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反動政府究竟“反動”在什么地方?
過去,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常常把蔣介石領導下的國民黨政府稱作反動政府,那么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究竟“反動”在什么地方呢?
蔣介石賣國有目共睹,在蔣介石統治期間,上海成了外國與買辦壓剝削中國人的殖民地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殖民者樂園,抗日戰爭期間蔣介石提出對日妥協的最著名一句名言“安內攘外”更使其反動面目臭名昭著。除此反動之外,蔣介石政府的反動性至少還有以下重要兩點:
蔣介石政府反動性之一:說著流利英語的國民黨精英集團和他的國民民意完全脫節。
有個美國記者白修德曾經對蔣介石政府有一個入木三分的刻劃,白修德說:這個“國民政府”中任何一個說著流利英語的高官精英都是和他的國民完全脫節的。他們對自己的人民,甚至對重慶這座古老的城市都一無所知,要想找他們了解一點中國的真實情況簡直就是緣木求魚。
白修德(Theodore White)是著名的美國記者,他曾深入過山西游擊區,報道過河南大饑荒,跟蔣介石談過話,和周恩來喝過酒。抗戰結束后他返回美國,出版了《中國的雷聲》,在書中揭露了蔣介石政府內部的腐敗。許多年后目睹了美國在越南的失敗后,再回憶四十年代初的重慶,他深感“美國方式”給亞洲帶來了悲劇。在《中國的雷聲》一書中他寫下了下面的話:
“在亞洲,甚至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沒有哪一個政府象重慶的國民政府那樣徹底地被“美化分子”所滲透。也沒有哪一個政府(也許后來的南越政府除外)如此徹底地被美國的理念、援助和指導所毀滅。就整體而言,并不能說這個政府中的男男女女們是被美國人所招募的,更確切地說他們是一群美國理念和方式的追隨者。半個世紀之前,傳教士們開始動搖古老的中國傳統觀念,教會學校和學院使美國的影響進一步加深,發憤圖強之心和對現代化、西方化的渴求促使人們追求美國人的知識,技術和文化,仿佛美國人知道世界上所有生活的真諦。
這種滲透是從蔣介石政府的最高層,從總統開始的。魏斯理學院畢業的 蔣 夫人說服蔣介石信了天主教。蔣介石的財政部長孔祥熙有奧柏林和耶魯的雙重學位,外交部長是耶魯1904年畢業生,教育部長畢業于匹茲堡大學,立法院 長孫科 博士具有哥倫比亞和加利弗尼亞兩所大學的學位。新聞部長畢業于密蘇里新聞學院,中國銀行行長,后來的行政院長宋子文是哈佛1915年畢業生。這份長長的美國畢業的中國政府高官的名單還可以一直數下去,從國家衛生官員到鹽務官員,到外貿官員。外交部的駐外使節更是清一色的長春藤名校畢業生。駐華盛頓的是康奈爾和哥倫比亞的畢業生,駐倫敦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駐巴黎的顧維鈞不僅在哥倫比亞大學拿了三個學位,而且還編輯過那里的校報,如今他又增加了一份新的驕傲,他的兒子進入了哈佛大學的克里門生體育俱樂部。我本人的哈佛學歷在中國比在波士頓還更吃香。我后來組織了一個中國的哈佛俱樂部,其中有一大批蔣介石重慶政府中的高官,即使在華盛頓的肯尼迪政府中也找不到這么多哈佛畢業生。
在白修德看來,蔣介石政府中這些有著耀眼學歷的高官們就象是一臺現代電子儀器的面板。每當你按動一個按鈕,面板上都會有一盞彩燈發出美麗的光芒。然而那彩燈背后的線路究竟是怎么連接的,天曉得。只有當你反復地按過許多次按鈕,發現除了彩燈閃耀之外再不會有別的反應后,你才明白過來,原來那面板后面的操作系統根本就不工作。
在重慶時白修德曾多次采訪過孔祥熙,印象最深的一次話題是關于幾年間上漲了一百多倍的物價,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什么通貨膨脹”! 孔 博士這次沒有打哈哈,他咆哮著說。“你們美國記者就喜歡說通貨膨脹,中國根本沒有通貨膨脹!有人愿意花兩萬塊錢去買一支鋼筆,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不是通貨膨脹!他們發神經,就是這么回事,他們根本就不該去買嘛”。一個王朝的喪鐘那時候就已經敲響了。
嘖嘖, 孔 博士八十多年前講的話多么符合我們現在一些精英們的思想。
一個不顧工農人民大眾利益,以美國為馬首是瞻的精英集團,就象一臺沒有自己操作系統的現代電子儀器的面板,難道不反動嗎?
