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多次想探討一下30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數據和實際生活水平變化評價問題,可每次寫下題目,欲言又止。因為這個話題實在過于敏感和沉重,因為在別人看來取得了偉大成就,甚至讓前30年“黯然失色”的“特別是”的30年,在我眼里并不怎么光輝和偉大。我的指尖始終無法流淌出有人期望的贊美,我的語匯干巴而吝嗇。
只要用百度搜索一下“30年來城鄉居民收入”一詞,我們便不難發現,無論西部東部,無論城市鄉村,無論發達落后,只要說到30年城鄉居民收入變化,統計數據幾乎象約定好了似的齊刷刷地顯示出40倍左右的增長,而且輿論口徑高度一致地認為,改革開放的30年是“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生活質量大幅提高”的30年。
從數字上講,我并沒有充分的證據說明這個倍率的虛假。但至今讓我無法釋懷的是,在涉及城鄉居民收入變化的報道中,沒有一篇考慮到物價上漲因素,沒有一篇考慮到人民幣貶值了多少。更讓我感到悲哀的是,當我跟某些自認為“智力超常”的高級知識分子談起這個話題時,他們大都不假思索地接受收入“大幅增長”的說法。可是,當他們暫時忘記這個收入增長倍數時,卻又不得不愁眉苦臉地面對現實的嘲諷:上學難、就醫難、住房難,難上加難,一切都難。為什么統計數據與真實感受之間會有如此大的反差?為什么在收入增長40倍后人們的生活還不如30年前那樣輕松愉快?這其中的奧妙或許全在于30年來人民幣的大幅貶值。
幾年前,有一位學經濟學專業的網友曾經在考慮家庭人口數量的基礎上,將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醫療、教育、住房及其他主要必須消費品的物價指數與改革開放二十多年后的物價指數進行加權比對時發現,過去1元錢相當于二十多年后的300元(希望收藏了這篇文章的網友把它再貼出來)。按照這個貶值倍率,現在3000元/月的工資僅相當于過去10元/月。
這個計算結果你信嗎?不僅你不相信,我自己也難以接受。這個“10元”帶給我們的震憾不知是來源于“1元等于300元“的誤算,還是來源于現實分配政策的荒謬,但我又實在找不出懷疑這個“300倍”的理由。既然如此,在這里我還是想對這不堪入目的“10元錢”進行初淺理解。
假如“1元等于300元”成立。這“10元錢”就相當于過去在不需要負擔高學費、高房價和高醫療費用的前提下,主要用于吃飯穿衣的費用,不過,還得養活2個孩子(過去平均每戶有四個孩子)。“10元錢”用于三個人的吃飯穿衣難不難?難!這種“難”正是現在的教育、醫療、住房負擔帶給我們的感受。這種“難”如果完全用吃飯穿衣的感受來比喻,就是個個食不裹腹、衣不蔽體。不過,大家普遍覺得現在的收入雖然只有“10元”,但現在還是比過去吃得好、穿得好,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農產品漲價最少(10倍,也可以說相對教育、醫療、住房反而降價了)。這漲價最少的部分不僅極大地損害了廣大農民的利益,使廣大農民日益相對貧困化(有的是絕對貧困化),同時又能較容易地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消費,加上人類科技水平的必然進步帶來的手機、電視等新產品的增多,這就很容易讓人們形成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的錯覺。這種錯覺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教育、醫療、住房漲價千倍萬倍的荒謬,以及這種荒謬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漲價最少的部分相對于教育、醫療、住房等大宗必須消費所占比重是很小的一部分),而且使得人們在很大程度上忘記了所謂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全是科技進步的時代必然和人們的日常開銷擠占了教育、醫療、住房方面的費用,而教育、醫療、住房方面的費用又大大地透支了幾十年的未來(貸款按揭)的結果。
過來人都知道,過去剛參加工作的學徒工工資是29元/月,這是不是說過去一個學徒工的生活水平相當于現在月收入3000元者的三倍呢?在我看來,盡管我們無法用純物質標準來準確描述這個“三倍”的情形,但我還是要說,至少過去29元/月的工資收入帶給人們的幸福感(或幸福指數)相當于現在的三倍。
如果有人還不能理解現在與30年前的生活水平差距或幸福感的變化,我還想提供一種理解方法,就是假如現在仍然沒實行計劃生育,每個家庭都有4-5個孩子,這3000元錢還能讓你吃好穿好嗎?顯然不能。這些錢給孩子交學費都不夠,而且有病不能上醫院,住的 方面有個地方遮風擋雨就算不錯了。由此看來,現在即使有人感覺生活條件變好了,那也有省去了幾個孩子的撫養教育費用的功勞。
總之,改革開放30年,城鄉居民收入(平均)增長40倍,并不見得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相反,如果“1元等于300”成立,現在的所謂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倍數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降低的證據。如果是這樣,面對40倍的收入“增長”,我應該哭而不是笑。30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倍數值得好好研究。
說實在的,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的內心是平和的,只不過長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變化問題給我帶來的困惑有如魚梗在喉,不吐不快。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而決不是故意要給后30年抹黑。當然,我的分析不一定正確,甚至有可能是完全錯誤的。在此,我要申明的是,無論左派朋友還是右派朋友,我都真誠歡迎大家一齊來指出我文中的錯誤,以幫助我提高認識。特別希望那些權威經濟學專家對30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變化給出科學準確的評價。為此我還想提出幾個問題:
1 過去1元錢到底相當于現在多少錢?應該怎樣計算才算科學?
2.與30年前相比,你的收入到底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3.從國家的鋼鐵、煤碳、發電等數據來看,整個國家的財富應該是真實增加了,但老百姓3000元/月的收入(大多數人沒有3000元/月)只相當于過去的10元/月,30年來國家的大量財富到哪里去了?
4.過去農民僅僅靠土地就能滿足吃飯穿衣、子女教育、住房、醫療等開銷,30年后,土地產出僅僅能保證吃飯一項,而其他一切開銷幾乎都要靠給資本家打工才能勉強應付,這個打工部分算不算是最近30年整個社會(包括國內國外)對農民的凈剝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