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臺軍售:中國光有“嚴正交涉”是不夠的
田忠國
2010年1月30日 ,中國連夜對美向臺軍售提出嚴正交涉,這次嚴正交涉的結果只能是:美國對臺軍售照常進行,中國不了了之。有人可能說,怎么會這樣?
其實,這是“三不論主義”的必然。
為什么說這是“三不論主義”的必然呢?三不論的最后一論是“不論姓中姓外”,而“不論姓中姓外”的核心價值觀點是,外國的資源與財富是外國的,中國的資源與財富也是外國的。從“三不論”價值邏輯的角度說,美國紐約是美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臺灣也必定是美國。
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既然有“不論姓中姓外”的理論,就必然有“不論姓中姓外”的行動。所以,中國光有嚴正交涉是不夠的,還要清除行動的指南:理論。因為,社會主義理論是社會主義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資本主義理論是資本主義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同樣,賣國主義理論是賣國主義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不同,其價值目標選擇也不同。所以,中國的國家安全問題是個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問題。
有了中國獨立的價值判斷標準和價值判斷系統,連夜嚴正交涉就不會交涉完了就完了,而是根據美國的實際行為,跟進不同的對策,比如,美國對臺灣售武,中國就可以向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家低價或免費提供戰機和導彈,并向朝鮮提供全面的核技術支持,并提供攻防戰略一體化的全面技術支持。
古人說,來而不往非禮也。也就是說,有來必有往。
再比如,你美國疆獨、藏獨,中國就應該成立民間基金會和民兵組織,為世界各地的反美組織提供資金和武器的支持,而不是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反恐。跟在美國屁股后面反恐的最終結果就是,中國幫助美國打破空間制衡結構,使美國有更大的、分裂中國的能力。
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的某些戰略家,偏偏以敵國為己國,自己的國家卻成了他們一致的敵國。 黃衛東 先生以為這是認識問題(但愿如此)。但是,如果是個認識問題,那些以敵國為己國的人,發現認識錯誤是一定會馬上改正的。但是,當人民大眾指出這個“認識”錯誤,乃至發展到一致聲討的時候,某些人不是改正認識錯誤,而是兩眼血紅,拉出一付困獸猶斗的樣子,為捍衛美國肢解中國戰略,誓死同勞動大眾拼命,就不是個認識問題了。
有人可能說,中國如果成立民間基金或民兵組織,支持反美力量會使中美關系更趨緊張。持此論者根本不懂得,任何國家,民眾意志是不可違抗的,這是一。其二,以敵國為友,敵國必以友為敵,因為,以敵國為友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由腦殘主導下的國家,是最容易欺負的國家。其三,敵對國家為友的前提是戰略制衡。沒有戰略制衡,你越以敵為友,敵就越以你為敵。美國越來越猖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拆除了毛時代的戰略制衡布局,使中國陷入孤立無援的絕境。其四,政府、軍隊、民眾同步互動的立體戰略,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主體。以此為基點,還要構建與世界正義力量同步互動的機制。其五,制敵的目的并非為了樹敵,而是迫敵以我為友。
但這一切的建構,需要建立在經濟制度基礎之上的,即,全民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形成共同意志、共同目標的價值機制。
所以,對外應對機制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之上的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部分。有什么樣的理論,就必然有什么樣的國家安全戰略和應對機制。我一直認為,在國際這個角斗場上,該用語言抗議時用語言抗議,該用行動抗議時用行動抗議,該用戰爭抗議時,也必須用戰爭抗議。如果該用行動抗議時反而用語言抗議,或者該用戰爭抗議時還是用語言抗議,那不過是自亮家底、自找其打的怵弱行為。
所以,對于敵對國家而言,戰則能和、和則必戰,因為,向敵人求和,不過是逗引敵國消滅己國欲望的行為。戰爭則可以打掉敵國的掠奪欲、霸權欲,使之只敢求你交朋友,不敢存掠奪的念頭。
2010-1-30
附:馬賓老的“八榮八恥”
以維護公有制為榮,以鼓吹私有制為恥;
以依靠群眾為榮,以依賴“精英”為恥。
以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榮,迷信帝、資、修為恥;
以勞動神圣為榮,以剝削壓迫為恥。
以集體主義為榮,以自私自利為恥;
以忠誠革命為榮,以忘本變節為恥。
以“造反有理”為榮,以甘當奴才為恥;
以自力更生為榮,以賣國投降為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