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熱愛?
我是一個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經歷過大躍進,自然也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如果說兒時對于大躍進還些有些蒙蒙憧憧,可是對于六十年代的餓肚子茲味卻是有著不可忘卻的切身體驗。
盡管那個時代生活很艱苦,很少吃肉,更談不上富裕;盡管現在想吃什么都有能力吃得起,不為吃穿發愁,住的也比以前好,但是,我仍然喜歡那個時代。這當然不應該以蔣統區很多富家青年子弟喜歡到延安去相比,但至少這個社會有許多的地方確實讓人很沮喪。
國家一級著名相聲演員候耀華僅僅為了幾個臭錢就出賣靈魂,欺騙觀眾,并且還有臉竄上央視為自己辯解,大言不愧的說什么“全世界的廣告,全有夸張的成份在里面,因為不夸張就不叫廣告”。不知候耀華老子候寶 林老 先生看了兒子的表演會有如何感想?一個生長在反動時代的舊藝人尚能保持崇高的品質,嚴肅地對待生活,能夠透視生活的本質,清楚地看到什么是進步的,什么是阻礙進步應該予于毀滅的壞東西。其表演的相聲主題也能夠表現舊中國時代人民大眾遭受的不幸和苦難,為人民說話。而生長在新社會的兒子卻淪落到欺騙人民的地步,更為讓人不能容忍的是,這種明目張膽的欺騙不會受到任何懲處,還可以在國家輿論主流央視招搖撞騙,這究竟是候耀華一個人的墮落,還是一個社會的墮落?
大寨人的艱苦奮斗,戰斗地改變惡劣的自然環境的精神;大慶人堅持“三老四嚴”所代表的先進工人階級那種自我犧牲以及嚴以律已的精神,曾經激勵影響那個時代的整整一代人。這種精神不但是中華民族人民的靈魂,也是世界所有民族的優秀精神。那個時代的艱苦奮斗,那個時代的吃苦都是為了國家富強,為了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很少考慮個人利益;那個時代很少有人貪污腐敗,那個時代以艱苦奮斗為榮,以為人民服務為榮,以個人發財先富為恥。正是由于有千千萬萬個王進喜、雷鋒、大寨、大慶人的無私奉獻,才為社會主義社會留下了極為雄厚的物質基礎。而如今這種精神卻被一個自私自利,不愿意艱苦奮斗,年年吃返銷糧,不愿意為國家,不愿意為別人作一點貢獻的小崗村所取代,讓小崗村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初那些任意抵毀毛主席,抵毀毛主席所提倡的大寨、大慶人這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大人物們,在吹捧小崗村是如何代表時代前進方向的同時,他們的子女們在小崗村分田到戶的頌歌聲中早已悄悄的成了千萬富翁,億萬富翁了,而小崗村按照他們指引的道路已經走了三十多年,卻并沒有因為是全國的榜樣而先富起來。與此相反,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大寨當年在集體道路上經艱苦奮斗創下的物質基礎,卻讓大寨人過上了富裕生活。讓人不明白的是,盡管自私自利的個體奮斗并沒有讓小崗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卻依然受到精英們的吹捧,把小崗村看作是中國人民的指路明燈,時不時的抬出來照耀一番,這不是有點自欺欺人嗎?
大寨被批倒了,大慶銷聲匿跡;集體道路是極左,公有制機制不活,只有私有才是代表先進生產力;毛澤東思想被排除在外,雷鋒精神不提了,助人為樂成了精英們口中的笑料;小康變成了貧富兩極分化,誰富誰就能為所欲為,誰富誰就是被依靠的先進代表;為人民服務變成了為人民幣服務,沒有錢不能看??;沒有錢不能上學;沒有錢,掉水里淹死了沒有人救;一切向錢看成了社會潛規則指導思想。
還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熱愛?
當寫此帖時,看到河南省新密市一高三學生自殺李金川在遺書的第一頁寫道:“我曾向往的高中生活想不到要以這種方式結束。我帶著憧憬來到這所夢寐以求的高中,迎接我的(是)殘酷的現實。×××(即下文提到的劉偉——編者注),虛偽、勢力,外強中干。為什么我的高中第一個班主任會是你,你讓我對這所學校產生了陰影。有人看見你在段長(年級長)辦公室看黃色(錄像),你就恁憋得慌,在家看不中?還有沒有人民教師的樣子?批評了某局長的兒子又把人家叫到走廊上去道歉,你咋就恁惡心,恁有骨氣……還有×××(即下文提到的郭文——編者注),你更不是東西,誰知道一個高中的校長是怎么開上北京現代的?看看這所學校成什么樣子了,她似乎只有兩種功能:一是當地政府的形象工程;二是當地強勢階層家庭子女的御用學校。”。并且同時又看到本博訊(19日北京電)報導:
昨日,《南方周末》記者及其剛度過37歲生日的總編輯向熹,在美國大使館的專車接送下,來到奧巴馬下榻處,沒有其它機構和人士的陪同,獨家面對面專訪了美國總統奧巴馬。
事實上,在這次奧巴馬萬眾矚目的中國之行中,唯有《南方周末》的三名記者,向熹、毛哲及攝影記者翁洹三人,代表中國數千家媒體向美國總統發問了!雖然整個專訪只有12分鐘,但卻是南方周末25年生涯中一個值得載入其發展歷史的時刻。 這個時刻,是南方報業曾經的掌舵人范以錦的光榮,是南方周末曾經的主編左方、江藝平和所有記者編輯的光榮,它更是中國所有堅持公正表達敢于擔當責任的所有傳媒的光榮。 但這個時刻,卻令很多牛叉媒體悵然若失,它們在這一刻,應該汗顏,并反省。據知情者透露,《南方周末》此次并未向美國大使館提交采訪奧巴馬的申請,而是總統先生在中國外交部提供的所有官方媒體如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之外,唯獨指定要求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這是何等的牛叉!一個非官方的走市場化的媒體,在一年又一年的寒冬酷暑中,需要怎樣的積累和鳳凰涅?之后,才能重生到這一步?我相信,所有中國傳媒人,均心知肚明,冷暖自知。 在奧巴馬看來,南方周末是中國最受公眾喜愛的媒體,他認為,如果能接受該報采訪,并在該報上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將被所有人看到,且對他自己是一份榮光。中國社會觀察人士認為,南方周末如此受到奧巴馬的青睞,其表明該報雖屢受波折,但幾十年來的堅持和付出,終于得到了更為廣泛的世界認同,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據悉,有點興奮的奧巴馬居然手持《南方周末》報紙,讓南方周末攝影記者拍照。誰都明白,這個陳舊老套的舉動,絕不僅僅只是一個美國總統在幫中國的一份報紙擔任形象代言人。雖然,我們知道,目前正逢南方周末的發行期。 我在此要真誠祝福,愿南方周末以后能越走越穩健,愿我的祖國能更加繁榮富強,愿普天下媒體人的幸福感能越來越多。
兩篇報導,一方面是中國的學生對社會的絕望而自殺,另一方面是以《南方周末》報紙為代表的精英們為得到美國總統私自寵幸而受寵若驚,欣喜若狂,這是中國當前一幅多么奇妙的社會歷史畫卷。
如果說,這個社會沒有人熱愛顯然是不準確的,至少受到少數精英們的無比熱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