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感到很茫然
我父親去世得早,是在醫療改革之前離開我們的。在他生前,他的一切醫療費用都是由單位給報銷的。在他去世之前的搶救一共花了九千多元錢——那年頭的九千多元錢我也不知道相當于今天多少錢,不過我知道它大概相當于那年頭我十幾年工資的總和。對于這樣一筆巨款,我家竟然不用掏一分錢,只要到單位拿一張記帳單交給醫院就可以了——對于現在的年青人來說恐怕沒有見過這種記帳單了,還有他的喪葬費,甚至買骨灰盒也是由單位掏的錢。
我母親長命百歲,現在看病除了她自己的醫保卡之外,還把我夫婦倆和我姐夫婦倆的醫保卡一起拿去用了。一個人用了五個人的醫保卡還不夠,每隔一段時間總得向我或者我姐要錢看病——她自己的社保養老金僅有八百塊錢左右。前幾天她老又向我要錢,我一邊掏腰包一邊開玩笑說:“娘!您比咱爸長命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現在的醫藥費用這么貴,您一個人用了咱四個人的醫保費都不夠,哪一天咱要是下了崗,沒了這個醫保也沒了這個收入,您老要是再生病咱恐怕就只能流著眼淚看您老等死了。••••••”話沒說完,看著娘親立馬露出的憂郁表情,我的話不忍心說不下去了,心里實在后悔自己干嘛要拿這事來開玩笑呢?其實,當時我還想說而沒說出口的話是,您把咱四人的醫保費也用了,要是咱四個人也生病,不要說拿錢給您老治病了,咱這四個人還不知道該到哪里去找錢來給自己治病呀!
還有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娘親都已經退休十幾年了,每年還得向咱要幾百塊錢回單位交了醫保費才能夠享受目前這個醫保待遇的。真不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在職人員要交醫保費還可以理解,怎么退休的人員還要交醫保費呢?他們已經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有其它的收入了,為什么還要他們交醫保費呢?要是僅靠那八百塊錢左右養老金過日子的孤寡老人或者子女收入低,甚至子女下崗負擔不了這筆醫保費,莫非他們就不需要享受這個醫保待遇了嗎?我真的不知道這個新的醫保制度是怎么設計的?
我有時候后想,為什么要改革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不就是因為舊的做法不好、不理想才需要進行的嗎?改革之后新的做法比起舊的做法應該更好,更讓人感到滿意,這才算得上是成功的改革,才能算得上達到了改革的目的。就醫療這項改革來說,我真的不知道改革是為了什么了?其目的又是什么呢?是沒有這個能力嗎?改革之前我國的GDP僅有三千六百多個億,現如今我國的GDP已經有了三十多萬個億,是改革前的一百倍。而人口僅僅只增加了30%左右,算人均GDP也應該是改革前的七十多倍。可見,并不是沒有這個能力的。然而為什么會改成這個樣子呢?我真的感到很茫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