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該不該批準“轉基因”生產?
作者: 南方人物周刊實習記者 丁一
2010-03-15 16:57:41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轉基因中食品長時間食用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是目前還在觀察的問題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轉基因食品至少要經過兩代人的試驗,才能知道它是否真正安全?!?/p>
“轉基因”,是指運用科學手段從某種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將其轉入另一種生物中,使之與另一種生物的基因進行重組,從而產生特定的具有優良遺傳形狀的物質。不久前,我國農業部首次向轉基因糧食作物頒發安全許可。這預示著,過不了多久,我們的餐桌上就會出現轉基因食品。
轉基因食品有沒有危險?轉基因技術該不該商業化?本刊就此專訪了國家環境保護部首席專家薛達元。
1 農業部發放了首個抗蟲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作為全球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你怎么看?
薛達元:之前農業部曾發放過棉花的轉基因安全證書,對糧食的轉基因安全證書,這還是第一個。從生物技術的角度來說,轉基因在提高糧食安全方面有極大的潛力。但目前來看,并沒有事實證明轉基因能夠提高作物產量,它的作用主要還是在防蟲害方面。
2 這對我國的外貿有怎樣的影響?
薛達元:對外貿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因為目前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入口還有限制。中國每年都會出口大量的加工食品,而歐盟國家對這些產品的成分標識有嚴格的規定。比如米餅之類的食品,本身可能會含有轉基因的成分,在出口時可能會造成一些麻煩。
3 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轉基因”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為什么?
薛達元:原因有兩個,一是這些生產轉基因產品的公司,由于某些原因并不愿意大肆宣揚自己的產品;另一方面國家也認為轉基因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如果宣傳不當,可能會造成公眾的恐慌。
4 就我國自身的農業狀況而言,“轉基因”是不是必然的選擇?
薛達元:這個不一定,這也是目前討論比較激烈的一個問題。我們目前依靠傳統的常規技術已經可以保證足夠的糧食產量,我剛才也提到,轉基因對提高糧食產量并沒有直接的作用。
5 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爭論的焦點。你怎么看?
薛達元:轉基因會不會對生態環境帶來未知的風險,現在還不知道。有的基因用了很多年,也沒問題,但這不是一個定論,要具體事件具體分析。另一方面就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轉基因食品長時間食用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也是目前還在觀察的問題。
6 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來控制這些潛在風險?
薛達元:我們國家現在也頒布了相關的條例,要求在一些轉基因產品上加貼標識。但說實話,在我看來,這很難控制,因為范圍太大了。各個省的農民都可以自由買到轉基因的種子,種植的范圍大了,就不好控制。
7 轉基因食品是否在價格上更有競爭力?
薛達元:這個不一定,如果以后大規模生產了,可能會便宜,但目前還沒有達到這一點。
8 有評論指出,轉基因商業化已是必然的趨勢,但除了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和企業能從中獲益外,農民并不能夠得到好處。你怎么看?
薛達元:這個說法有些偏激,相關的企業和科研人員可能是獲利大的一方,但農民也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要是覺得種植轉基因產品不賺錢,可以選擇不種植。
9 綠色和平組織披露的消息稱,中國正在研發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涉及多項國外專利。這些涉嫌國外專利的轉基因技術一旦商業化,就會被索要高昂的專利費,這對我國的糧食生產會不會構成威脅?
薛達元:這也是現在各方的共同憂慮。我們在使用國外的專利技術前都會簽署有關的合同,通常使用期是20年,這些技術用于科研沒有問題,但如用于商業化,就有兩種可能:第一,要收取專利費。第二,合同即將到期,或是這項技術已普及,我們就無需支付專利費。
10 我國會不會像美國一樣,成為轉基因農產品生產的大國?
薛達元:我覺得這會是個必然趨勢。除非有一些食品安全的問題發生,不然轉基因產品肯定會越來越多。
【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260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