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評黎陽與茅于軾
我想將黎陽與茅于軾作一個比較,手邊卻沒有什么材料作依據。于是,便分別在百度上輸入“黎陽的文章”、“茅于軾的文章”進行搜索,結果,發現這兩位基本齊名,隨意翻閱,只不過在網絡上罵茅于軾的人太多而異。接著,我又翻閱了一些報刊雜志,這一次,對比度過份懸殊:黎陽的文章為零,茅于軾的文章大大的多。
綜合對比,黎陽敗北。
應特別注意的是,報刊雜志可是當今中國的主流媒體啊!
還應特別注意的是,茅于軾的文章,不僅僅是常見于報刊雜志,并且,茅于軾的《市場經濟中新的道德和法治》一文,還被收進了廣東版語文教材的“走近經濟”單元 (此消息來源,請查閱中華網《救救我們的孩子!!》一文)。
兩者相比,黎陽為何會敗北?茅于軾為什么會紅的發紫?這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去看:
一、立場決定了他們在主流媒體上的取舍
黎陽的立場是什么?他的眾多文章是不是為當今已成了弱勢群體的工農大眾說話的?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用不著再多說。
茅于軾的立場是什么?我相信大家可從他的《中國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對立面是什么?》一文里的下列兩段話中看的非常清楚:
“改革后的近三十年,中國已經有了幾千萬個有錢人,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稱為中產階級或資產階級。總人數不算少,但是在十三億人口中大約只占5%。他們生活寬裕,意識形態接近西方,比較有獨立的想法,希望社會安定平穩,個人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如果實行代議制政治,他們是形成主流思潮的中堅力量。但是在今天的政治中,他們的聲音還很難成為主流。如果拿人數來講,恐怕懷念毛澤東是當前的主流。那是一個非常有破壞力的思想,是和諧社會的主要對立面。” “改革在中國造就了約占總人口5%左右的富人,他們是中國的中堅力量,而另外的95%中的很大部分,則因為信仰毛澤東思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
從這一簡單的對比中,人們自然也就明白了當今主流媒體的立場了。
二、主流媒體的靈魂是“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被主流媒體高喊了很多年,所以,我總以為“與時俱進”就是主流媒體的靈魂。但“與時俱進”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我至今也沒有弄明白。然而,我卻非常清楚地感覺到: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高叫聲中,不僅《共產黨宣言》里的“要與私有制和傳統的私有觀念實行最為徹底地絕裂”的原則被徹底背叛,而且還讓大量資本家加入了共產黨;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高叫聲中,不僅中國共產黨黨旗上的標志被一些人遺忘,而且還讓廣大工農民眾成了弱勢群體;就是在“與時俱進”的高叫聲中,不僅基本上摧毀了憲法規定的唯一能夠防止剝削與壓迫發生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基礎,而且還讓血汗工廠林立。所有這些,難道不是么?
正因為主流媒體的靈魂是“與時俱進”的,眾所周知,黎陽的眾多文章與主流媒體的靈魂是格格不入的,比如,人家連《共產黨宣言》、“黨旗上的標志”、《憲法》都給“與時俱進”了去,可黎陽至今卻還在為了主流媒體對錢學森去世一事頒《國旗法》上的第三條,太不“與時俱進”了吧?而茅于軾的眾多文章卻恰恰合了主流媒體的靈魂的意,所以,在主流媒體上,黎陽敗北,茅于軾走紅。
由此還可以看到:一些人所說的“要重視互聯網的作用,要通過互聯網傾聽民意”也只不過是一句騙人的鬼話罷了。
秦川牛
2009.11.10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