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城管像美軍一樣,小販就得像基地一樣
作者 蘇 杜
時間 2009-06-18
(本文大意:人本天下,和諧社會,卻兵法為體,美軍為用,運籌帷幄,軍備升級,挽弓搭箭,以民為的。對外三十年總“韜光養晦”,對內無一日不劍拔弩張。現實在深刻地教育著人們:階級仍對立,斗爭在繼續。這不是“左派”用心叵測的煽動,而是“右派”不想認可的現實。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商販是不是在“占道經營”,而是在于官員是不是在“占道濫權”。)
自從解放思想解放到法律未禁止的都可以想都可以做以來,這天下可就只有想不到的事,沒有做不到事了。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在該市城管局“調研”時,就“特別提到要加強城管隊伍的機動性”,要求城管“像美軍那樣機動性強,一下子就可用飛機將人拉到另外一個國家,雖然隊伍人不是很多,但調動很快,就顯得隊伍很多,我們城管也可這樣,必要時可以購買大巴,甚至成立交通科,需要時就拉隊員過去。”蘇副市長還說,城管要“用心執法”,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果這不是大洋網轉發的廣州日報消息,能有人相信這是“踐行”著科學發展觀的中共高級干部說的話嗎?人本天下,和諧社會,卻兵法為體,美軍為用,運籌帷幄,軍備升級,挽弓搭箭,以民為的。城管像美軍一樣,那小販豈不就得像“基地”一樣。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善哉蘇副市長斯言,謝謝你揭示了城管與商販這一矛盾的本質,讓更多人們認識到,“城管”從它誕生之日起,它就是一支以城市先富一族為服務對象,以城市待富一族為懲治對象的準警察力量。幾多生靈喋血于街頭,幾多暴力演繹在路旁。一面是西瓜刀稱管制刀具,一面是城管人尊美軍榜樣。對外三十年總“韜光養晦”,對內無一日不劍拔弩張。這不是天方夜譚,也不是列國演義,這是活生生的現實。現實在深刻地教育著人們:階級仍對立,斗爭在繼續,“經濟建設”的確能給一部分人以財富,但給另一部分人卻只能是窮困。當他們要“走出大山,改變命運”時,首先要面對的則是為先富一族保駕護航的鋼盔、警棍、防暴背心、警用摩托、PDA終端、地下管線探測儀、激光測距儀以及即將實現的美式“機動性”。按照京城教授或瀘上學者的意見,他們非“低素質”,即“中智障”,他們最好的出路就是“倒退”,“倒退”到大山去,鄉下去。然而,大山也在“深化改革”,林權已經私有;鄉下則在“二次土改”,土地開始“流轉”。“國際資本和國內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這是國內外共同的市場規律,不可阻擋。不管歡迎與否,大門已經打開——中國農業的‘資本時代’正在到來”(《半月談》),他們走投無路。矛盾在加劇,力量在積聚,任何紙衣雪被都無法遮蓋,任何文過飾非都無濟于事,任何心態梳理都枉費心機。是矛盾就要解決,凡力量就要突出。這不是“左派”偏激著用心叵測的煽動,而是“右派”抵賴著不想認可的現實。
或曰:不就是打個比方嗎,何必如此刻骨銘心地上綱上線呢?是比方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必要時可以購買大巴,甚至成立交通科,需要時就拉隊員過去”也是比方,而不是指示嗎?好吧,我們權且認可這不過是一時興之所致,信口比方,但是,即使是比方,即使是單指美軍的“機動性”而并非美軍的全部,那么,城管要像美軍一樣具有機動性,小商小販就像“基地”一樣具有游擊性,因此而來的比方,也行嗎?這樣比方不是別有用心嗎?這樣的人不是背后挑動鬧事的壞人嗎?也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一樣地被解讀、被寬容,而不被警方抓起來審查嗎?
所以,問題的癥結并不在于商販是不是在“占道經營”,而是在于官員是不是在“占道濫權”。在“占道濫權”與“占道經營”并存的情況下,不首先消除“占道濫權”,就一定無法解決“占道經營”,或者說,“占道經營”正是“占道濫權”的產物。人民政府不是標榜出來的,痛罵“刁民”的官員正是制造“刁民”的母機。“刁民”占道,正是政府不民的結果。當進口500萬噸美國小麥足以使500萬中國農民放下種麥子的活計另尋生路的時候,他們實在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之道早已被資本霸占了,他們只知道不是被罵為“低素質”,就是被斥為“重私利”,動輒得咎,被要求向循規蹈矩的路人學習。路人在沒有成為商販之前,也的確十分感謝城管為他們清理出了寬暢的行道,在商販被拖走后,高高興興地走在大道上。因而,莊子說,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但是廣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感興趣的不是莊子,而是孔子。“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刁民”占道,正相與易,合乎圣訓,咸與改革,兵法為體,美軍為用,“刁民”斂形,天下歸仁。但要看這是不是一廂情愿,不能單講十足信心。美軍雖機動性強,一下子可以用飛機將人拉到另外一個國家,但他們也有乘機難下,“基地”如磐,進退維谷的難題。佛不可不拜,但要見真如來,不能唐僧般地亂拜。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