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閱讀《像雷鋒那樣做人》和《雷鋒辭典》
錢學森十分重視自己的思想建設。他是位大科學家,一生著作等身。在他的書房里,不僅擺滿了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書籍,還有許多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理論著作。讓人尊敬的是,書房里還有他認真閱讀過的《像雷鋒那樣做人》和《雷鋒辭典》等書籍,他把雷鋒的思想和行為從行為科學的高度,進行認真的概括和總結,力圖提煉出帶有規律性的一般原則。
錢學森一生獲得過無數榮譽,但他最看重的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1991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范獎章”大會。錢學森在講話中卻說:“今天我不是很激動,”他說,就在今年,我看了王任重同志寫的《史來賀傳》的序。在這個序里他說中央組織部把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個人作為新中國成立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我心情激動極了,我現在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與勞動人民中最先進的分子連在一起了。”
“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錢學森說:“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獎賞。”
他在中國科技大學創辦了近代力學系,并兼任系主任。在給學生講課時,他發現許多工農子弟因為經濟困難,買不起計算尺等學習用具,就把自己剛出版的中文版《工程控制論》一書的稿酬毫不遲疑地捐給系里,資助貧困學生購買學習用具。
許多了解錢學森的人都說,他是大科學家,但心里始終裝著人民。20世紀60年代,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這時也是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困難的時期。為了保證科技專家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相想盡辦法給予照顧。聶榮臻元帥特意送去一些豬肉,交代給錢學森補充營養。有一天,炊事員看見錢學森太勞累,就為他做了一碗紅燒肉。平時和顏悅色的錢學森,一下子把臉沉了下來,批評工作人員道:“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生活困難,連毛主席、周總理都不吃肉了,你們居然給我做紅燒肉,黨性到哪里去了!”不僅如此,錢學森又把自己剛出版的兩部科學巨著的稿費作為黨費上交。他說:我要和全國人民共渡難關。”
在領導國防科技工作期間,錢學森經常深入地處沙漠隔壁的實驗基地。那地自然條件的惡劣,人民生活的艱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出領導崗位后,他還牽掛著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們。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發展沙產業的思想。他說:“我國沙漠和隔壁大約16億畝,和農田面積一樣大。沙漠隔壁并不是什么也不長。”“沙漠和戈壁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沙產業就是在不毛之地搞農業生產,而且是大農業生產。這可以說是一項尖端技術,他還把自己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將100萬港元,捐給了促進沙產業發展基金會。這就是錢學森——一位人民科學家的忠誠。
綜合多家媒體報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