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是虛假的財富
——紙幣貶值與物價上漲(19)
改革開放以來,每個人的吃喝穿住,每個家庭的存活,每個企業(全部第一、二、三產業)的存活,直到國家的發展,最離不開的東西是什么呢?就是人民幣!由此可見,人民幣是個人、家庭、集體和國家生存的充分必要的條件。有人民幣就有現在的生存條件,沒有人民幣就沒有現在的生存條件。由此可見弄清人民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對于認識個人、家庭、集體、國家生存中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從表面上看,個人、家庭、集體、國家的經濟活動都是以人民幣為中心展開的。都是以獲得人民幣和消費人民幣為目的而和人民幣打交道。所以,人們就以得到人民幣和消費人民幣為滿足。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沒酒搬到睡。至于人民幣有什么性質,有什么特征,人民幣到底是個什么東西,關心的人們就不多了。這說明人民幣既成為人們離不開的東西,又成為人們經濟活動的統治者。
就是在人民幣統治我們的生產生活的時候,統治我們的社會的時候,個人的吃喝穿住出現了問題,家庭的和睦出現了問題,各種生產出現了問題,社會出現了弊病,國家出現了政治經濟危機。面對這些問題,我們的網民義憤填膺,從意識形態領域中找原因,這就是打倒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消滅私有制,回到毛澤東等等。但是十幾年過去了,中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反而問題越來越多。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回到恩格斯給我們指出的道路上去:從我們的經濟基礎上找原因。
改革開放的經濟基礎是什么呢?就是人民幣的三大功能在起作用。或者說,改革開放的經濟基礎就是人民幣是紙幣、是紙貨幣商品、是資本。我們就是在人民幣的三大功能的作用下,生存著、發展著。我們取得的偉大成績來源于此,我們存在的社會弊病也來源于此。
我已經對人民幣的三大功能作了簡單的說明。但是人們并不以為然,總以為我是在談天書。可是網民同志們,你們如果把自己手中的人民幣同我所談的三大功能聯系來,你們就可以從感性認識上判斷我的觀點是否有道理。例如,你手中的人民幣是不是在貶值?你遇到的物價是不是在上漲?你獲得人民幣的方法是不是或者是用錢賺錢得來的,或者是靠打工掙來的?如果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那么我們就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認識人民幣。而要上升到理論高度,離開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的理論是不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實踐需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認識改革開放認識社會的指南。
人民幣的三大功能,就是從馬克思哪里找來的,而不是空穴來風隨意捏造出來的。自然由于我的水平有限,加之我們有時間所以談得并不明確,所以我期望網民們幫助我提高認識。
今天我要說的是人民幣是虛假的財富,而不是真實的財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是商品的堆積,馬克思的前提是金貨幣商品是資本主義的貨幣特征。金貨幣商品既然是物質財富的代表,那么占有金貨幣商品就是占有社會財富。因此,在金貨幣商品的條件下,社會財富就是真實的財富,就是商品的價值。
改革開放的人民幣是紙幣,紙幣本身沒有價值,但是它具有價格(也就是具有交換價值)。問題是,人民幣作為紙貨幣商品的價格不是有它本身的價值決定的(沒有價值)而是由它的發行數量決定的。人民幣發行數量從1978年到2009年底增加了500倍,按照紙幣的規律,那么人民幣貶值就是500分之一。因為按照物價隨著紙幣的數量的增減而漲跌,那么,在1978年物價為一元到2009年就漲到500元。我們假定,2009年的全部產品的數量比1978年全部產品的數量增加200倍(估計沒有這么多),那么2009年還有300倍的人民幣所代表的價格(交換價值)所代表的物質財富,就是虛假的財富。
為了從理論上認識人民幣作為資本這個問題,我們就得求教于列寧。因為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闡述了這個問題。
【20世紀是從舊資本主義到新資本主義,從一般資本統治到金融資本統治的轉折點。
希法亭寫道:“愈來愈多的工業資本不屬于使用這種資本的工業家了。工業家只有通過銀行才能取得對資本的支配權,對于工業家來說,銀行代表這種資本的所有者。另一方面,銀行也必須把自己愈來愈多的資本固定在工業上。因此,銀行愈來愈變成工業資本家。通過這種方式實際上變成了工業資本的銀行資本,即貨幣形式的資本,我把它叫作金融資本。”“金融資本就是由銀行支配而由工業家運用的資本。”“生產的集中;從集中生長起來的壟斷;銀行和工業日益融合或者說長合在一起,——這就是金融資本產生的歷史和這一概念的內容”
集中在少數人手里并且享有實際壟斷權的金融資本,由于創辦企業、發行有價證券、辦理公債等等而獲得大量的、愈來愈多的利潤,鞏固了金融寡頭的統治,替壟斷者向整個社會征收貢賦。
作為金融資本主要業務之一的有價證券發行業,贏利極大,對于金融寡頭的發展和鞏固起著重大的作用。
在工業高漲時期,金融資本獲得巨額利潤,而在衰落時期,小企業和不穩固的企業紛紛倒閉,大銀行就“參與”賤價收買這些企業,或者“參與”有利可圖的“整理”和“改組”。在“整理”虧本的企業時,“把股份資本降低,也就是按照比較小的資本額來分配收入,以后就按照這個資本額來計算收入。如果收入降低到零,就吸收新的資本,這種新資本同收入比較少的舊資本結合起來,就能獲得相當多的收入。”希法亭又補充道:“而且,所有這些整理和改組,對于銀行有雙重的意義:第一,這是有利可圖的業務;第二,這是使經濟拮據的公司依附于自己的好機會。”[注: 《金融資本》第172頁。]
拿發展得很快的大城市近郊的土地來做投機生意,也是金融資本的一種特別盈利的業務。在這方面,銀行的壟斷同地租的壟斷、也同交通運輸業的壟斷結合起來了,因為地價的上漲,以及土地能不能有利地分塊出售等等,首先取決于同市中心的交通是否方便,而掌握交通運輸業的,是通過參與制和分配經理職務同這些銀行聯系起來的大公司。
壟斷既然已經形成,而且操縱著幾十億資本,它就絕對不可避免地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他任何“細節”如何。
資本主義的一般特性,就是資本的占有同資本在生產中的運用相分離,貨幣資本同工業資本或者說生產資本相分離,全靠貨幣資本的收入為生的食利者同企業家及一切直接參與運用資本的人相分離。帝國主義,或者說金融資本的統治,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這時候,這種分離達到了極大的程度。金融資本對其他一切形式的資本的優勢,意味著食利者和金融寡頭占統治地位,意味著少數擁有金融“實力”的國家處于和其余一切國家不同的特殊地位。】
以上從列寧的論述中摘下來的幾段話,可以說明改革開放中人民幣作為資本,在金融資本的統治下,如何組織生產,如何發展經濟。也可以認識到我們的經濟學家們。我們的主流媒體,一再欣賞的金融政策不就是列寧已經揭露的金融寡頭的行徑嗎?
勞動者
2010年1月2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