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今天的中國為“強大”還是“肥大”的問題,在經濟方面,已有專家們的論述。在這里,僅就政治方面作一小議。
豐田招回門使得中國人感到不公。本文作者亦感不快。中國人在這里感到:在當今世界,自己還處于弱勢。中國人的自大——自認為“強大”,被日本人視為“肥大”。可是,中國豐田汽車的消費者,在中國,則屬于強勢。就是說,中國的強勢,在世界上則是處于弱勢。按照目前每十個人就有一輛車的說法,中國的這種強勢大大地小于總人口的10%。可是,如果中國人對于自己所處的這種地位不平,就大可不必了:您的地位固然以人們的心理確認為基礎,但是,心理確認卻是以中國的力量所呈現出的現實為基礎的。所以,要求別人作出某種姿態來消除自己內心的不平,不過是偉大的阿Q精神的展現。當然,在招回方面,中國的“規定”與美國的“立法”也是力量的體現——政治力量發展水準的展現。可是,不應當忘記:說它是政治力量的展現,并不意味著政治力量僅僅展現于此。比如:
美國人向臺軍售、接見達賴,這是否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如果是,那么,“知華派”的訪華對于中美關系的“改善”還有意義嗎?如果認為它還有意義——可以“修補”中美關系,那么,就意味著“向臺軍售、接見達賴”沒有觸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許美國人就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如果是這樣,“中國的核心利益”到底又是什么呢?難道是僅僅謀求利潤?這難道不是中國主流媒體留給人們的疑問嗎?如果說,“向臺軍售、接見達賴”觸犯“中國的核心利益”,“知華派”訪華可以“修補”中美關系,這就好有一比:一個人被暴徒胖揍了一頓后,暴徒扔下一筆可觀的費用,說:“去醫院治療吧!”然后揚長而去。如果這是可以令人接受的,那么,任何人都懂得:但愿我是那個暴徒——最好是我揍你一頓后負責給你治療!
由此,一些人便認為:中國需要進一步發展國力。并且把發展國力僅僅理解為或主要理解為在經濟和軍事方面。事實上,國力乃是綜合國力。至少在政治方面的國力一直都被忽略了。
馬克思主義認為:內政乃是外交的基礎。因此,中國目前政治上弱的根源不在外交,而在內政。就是說,中國在國內缺乏保護弱勢、維護正義與公平的力量與機制,如何能夠為自己在國際上爭得公平與正義?日本人對中國與美國抱有不同的態度,真正的根源乃在于此。這個問題不解決,僅僅把“規定”上升為“立法”也是無濟于事的。比如:鄧玉嬌案,“嫖宿幼女”案,農民工欠薪案,暴力拆遷案,食品安全案,考試、論文作弊案,開胸驗肺案,釣魚執法案,飆車、醉駕案,礦難、事故層出不斷,等等,等等。這一切社會問題不能有效地解決,使民眾對于政府職能產生質疑。中國人自己在這些亂像中處于這樣的狀態,又怎么能夠要求外國人在中國有規矩?外國人小視中國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人也小視自己。因為不能不小視自己。
沒有規矩,不足以成方圓。中國的自由主義已經使得中國的規矩亂了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當按照什么來行事,只是用一個“改革”代替了一切規矩,又怎么能夠要求外國人在中國有規矩?難道外國資本不恰恰是中國的這種“改革開放”的無規矩的受益者嗎?否則,中國對于它們的吸引力不會大打折扣嗎?關于“趙C”的戶籍名稱在央視的報道已經清楚的表現了中國的這種無規矩的亂像。一個人可以有中國名和外國名。可是,不能既不是中國名也不是外國名,或者既是中國名又是外國名。這是一個簡單的常識。因為,沒有人能夠將中文漢字與英文字母的不同語言規范統一起來。“統一起來”,就意味著取消語言規范。而語言規范是應當得到立法的保護的。否則,還會有“中華民族”嗎?
梅德維捷夫與普京對俄羅斯冬奧會代表團的表現“很生氣”。中國人從中看到了什么?俄羅斯的國力?是的。筆者贊同這一點。不過,筆者并不是暗自慶幸自己的獎牌排到了俄羅斯的前面。俄羅斯表現的不是國力衰弱,而是政治上強大!正因為梅德維捷夫如此利落的處理這個問題,俄羅斯不會出現“足球打黑”!因為黑不了!中國高超的中醫學只是忙于無休止地治病。俄羅斯則能夠有效地防病。也許,這就是“強大”與“肥大”的最根本區別。
改革的成功需要得到人民的支持。而無論中國方面對此持何種態度,豐田招回門事件能夠得到多少中國民眾的關注和支持呢?不是廣大民眾的利益所在,只能是微乎其微。這也許就是日本人坦然面對中國消費者的主要原因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