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兩必和淡水河谷礦業巨頭勾結日韓鋼鐵集團,在短短四、五年間豪奪中國七千億美元,高達鬧得滿城風雨的兩萬億美債的三分之一,還在得心應手地策劃下一招。至于那些賤賣稀土稀有金屬資源和貴買加工產品的額度有多大,如果誰不怕被嚇倒,可以用算盤珠子扒拉一下。
再來看看礦難之害吧。問題遠非事故頻發,而是渾水太深。黔南某到任縣長稍不入俗就遭到滿被害,至今還沉冤地下。不久前記者們興沖沖趕赴鶴崗煤礦采訪瓦斯爆炸的前因后果,回來后噤若寒蟬,顯然是誰都惹不起這個胡子,難怪國家安全使者寧可低就趙本山拔腿國足的那一招了。可以把話說在前面,那就是這兩類人物都難能名垂青史,因為他們都離開滾雷英雄太遠。
擱置礦難,把礦貿抓起來也好呀。你看看誰能夠從何抓起,就夠你倒抽涼氣的了。如果說幾百張進口許可證縮減到百來張還是太多,那幾張就不多了呢?想當年小煤礦不是也說要嚴控開采許可證嗎?結果只是把詞典里“嚴控”的解釋糟蹋到毫無意義而已。“一律叫停”是逼出來的,也是對的,至于是否能行得通,可以拭目以待。有些靠違憲發家的煤老板敢祭出“叫停違憲”的說道,因為他們是有背景的。說鐵礦進口業需要內部統一起來維護國家利益是對的,可各個利益集團就是靠各自牟利才投胎于世的,注定統一不了。他們充其量能夠自我消化一部分礦價瘋長的礦價,其實是把這股禍水排放給下游用戶,最終倒霉的是黎黎百姓。人家能把你拿下靠的就是這一點。哪一天不把各個礦業和鋼鐵業的家底統管起來,不吃第二次虧的豪言只能是廢話一通。
把家里的礦難和外商的橫財捏在一起,就可以得出誰壟斷礦業和鋼鐵業乃至相關產業的支配權誰就能左右局面的結論。筆者在這里冒言一句,就是在這些領域實行國家資本主義式的壟斷之前,礦難頻發和外貿虧損是翻不過來的。也就是說,唯有徹底搬倒私分國資和市場經濟原教旨主義,才有老百姓的出頭之日。有沒有高人親躬既讓人看低又令人生畏的礦山問題,把礦業對策當國策來正面研究,可以說是解開這個葫蘆案的第一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