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兩年出現最多的兩個詞是“第一時間”和“一小撮”了。這不在給通鋼的《吉林通鋼股權調整引發打人致死 生產已恢復正?!贰醒胝T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7日 來源:新華社,又采用了這樣的措辭,摘錄如下:
“王喜東介紹說,為保證此次增資擴股方案的順利實施,吉林省政府成立了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并派出工作組進駐通鋼,分別召開了多個座談會。7月24日,通鋼個別內退人員及退休人員制造謠言,利用一些人員特別是非在崗人員“國有情結”較深,對通鋼集團現狀與長遠發展特別是即將實行大型化改造需要大量資金所面臨困難不了解的情況,激化企業原有矛盾,鼓動一些不明真相人員,在通鋼辦公區內聚集,人員一度達到千余人。他們沖擊生產區,堵塞原料運輸線,造成部分高爐休風。有些人挑撥、煽動群眾不滿情緒,將矛盾集中在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身上,對其進行圍堵,將其打傷,并作為人質挾持”?! ?/p>
作為“一小撮”的有些人為什么可以挑撥、煽動群眾不滿情緒,將矛盾集中在建龍集團派駐通化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陳國軍身上呢?為什么中國共產黨不能讓人民信任嗎,反而要去信任那些“一小撮”人嗎?難道說這些人可以趕上達賴和熱比婭了嗎?
中國人是智慧的,這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懂了,因為老師就是這樣說的,因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國人民是不會親信別人的,因為要留一手,所以叫有智慧嘛,這一點我是很清楚的,我想70后的人都明白的道理,那些60后、50后就更該知道了,可是我看不到,人民群眾看不到,自然就不在去信任他們,于是“他們”在我們的眼前就是一泡臭狗屎?! ?/p>
“7月24日,通鋼個別內退人員及退休人員制造謠言,利用一些人員特別是非在崗人員“國有情結”較深”——“國有情結”這個詞很有趣,似乎是一個離我們遠去的,令人說出來就不齒的詞?! ?/p>
人民為什么有“國有情結”呢,因為它保障了工人的權利,所以人民懷念它,凡是讓人民懷念的東西就是好東西,凡是讓人民罵了祖宗的東西就不是好東西,比如人民的兒子不養人民,人民就罵他?! ?/p>
對下崗人民開始反對過嗎,從哪個年代過來的人都知道,開始中國老百姓是支持的,說國家有難了,我不下崗誰下崗,為國家分憂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于是快快樂樂的下崗了,可是結果呢,一些人馬上成了百萬、千萬、上億元的富翁,而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卻過起了解放前的生活,一對比,老百姓明白了,tmd,我們是個屁,我們在替誰分憂啊,以后誰要我們分憂,我們就打誰。要不說中國人民是智慧的,上了一次檔,就不再上當了,通鋼就鬧出點大事了。
威信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王喜東說“激化企業原有矛盾,鼓動一些不明真相人員,在通鋼辦公區內聚集,人員一度達到千余人”。企業原有矛盾的,為什么不解決,為什么要一小撮、有的人去用游行、集會的辦法去解決呢,中國共產黨是這個方面的老祖宗。就你王喜東的說法,要是在集會現場,我看一樣是要打死的。
總是說“一小撮”“有的人”,容我弱弱的問一句是“一小撮”“有的人”嗎?到底誰是一小撮人,誰是別有用心的有的人?
好,我就來說說?!耙恍〈椤焙蛷V大的人民群眾是對應的,也就是說代表了人民利益的人就是大多數,反對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就是“一小撮”??纯礆v史我們吧,陳勝、吳廣是“一小撮”吧,可是他們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去反抗秦王朝的殘酷統治,他們是一小撮嗎?最近講的《兩宋風云》中的方臘是“一小撮”吧,可是他真的就是一小撮嗎?毛主席、周總理他們站在人民一邊反抗著蔣介石的統治,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最后他們是一小撮還是最廣大的群體?! ?/p>
我告訴你,你聽著,你們才是一小撮,你們才是別有用心的人,因為你們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老百姓口袋中的錢,什么改制,不過就是把老百姓的錢轉化到你的賬號罷了,少給我們提什么一小撮,你們才是殺人不見血,吃人不吐骨頭的人渣!企業有問題的時候你們不管,吃飯、喝酒、嫖幼女去了,到了出了事,把人一疏散,返回頭就找老百姓算賬,加上個一小撮的帽子,然后殺的殺,關的關。不過這樣也好,我不是說過嗎,中國人民是智慧的,吃一次虧,下次就不會上當了!如果他們真的是一小撮有意搗亂的人,為什么不可以和他們辯論,讓他們在群眾面前丟丑呢,你們這樣的讀書人,書都讀到*上了嗎,除了嫖風外就不會干其他的了嗎?大庭廣眾之下連和普通的沒有讀過你們那么多書的人都不敢辯論,你事后說你們有理誰信?我看除了腦殘外是不會有人相信的?! ?/p>
話說到這里,還是黎陽先生說的對,不論3.14還是7.5還是這次7.24都是階級斗爭問題。階級斗爭問題說白了就是站隊問題,就是看你是站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一邊還是站在一小撮走資產階級道理,反對人民的解放,要求繼續剝削和壓迫人民一邊?! ?/p>
“為人民服務”就告訴了我們,誰是一小撮,誰是走狗奴才的一小撮人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