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杭州5月15日電,當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在杭州網與浙江在線聯合舉行的“民主促民生”網絡訪談中,回應網友對杭州5·7交通肇事案的關注。他說:“保護市民的生命安全,是城市管理者最重要的職責。譚卓的不幸遇難,我作為市委書記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譚卓的遇難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向譚卓的父母、親友表示最誠摯的慰問。市委、市政府將以鐵的決心、鐵的手腕,依法從嚴從快查處此事,并且嚴防此類悲劇在杭州重演。”
杭州市委書記的表態,顯示了對民意的重視和對生命的尊重,是值得肯定的。不過需要從嚴查處的對象,還需要進一步明確一下。
無論是飚車危害公共安全,還是超速駕駛釀成車禍,法律對相關處罰都有明文規定。在國法面前,無論是出身富家的當地人還是出身貧寒的外地人,無論是才華橫溢的學子還是不學無術的青年,都是平等的。對于胡某的處理,只需要查清事實、依據法律作出懲處,就是正道,查清事實的過程不拖沓就好原不必從快,懲罰的尺度按照法律就可原談不上從嚴。所以說,從嚴從快是不應針對車禍的肇事者的。
那么,從嚴從快應該針對誰呢?毫無疑問,應該是針對妨害司法公正的行為。須知,民意并非是有些媒體歪曲的那樣仇富,民意也并非如一些人說的要置同是青年的肇事者于死地,民意是在于對司法因權、錢等因素有失公正的懷疑和擔心以及由此產生的怒不可遏。
根據現在信息,令人懷疑的問題,有如下幾點:
1、有關記錄表明,肇事車主曾經在限速120公里/小時的公路上,狂飆出了210公里/小時的速度,為什么沒有吊銷駕照?對于文二西路長期有人飚車,交警部門卻直到事發均未干涉,是否有虧職守?這才是群眾共同聲討的起因。
2、警方在第一次新聞發布會的時候,所采信并公布的都是70公里/小時等對肇事方有利的證據,而對受害者被撞飛5M高、20M遠以及正常穿越斑馬線等有利證據均不予認定,傾向性明顯,聯系到肇事者家屬曾經在現場狂打電話,是否存在妨害司法公正的現象發生?這才是網上民意沸騰的核心所在。
3、警方現在公布的肇事車輛84.1 ——101.2公里/小時的數據,已經很自然引起網民的懷疑,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新聞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強調:“鑒定不一定作為最后的法律依據,這只是一個技術參考,只能作為佐證。不能拿技術數據完全等同于事實進行發布。”更讓人對鑒定的過程、方法和原始技術數據產生必要的好奇心。
以上這些,正是杭州當局需要從快查清公布,并需要對確實存在的問題從嚴懲處的。為此,向杭州當局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要查清并公布肇事者是否存在被警方掌握狂飆210公里/小時的記錄,如果沒有要及時否定,如果有,就要查清到底是誰打招呼的,誰決定不吊銷其駕照的。同時,對負責文二西路的交警中隊負責人從快、從嚴作出行政和黨內處理,并從快公布。
二是有關政府部門會同司法機關做成調查委員會,對肇事者家長在案發至第一次發布會之后3小時之內的通話情況進行調查,并對其直接、間接涉及到的公務人員進行調查,對提供和確定發言材料的相關人員進行調查,一旦發現妨礙妨礙司法公正的現象,足以構成犯罪的進入司法程序,不足以構成犯罪的依照黨紀、政紀從嚴處理,并將相關調查和處理結果及時通報。
三是有關政府部門會同司法機關做成調查委員會,盡快公布鑒定的過程、方法和相關原始技術數據,如原始技術數據確實與警方公布不符,需從快查清原因、從嚴處理相關責任人、從快公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