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開放義和團”團長龍永圖致敬
司馬平邦
改革開放,現在看來,到了“開放”本身也要改革改革的時候了。
最近,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先生在一個叫“2009年微軟中國軟件外包事業高峰論壇”上說,“相對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在規則制定上更加完善,并一直堅定地站在自由貿易一方,另一方面,國家之間通過相互投資等行為,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比以前更困難。”
或者因為這個論壇的買單方是美國的微軟公司,因為,他特別說,歐美等國家的跨國公司在中國本身就有巨大的在華利益,所以,美國或者歐洲打擊中國就是打擊自己,因此貿易壁壘生存的“土壤”有限,尤其總部在美國、工廠在中國的跨國企業,更會將貿易保護視為阻礙其全球擴張的“大敵”。
所以,他再三強調,中國必須始終堅定對外開放的態度,越開放就越安全。
開放,開放,再開放,即使現在有些危險,龍永圖相信,只要中國開放的更大,早晚都會熬到安全的那一天的。
哪怕是100年后呢。
我覺得,龍秘書長的主張,可以一句話總結為“開放至上主義”,開放就是中國經濟過去、現在和未來一切勝利的法寶,只要開放了,就肯定OK。
100多年來,總有人笑話當年的義和拳打洋人方式,因為面對洋人的堅船利炮,拳民們以為只是挺著肉肚皮畫著鬼符喊著某種口號就可以打贏;而剛剛在中國熱映的《阿凡達》里則更荒誕,硬是編出一個騎著戰馬揮著長弓的冷兵器時代軍隊就可以戰勝被現代化武器武裝到牙齒到現代化雇傭軍的故事,巧的是,那支原始部隊也是在“圣母顯靈”的奇跡出現后勝利的,一群平時躲在森林里的巨型怪獸們沖出來,現代軍隊的子彈打不穿它們身上的鎧甲……
看《阿凡達》,最大的感觸是現代科技實際上才是對當代人類最大的誤導,其實造航母和核武器都不如養大象、恐龍這樣的巨型怪獸更有用,而義和拳當年之所以失敗并不在于他們手里沒有槍炮,而是不如《三國演義》里孟獲的軍隊那樣在身上養一層刀槍不入的鎧甲。
按龍永圖先生的意思,這“開放”兩字就是巨獸和人肉鎧甲,即使在當前國際性貿易保護主義橫行之際,即使中國處于歐洲和美國夾擊的最危險地帶,只要我們仍舉著“開放萬歲”的大旗,義無反顧,“圣母顯靈”的日子早晚有一天會到來的。
以前,中國有一群滅洋義和團,是見洋人就砍;現在中國又有一群開放義和團,越開放越嗨。
剛剛看到消息,繼去年11月美國的商務部對中國進口的鋼絲層板征收2%到438%的反補貼關稅,之后,又一次再基于相關產品的低價向美傾銷的理由,在向同樣的產品加征反傾銷關稅,初步的稅率是由43%到289%,而涉及的鋼材產品總價值將超過了3億美元,合20多億人民幣。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稱,2009年1-10月,中國已遭受貿易救濟調查99起,共涉及116億美元,而在以往,每年中國受到的貿易救濟調查最多也只有40起左右,翻了兩番,另外,目前全球正在調查而未實施貿易的救濟措施中,也有77項涉及到中國的利益,占比之高,令人瞠目結舌。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曾指出,全球性的產能過剩會可能引發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進一步上升,從貿易救濟措施的準備時間推算,針對上述產能過剩行業的貿易救濟措施可能會大規模出現在2010年下半年。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的徐奇淵博士說,明年的貿易保護還會升級,中國將遭遇更加猛烈的反傾銷。
也就是說,剛剛我們聽到的這起標的3億美元的美國針對中國鋼絲層板的高達289%的反傾銷關稅,其實可能只是一個小開始。連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下設的全球貿易預警處上月中發布的報告中都于心不忍地說,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受害國”。
不知道龍永圖先生在微軟買單的國際性論壇上大談中國掛著“全球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受害國”的牌子仍然要開放并堅決開放,就像本來那塊大石頭就要砸到我們頭頂了,龍先生還要求我們把安全帽(而不是安全套)也摘了,而且要直著脖子迎著那塊石頭向前沖,他難道就是喜歡聽自己腦袋被砸開花時的那個啪嚓一聲嗎?
龍永圖的論點,越開放越安全――這時我倒想知道難道我們中國人做生意和美國人、歐洲人講的道理不一樣,難道在美國和歐洲,在現在的經濟情境下就是越開放越危險而獨獨中國越開放越安全嗎?
再按龍先生的意思,中國與美國或者歐洲、印度之間通過相互開放式的投資行為,已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所以歐美跨國公司在中國本身就有巨大的在華利益,所以,美國或者歐洲搞貿易保護主義來打擊中國其實就是打擊他們自己。
哦,世界上最大的傻逼終于找到了,那就是美國商務部了,他們今天向中國的鋼絲層板征收高達289%的反傾銷關稅,其實是又狠狠砍了自己一刀。
那龍先生可否能夠解釋一下為什么美國人這幾年來一次比一次嚴重地對中國出口商品搞貿易保護,難道是有自虐癥不成?
反正不是龍先生有自虐癥就是美國商務部有自虐癥――鑒定完畢。
其實,檢驗龍永圖先生的這套貿易保護主義橫行的堅決開放對策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對中國有用的辦法有一個就夠了――把他的什么越開放越安全、中美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美國搞貿易保護就是打擊自己這一套直接拋給如熱鍋上螞蟻一樣正惶惶不可終日的美國商務部就行了,說,看,這是我們中國專家的偉大主張,你們試試行不?
美國人不把你扔到大海里才怪。
另有中國專家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和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都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在與它國的貿易爭端中較少使用貿易報復措施,從企業層面看,當遭到別國貿易救濟調查或實施時,往往認識不足,應訴不力,甚至根本不去應訴,從而給人造成中國企業軟弱可欺的印象。
是啊,在這國際貿易保持橫行的時間,在中國主流經濟精英里,仍有那么一支頑強信守的開放義和團鼓噪著越開放越安全的高調,我想在這種貿易思想影響下的中國企業只用“軟弱可欺”來形容恐怕就太不夠意思,還是用SB來贊美才更妥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