秦暉關于中國30、60、120年歷史斷裂延續說
秦暉教授是自由主義派領軍人物,對民主的天然親近為其贏得了不少支持者。近日聽了場秦暉教授《中國30、60、120年歷史的斷裂與延續》報告,引起我反思的是我沒有看到他對社會性質的判定,更多的是從疆域、地權、國有資本等物質層面的現象來判定,結論自然是繼承是主線。秦先生對人心的變化,對社會精神面貌的變化,關注得不夠,給人的感覺尤其是最近三十年在重演建國前國民政府時期的事,并連同建國六十年也模糊起來。尤其秦先生對1949年的變化,認為在物質層面變化還沒有1956年大,言下之意,歷史教科書中1949年翻天覆地的變化那是人為的過分杜撰。
秦先生沒有從人心的變化上的考察,這個斷裂延續說就很難從宏觀上服人的,試想一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時代,是物質層面所能涵蓋的嗎?筆者曾經到井岡山學習,曾在毛主席住過的一處院子里看到一棵古樹,據教導員介紹,在建國前枯萎多年,就在1949年,枯木逢春,綠意天成。連自然界都在表達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曾經關注日本專家撰寫的《水知道答案》,書中介紹到人的語言信息施加給水,結冰后因施加的善惡信息不同,結果都顯示出善的信息對水的美化與改變。水如此,試想人身上70%多是水,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善的信息,對人精神面貌的改變豈是簡單的經濟層面的物質涵蓋的。一個有著大公無私為主導,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踐行取向的價值體系,怎么會和承認人的自私自利,推動私心發展的社會是可以相提并論的。也許秦先生以近三十年失去信仰的歷史和晚清及國民政府時期傳統信仰在陷落、新的信仰沒有在民間流行那段歷史可以劃等號,但1949年建國后新的價值系統對民心的改造和價值生成這個人間奇跡確實是有意或無意給埋沒了。秦先生如果將民心的變化加入演講,再談斷裂與延續可能就更有說服力,否則給人感覺饑不擇食要民主而難深入人心了。沒有大公無私價值取向的中國族群,是難以實現秦先生理想中的民主。盡管秦先生說民主首先要制衡、要有反對派,但美國如果沒有基督教這樣的價值系統作為土壤,是難以保證反對派不黑社會化的。在中國要回避價值觀問題談民主,就將是把黑社會合法化,也是軍閥割據的先聲,秦先生走的理想民主道路也許實踐起來是割據與被肢解乃至社會動亂之路。真談民主,也許當年毛澤東激進的文革大民主道路倒可以重新思考,但前提是人心價值取向回歸新舊相連的傳統。因為這個斷裂才是中國問題的深層癥結,也就是08年以來官方一直呼吁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問題,這個問題如果離開毛澤東這位繼往開來的大師開辟的價值取向也是不可能的。請秦先生把昔日價值取向變化與深入民心的實際在演講中講出來,就不至于有誤導之嫌,秦先生的自由主義可能被利用了。網上看到秦先生和學者們游歷歐洲視頻,讓人進一步聯想是否被收買,那對先生自由主義精神的真偽也打折扣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