蔣介石政府反動性之二:從上至下深入骨髓的腐敗。
蔣介石政府完全是一個自私自利的政府,為了先富階層的利益,不惜將以工人、農民為主創造的社會財富,以各種手段斂集到官僚、資本家、地主手中,以至出現如下社會現象:各級官員為自身利益,利用政治特權橫征暴斂,搜括人民,物價暴漲,財富迅速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官官相互,壓迫、剝削老百姓,老百姓無理可講,無冤可伸,廣大人民生活日益艱難;財政赤字驚人,物價飛漲;大量企業倒閉,大批工人失業;僅上海失業和半失業的人口近二百萬,重慶、天津、青島等其他中小城市也充滿失業大軍。農民倍受各種權貴剝削和壓迫,被迫離開農村,流離失所;帝國主義者、貪官污吏、地主、土豪、軍閥、劣紳的極其奢侈的生活消費,最終都要從工人、農民身上吸吮。
美國人魏德邁 (Gen. Albert C. Wedemeyer)當時對蔣介石反動政府腐敗程度認識的非常深刻,其中一次公開演講詞就作了如下生動真實的描述:
“方才,我從各個方面講了我的觀感和估計,例如稅收、軍事、征兵、政府組織、貪污國家財產資源,刑法與秘密警察,下面,我再講一些帶結論性的話題。我相信中國政府的武力,這是因為政府軍官士兵的驕橫粗暴,人民已有憎恨與不信用之感。他們任意掠奪,他們以征服者的態度對待人民。我還由各方聽到,某些豪富家庭,他們的親戚在政府中有很高的地位,由此大量增加了他們的財富。根據我的調查,我發現,不少政府官吏將他們兄弟子侄,安置于政府,任職于國營公司中,當廠長,當總經理,利用職權,不顧國家與人民的福利,而謀取巨利。老百姓則人人為了生活,害怕有時被砸爛飯碗,不得不甘愿受當權者、老板們的殘酷壓迫剝削,不得不在一種恐懼心情中生活,失去了對政府的信任。
曾經臨危受命從美國來到中國指揮中緬印戰區對日作戰的史迪威將軍,曾與蔣有過頻繁接觸,他筆下的蔣介石是由許多細節構成的,是活生生的,不是歷史教科書式的。《史迪威日記》(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里,關于這個腐敗的政府是如何愛國的也有精辟的描寫。史迪威經常在日記中把蔣介石叫做“花生米”,在 1943年1月19日 的日記中,他這樣寫道:“金錢、影響和職位是領導人唯一考慮的事情。陰謀詭計,欺騙出賣,虛假報道。索要他們能得到的任何東西;‘領袖們’對人民漠不關心。懦弱蔓延,勒索至上,走私漏稅,全然愚蠢無知的參謀機構,無力控制派系爭斗,繼續壓迫民眾。拯救他們的唯一因素是老百姓的麻木服從。精英‘知識分子’和富人把他們寶貝的崽子送去美國,農家子弟離家去死──沒有人關懷、沒有人訓練,更沒有人領導。而我們(指美國)則處於這樣一種位置:只能支持這個腐敗的政權并贊美其掛名首腦,那個英明的愛國者和戰士──‘花生米’。天啊。”
很清楚,這個腐敗政府自己“把他們寶貝的崽子送去美國”,甚至趁機“勒索至上,走私漏稅”,大發橫財,就這種只會靠犧牲窮苦人民的生命和"虛假宣傳"圖謀私利實際上自己卻不肯作一點犧牲的腐敗無恥的政府,竟然還有人稱頌它的“歷史功績”,甚至說蔣是“民族英雄”,看來某些人的“麻木服從”的確是駭人聽聞的!!
以上是兩位美國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對蔣介石反動政府腐敗的真實描述,其實,蔣介石政府的腐敗程度,大官大貪,小官小貪,無官不貪,貪污腐敗之風泛濫,弄得窮人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學,很多青年女同胞不得不甘愿當官員的二奶、三奶,甚至被迫賣淫,整個基層社會民不聊生,遠遠比這兩位美國人描寫的要腐朽的多,反動的多。
這樣的一個從上到下腐敗透頂的政府,難道還不夠反動?
那么,蔣介石知道自己所領導的反動無能政府腐敗到什么程度嗎?下面有一份資料:
1944年7月蔣介石在黃山召開“整軍會議”,會上討論的不是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問題,而是中國軍隊的體制弊病。蔣介石在會上氣憤地說:“自從這次中原會戰與長沙會戰失敗以來,我們國家的地位,軍隊的榮譽,尤其是我們一般高級軍官的榮譽,可以說掃地以盡。外國人已經不把我們軍人當做一個軍人,這種精神上的恥辱,較之于日寇侵占我們國土,還要難受……在撤退的時候,若干部隊的官兵,到處騷擾,甚至奸淫擄掠,弄得民不聊生,這樣的軍隊,還存在于今日的中國,叫我們怎樣做人?……我看到紅十字會負責人送來的一個在貴州實地看到的報告,報告新兵輸送的情形,真使我們無面目做人,真覺得我們對不起民眾,對不起部下!據報告人親眼看到的,沿途新兵,都是形同餓殍,瘦弱不堪,而且到處都是病兵,奄奄待斃,有的病兵走不動了,就被長官槍斃在路旁,,,我常常聽到各地來渝的人說,我們各軍事機關的主官,吃喝交際應酬真是應接不逞,有的一頓飯要吃兩、三處地方。我聽了這種報告,真是痛心!現在是什么時候,前方官兵過的是什么生活?而我們天天還在宴會,我曾經三令五申,不許隨便請客,但是大家一點都沒有做到,腐敗墮落到了這種地步,試問我們成什么軍隊?成什么政府?”。
可見,蔣介石也是知道自己的所領導的無能反動政府是腐敗的政府,蔣介石講話中好象也很痛恨政府的腐敗,然而,實際上,卻仍然把維護大地主、大資本家以及官僚、買辦階級等少數富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對大地主、大資本家以及官僚、買辦階級無限延長工人勞動時間,惡劣的勞動環境,極低的工資報酬等殘酷壓迫、剝削工人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漠不關心,甚至助紂為虐,常常動用警察幫助企業老板鎮壓反抗資本家壓迫的工人;雖然有時也會裝模作樣的反對腐敗,把幾個腐敗分子抓出來嚴懲,甚至槍斃,但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害怕利益集團不擁護自己,讓自己的總統干不成,從來不敢真正觸動與自己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整個官僚貪污集團,從來不愿意為工農大多數人民利益去損害大地主、大資本家以及官僚、買辦的利益,當然對腐敗也就無能為力了。
明知自己所領導的政府已經腐敗透頂,卻并不愿意下大力氣徹底解決腐敗,這樣的一個政府不但反動,而且是反動透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