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扶持少數人的成效的確相當顯著
----而多數人卻要靠自己去想辦法謀取利益
文/汪華斌
清明回老家祭祖,見到了村里的孤寡老人又增加了補貼;因此現在的生活基本無憂,因為國家每月補貼幾百元;那在農村生活的確是沒有問題。而前些年我見到的是幾個大老板和村干部富起來了,他們那比別墅還高級的樓房就是最好的證明。也就是說,我們社會的兩個少數群體都得到了扶持;前些年是扶持包括村干部在內的少數人先富起來,而現在是解決極端困難的群體生活無憂。現在這目的都達到了,干部富起來了;貧困戶生活解決了。然而絕大多數農民卻只能靠自己去想辦法謀生,因為黨和國家對這些人是不聞不問;從而說明我國扶持少數人的成效的確顯著。
從這件事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國扶持少數人的政策能得到擁護;因為它的實現很容易,而想扶持多數人卻是難上加難。如我的老家到現在還沒有通公路,不是因為與外面距離很遠的原因;而是因為利益體不一樣而爭論不休的原因。雖然我老家與外面公路的距離不過600米,卻因為公路如何走而多年沒有定論。老百姓是想公路通過原來形成的土路,最后到各家各戶;而村上的黨員干部卻想從中間另外開辟一條新路,這樣公路就能直接抵達這幾戶黨員干部的家門口。由于按老百姓的想法投資雖小,但沒有解決黨員干部的利益所以多年竟然沒有通公路;而按黨員干部的設想,雖然投資較大但因為解決了他們幾戶的出行;而且對外還是個形象工程,竟然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準。如此說來,為多數人謀福利竟然難上加難;而為少數人謀利益卻是如此簡單,而且還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與資助。
是啊!毛澤東用打破舊中國來建立新中國的理論,雖然實現了社會平等和消滅差距的目標;但依然沒有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在長期的社會共同貧窮中,鄧小平的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理論讓多數人心動;因為多數人都幻想自己就是成功的少數人。如果全國在當時的條件下按照共同富裕的愿望齊步走,根本就沒有躍躍欲試的發展。也正因為如此,鄧小平的“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理論有石破驚天的效果;從而得到了相當多的人擁護。在這個理論下迎來了思想的全面解放,后來很多改革發展都是前所未有的創舉;因為我們有“黑貓白貓”、“摸石頭過河”、“不談姓資姓社”、“(辦特區)殺出一條血路”、“發展是硬道理”……等等大旗在指引。然而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卻沒有變,那就是少數人富裕的概念;結果農村分田到戶是少數人富了,城市國有企業的改革同樣是少數人富了;從而證明只有少數人獲得利益的過程最簡單,任何行為都能實現少數人獲得利益的結果。用剝奪多數人的少量利益也能使少數人致富,用發展少量的生產力同樣也能使少數人致富。
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很多改革只追求“少數人致富”而不要過程;結果很多改革出現了變味的問題。如我們看到許多“先富”靠的是冒險精神而不是拼搏精神,結果違法致富竟然成為我們時代的主流;看我們社會的錢權交易暴富,挪用公款暴富;行業壟斷暴富,圈錢洗錢暴富等;無一不是觸目驚心的違法事實。再看我們的土地出讓暴富,利用企業改制暴富;賣官鬻爵暴富,以及種種坑蒙拐騙的暴富;同樣也是令世界震驚的違法致富。我們不是質疑“少數人先富起來”的理論,而是看到我們的市場配置資源嚴重不公;因為我們社會不是靠勤勞致富和智慧致富,也不是“八仙過海”的共同富裕;而是權貴致富和犯罪致富。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先富起來的人全部是在權力、信息和資源壟斷等方面具有“優勢”群體的人;這正因為如此,我們這些先富起來的少數人的確富裕了;但卻使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多數人因此而變貧窮了,因為它是一種社會嚴重不公平的致富過程;有的直接就是用損害多數人的利益而使少數人致富,從而成為中國特色致富過程。
我當初在國有企業時推行增收節支,結果大家的工資雖然逐步增加;但幅度很小。后來年輕人成為領導后,用工資總額不變的理論;強迫百分之二十的人下崗,用這些人的工資加在百分之五的領導干部身上;結果一夜之間拉開了企業的收入差距,受到了全國的經驗推廣應用。后來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們國有企業的領導年年住新房,還是因為把多數人的福利用在少數人身上;結果少數人就年年有新房住。如果你要滿足全體員工有住房,恐怕一輩子都難以實現目標。也正因為如此,為什么我們多數人支持少數人先富;實際還是把自己幻想成為少數人中的一員了。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是領導年年住新房,有哪個職工會同意企業建房。因為“少數人”理論把“公平”隱蔽成為了偽命題,而把社會機制、法制系統、權力腐敗等混入其中;結果社會腐敗還造成我們的言論自由和輿論監督的嚴重缺位。
是啊!我們社會的“權力域”過大,而“社會域”又過小;這不僅使我們的權力運行付出了慘重的成本,也使我們整個社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我們很多的國有資產流失,就是因為權力無制約而造成的;而權力無制約又源于我們的“少數人先富起來”中沒有定義“權力不能參與富裕”的規則。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社會的權力私性特征表現得比全世界任何國家都強;這不僅因為我們的權力監督機制欠缺,更體現在權力與資源之間的關系過于密切。我們社會直接支配資源的功能不是市場,而是權力;所以我們的市場交易中是由權力支撐。由于權力在市場交易中的生成、時效、運行、交接等全部是不透明的,所以我們市場化的行為也就沒有社會責任而主要以私性化為明顯特征。
是啊!人自私容易,而為公難;現在我們在觀念上就是私有化,但體制上我們卻是公有制為主體;結果權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承認并保障權利的私性化。權力公性化,權利私性化;這是我們社會需要政治體制改革的原因。我們實現“少數人先富起來”不是開天辟地,而是古往今來的共同行為;而要共同富裕,尤其是與時俱進的共同富裕;這就是一個新的革命性的目標,因為它的實現太難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